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屋面系统,通过在相邻两块金属屋面之间设置咬合结构,通过在咬合板的咬合部内设置咬合段Ⅰ、咬合段Ⅱ和咬合段Ⅲ,在第一咬合边的第一咬边部内设置第一咬边段Ⅰ、第一咬边段Ⅱ和第一咬边段Ⅲ,在第二咬合边的第二咬边部内设置第二咬边段Ⅰ和第二咬边段Ⅱ,将咬合板的咬合部、第一咬合边的第一咬边部和第二咬合边的第二咬边部咬合在一起,能够有效提高咬合强度,进而提高金属屋面系统的抗风能力,能够满足台风等强风地区的使用要求,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灵活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屋面系统及其防风揭咬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屋面系统,具体的为一种金属屋面系统及其防风揭咬合结构。
技术介绍
钢结构以其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可再生利用等优势,已成为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和大跨度结构的首选结构形式。随着加工制造技术的成熟和进步,金属屋面的应用得到大力推广。然而,随着这种系统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一些质量上的缺陷:抗风牢固性、漏水等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公开号为CN110984481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屋面板系统,包括金属屋面板固定支座、金属屋面板第一部及金属屋面板第二部;金属屋面板固定支座包括底座与固定部;固定部包括固定部贴合段,金属屋面板第一部包括金属屋面板第一部贴合段,金属屋面板第二部包括金属屋面板第二部贴合段,金属屋面板第一部贴合段贴合于固定部贴合段第一侧,金属屋面板第二部贴合段贴合于固定部贴合段第二侧,金属屋面板第一部贴合段、固定部贴合段及金属屋面板第二部贴合段弯折形成卷曲状;金属屋面板第一部、金属屋面板第二部均与底座间有间隙。该金属屋面板系统虽然能避免金属屋面板在产生变形时与底座间的摩擦,进而防止对金属屋面板的涂层产生损坏的优点,但是仍存在抗风性能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台风等强风地区使用时,容易脱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屋面系统及其防风揭咬合结构,具有抗风能力强的优点,能够满足强风地区的使用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首先提出了一种金属屋面系统的防风揭咬合结构,包括设置在相邻两块金属屋面之间的第一咬合边和第二咬合边,所述第一咬合边和第二咬合边之间设有咬合板;所述咬合板上设有咬合部,所述咬合部包括相互平行的咬合段Ⅰ、咬合段Ⅱ和咬合段Ⅲ,所述咬合段Ⅰ位于所述咬合段Ⅱ和咬合段Ⅲ之间,所述咬合段Ⅱ位于所述咬合段Ⅰ与所述咬合板之间;所述咬合段Ⅱ的一端通过咬合折弯部Ⅰ与所述咬合段Ⅰ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咬合段Ⅱ的另一端通过咬合折弯部Ⅱ与所述咬合段Ⅲ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咬合段Ⅲ的另一端通过咬合折弯部Ⅲ与所述咬合板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咬合边上设有第一咬边部,所述第一咬边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咬边段Ⅰ、第一咬边段Ⅱ和第一咬边段Ⅲ,所述第一咬边段Ⅰ位于所述第一咬边段Ⅱ和第一咬边段Ⅲ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段Ⅱ的一端通过第一咬边折弯部Ⅰ与所述第一咬边段Ⅰ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咬边段Ⅱ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咬边折弯部Ⅱ与所述第一咬边段Ⅲ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咬合边上设有第二咬边部,所述第二咬边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咬边段Ⅰ和第二咬边段Ⅱ,所述第二咬边段Ⅰ的一端和第二咬边段Ⅱ之间通过第二咬边折弯部Ⅰ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咬边段Ⅰ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咬合边之间通过第二咬边折弯部Ⅱ连接为一体;且,在咬合状态下:所述第一咬边段Ⅰ位于所述咬合段Ⅰ和咬合段Ⅱ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段Ⅱ位于所述咬合段Ⅰ和咬合段Ⅲ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段Ⅲ位于所述咬合段Ⅱ与所述咬合板之间;所述第二咬边段Ⅰ位于所述咬合段Ⅱ和所述第一咬边段Ⅲ之间,所述第二咬边段Ⅱ位于所述咬合段Ⅲ背向所述咬合段Ⅰ的一侧;所述咬合折弯部Ⅱ位于所述第一咬边折弯部Ⅰ与所述第二咬边折弯部Ⅰ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折弯部Ⅱ位于所述咬合折弯部Ⅰ和咬合折弯部Ⅲ之间;所述咬合折弯部Ⅲ位于所述第一咬边折弯部Ⅱ和第二咬边折弯部Ⅱ之间。进一步,在咬合状态下,所述咬合折弯部Ⅰ、咬合折弯部Ⅱ、咬合折弯部Ⅲ、第一咬边折弯部Ⅰ、第一咬边折弯部Ⅱ、第二咬边折弯部Ⅰ和第二咬边折弯部Ⅱ的折弯角度为36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金属屋面系统,包括金属屋面,相邻两块金属屋面之间设有如上所述的防风揭咬合结构。