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80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涉及钢结构建筑机械设备领域,包括驱动小车、刚柔转换机构、轨道机构、销齿机构;其中,所述驱动小车包括驱动车架、驱动车轮组、驱动反钩导向轮组、驱动电机、驱动轴、销轮和柔性调节机构;驱动小车启动前,刚柔转换机构锁定柔性调节机构,使驱动小车由柔性驱动转变为刚性驱动。驱动小车启动,通过驱动电机和驱动轴带动销轮沿销齿机构移动。当驱动小车到达设定位置停止后,刚柔转换机构由刚性驱动转换为柔性驱动。驱动小车上的销轮通过柔性调节机构可在销齿机构上沿移动方向往复微动,避免了销轮和销齿的刚性连接造成销轮销齿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建筑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开合屋盖行业中驱动系统通常采用销轮销齿传动、齿轮齿条传动、链轮链条传动,活动屋盖在全开全闭的锁定是通过销轮销齿(齿轮齿条或链轮链条)的啮合锁定。这种锁定方式锁定力都集中在销轮销齿的啮合点,对销轮销齿的强度要求很高,销轮销齿很容易磨损。特别是柔性开合屋盖在极端的建筑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结构变形和内应力,如果采用常规的多点刚性锁定方式,将对各驱动啮合点产生非常大反力,对驱动系统的强度要求非常高,驱动系统外形尺寸和设计成本大大提高。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活动屋盖在全开全闭状态下通过销轮销齿的柔性啮合锁定,提高销轮销齿的使用寿命,避免地震载荷对销轮销齿的破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包括轨道机构、设于轨道机构上的销齿机构、安装于轨道机构上且与销齿机构销齿配合驱动小车、安装于驱动小车上的柔性调节机构、以及与柔性调节机构可拆卸配合的刚柔转换机构;所述驱动小车包括驱动车架、安装于驱动车架底部的驱动车轮组、安装于驱动车架上的驱动轴、与驱动轴连接的驱动电机、安装于驱动轴上的销轮;所述刚柔转换机构固定于驱动车架上,刚柔转换机构通过与柔性调节机构卡合或分离实现柔性调节结构与驱动车架的相对固定(刚性驱动)或实现柔性调节结构与驱动车架的相对移动(柔性驱动)。作为优选,为了精准控制刚柔转换,所述刚柔转换机构包括固定于驱动车架顶部的电缸安装座、安装于电缸安装座上的电动缸、安装于电动缸安装座下方的电缸动板、设于电缸动板上并与电动缸连接的电缸接头、以及安装于电缸动板连接并伸入驱动车架内的卡板,通过电动缸的伸缸或缩缸实现所述卡板与所述柔性调节机构的卡合或分