进一步,所述咬合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咬合边和第二咬合边之间。进一步,还包括支撑结构;所有的所述咬合板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固定连接;或,所述支撑结构上与所述咬合板一一对应设有安装底座,所有的所述咬合板均与所述安装底座相连;或,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安装底座;所有的所述咬合板中,其中一部分所述咬合板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固定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咬合板通过所述安装底座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相连。进一步,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咬合板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防脱段,所述防脱段与所述咬合板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所述防脱段的一端通过穿过所述安装孔的安装折弯部与所述咬合板连接为一体。进一步,所述防脱段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咬合边和第二咬合边之间,且所述防脱段与所述第一咬合边或第二咬合边贴合。进一步,所述防脱段的另一端设有朝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咬合边或第二咬合边折弯的折弯段,所述折弯段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咬合边或第二咬合边贴合。进一步,所述安装孔的长度大于所述咬合板的宽度并使所述咬合边可沿着所述安装孔的长度方向调整位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咬合边和第二咬合边的高度为25-55mm,所述金属屋面的宽度为130-53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屋面系统,通过在相邻两块金属屋面之间设置防风揭咬合结构,通过在咬合板的咬合部内设置咬合段Ⅰ、咬合段Ⅱ和咬合段Ⅲ,在第一咬合边的第一咬边部内设置第一咬边段Ⅰ、第一咬边段Ⅱ和第一咬边段Ⅲ,在第二咬合边的第二咬边部内设置第二咬边段Ⅰ和第二咬边段Ⅱ,将咬合板的咬合部、第一咬合边的第一咬边部和第二咬合边的第二咬边部咬合在一起,能够有效提高咬合强度,进而提高金属屋面系统的抗风能力,能够满足台风等强风地区的使用要求,并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灵活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金属屋面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金属屋面系统的断面图;图3为图2的A详图;图4为图2的B详图;图5为图4的C详图;图6为防风揭咬合结构第一步的咬合状态示意图;图7为防风揭咬合结构第二步的咬合状态示意图;图8为防风揭咬合结构第三步的咬合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金属屋面系统的有限元分析简化模型示意图;图10a为现有技术中的咬合结构的咬合形式简化图;图10b为本实施例的防风揭咬合结构的咬合形式简化图;图11为本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两种不同咬合结构的接触压力随加载的变化曲线图。附图标记说明:10-金属屋面;11-第一咬合边;12-第一咬边段Ⅰ;13-第一咬边段Ⅱ;14-第一咬边段Ⅲ;15-第一咬边折弯部Ⅰ;16-第一咬边折弯部Ⅱ;21-第二咬合边;22-第二咬边段Ⅰ;23-第二咬边段Ⅱ;24-第二咬边折弯部Ⅰ;25-第二咬边折弯部Ⅱ;30-咬合板;31-咬合段Ⅰ;32-咬合段Ⅱ;33-咬合段Ⅲ;34-咬合折弯部Ⅰ;35-咬合折弯部Ⅱ;36-咬合折弯部Ⅲ;37-防脱段;38-安装折弯部;39-折弯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屋面系统的防风揭咬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相邻两块金属屋面(10)之间的第一咬合边(11)和第二咬合边(21),所述第一咬合边(11)和第二咬合边(21)之间设有咬合板(30);/n所述咬合板(30)上设有咬合部,所述咬合部包括相互平行的咬合段Ⅰ(31)、咬合段Ⅱ(32)和咬合段Ⅲ(33),所述咬合段Ⅰ(31)位于所述咬合段Ⅱ(32)和咬合段Ⅲ(33)之间,所述咬合段Ⅱ(32)位于所述咬合段Ⅰ(31)与所述咬合板(30)之间;所述咬合段Ⅱ(32)的一端通过咬合折弯部Ⅰ(34)与所述咬合段Ⅰ(31)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咬合段Ⅱ(32)的另一端通过咬合折弯部Ⅱ(35)与所述咬合段Ⅲ(33)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咬合段Ⅲ(33)的另一端通过咬合折弯部Ⅲ(36)与所述咬合板(30)连接为一体;/n所述第一咬合边(11)上设有第一咬边部,所述第一咬边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咬边段Ⅰ(12)、第一咬边段Ⅱ(13)和第一咬边段Ⅲ(14),所述第一咬边段Ⅰ(12)位于所述第一咬边段Ⅱ(13)和第一咬边段Ⅲ(14)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段Ⅱ(13)的一端通过第一咬边折弯部Ⅰ(15)与所述第一咬边段Ⅰ(12)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咬边段Ⅱ(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咬边折弯部Ⅱ(16)与所述第一咬边段Ⅲ(14)的一端连接为一体;/n所述第二咬合边(21)上设有第二咬边部,所述第二咬边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咬边段Ⅰ(22)和第二咬边段Ⅱ(23),所述第二咬边段Ⅰ(22)的一端和第二咬边段Ⅱ(23)之间通过第二咬边折弯部Ⅰ(24)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咬边段Ⅰ(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咬合边(21)之间通过第二咬边折弯部Ⅱ(25)连接为一体;且,/n在咬合状态下:/n所述第一咬边段Ⅰ(12)位于所述咬合段Ⅰ(31)和咬合段Ⅱ(32)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段Ⅱ(13)位于所述咬合段Ⅰ(31)和咬合段Ⅲ(33)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段Ⅲ(14)位于所述咬合段Ⅱ(32)与所述咬合板(30)之间;/n所述第二咬边段Ⅰ(22)位于所述咬合段Ⅱ(32)和所述第一咬边段Ⅲ(14)之间,所述第二咬边段Ⅱ(23)位于所述咬合段Ⅲ(33)背向所述咬合段Ⅰ(31)的一侧;/n所述咬合折弯部Ⅱ(35)位于所述第一咬边折弯部Ⅰ(15)与所述第二咬边折弯部Ⅰ(24)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折弯部Ⅱ(16)位于所述咬合折弯部Ⅰ(34)和咬合折弯部Ⅲ(36)之间;所述咬合折弯部Ⅲ(36)位于所述第一咬边折弯部Ⅱ(16)和第二咬边折弯部Ⅱ(25)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屋面系统的防风揭咬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相邻两块金属屋面(10)之间的第一咬合边(11)和第二咬合边(21),所述第一咬合边(11)和第二咬合边(21)之间设有咬合板(30);
所述咬合板(30)上设有咬合部,所述咬合部包括相互平行的咬合段Ⅰ(31)、咬合段Ⅱ(32)和咬合段Ⅲ(33),所述咬合段Ⅰ(31)位于所述咬合段Ⅱ(32)和咬合段Ⅲ(33)之间,所述咬合段Ⅱ(32)位于所述咬合段Ⅰ(31)与所述咬合板(30)之间;所述咬合段Ⅱ(32)的一端通过咬合折弯部Ⅰ(34)与所述咬合段Ⅰ(31)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咬合段Ⅱ(32)的另一端通过咬合折弯部Ⅱ(35)与所述咬合段Ⅲ(33)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咬合段Ⅲ(33)的另一端通过咬合折弯部Ⅲ(36)与所述咬合板(30)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一咬合边(11)上设有第一咬边部,所述第一咬边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咬边段Ⅰ(12)、第一咬边段Ⅱ(13)和第一咬边段Ⅲ(14),所述第一咬边段Ⅰ(12)位于所述第一咬边段Ⅱ(13)和第一咬边段Ⅲ(14)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段Ⅱ(13)的一端通过第一咬边折弯部Ⅰ(15)与所述第一咬边段Ⅰ(12)的一端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咬边段Ⅱ(13)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咬边折弯部Ⅱ(16)与所述第一咬边段Ⅲ(14)的一端连接为一体;
所述第二咬合边(21)上设有第二咬边部,所述第二咬边部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二咬边段Ⅰ(22)和第二咬边段Ⅱ(23),所述第二咬边段Ⅰ(22)的一端和第二咬边段Ⅱ(23)之间通过第二咬边折弯部Ⅰ(24)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咬边段Ⅰ(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咬合边(21)之间通过第二咬边折弯部Ⅱ(25)连接为一体;且,
在咬合状态下:
所述第一咬边段Ⅰ(12)位于所述咬合段Ⅰ(31)和咬合段Ⅱ(32)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段Ⅱ(13)位于所述咬合段Ⅰ(31)和咬合段Ⅲ(33)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段Ⅲ(14)位于所述咬合段Ⅱ(32)与所述咬合板(30)之间;
所述第二咬边段Ⅰ(22)位于所述咬合段Ⅱ(32)和所述第一咬边段Ⅲ(14)之间,所述第二咬边段Ⅱ(23)位于所述咬合段Ⅲ(33)背向所述咬合段Ⅰ(31)的一侧;
所述咬合折弯部Ⅱ(35)位于所述第一咬边折弯部Ⅰ(15)与所述第二咬边折弯部Ⅰ(24)之间;所述第一咬边折弯部Ⅱ(16)位于所述咬合折弯部Ⅰ(34)和咬合折弯部Ⅲ(36)之间;所述咬合折弯部Ⅲ(36)位于所述第一咬边折弯部Ⅱ(16)和第二咬边折弯部Ⅱ(2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屋面系统的防风揭咬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咬合状态下,所述咬合折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敏,高道雄,刘向,顾水涛,李寿科,肖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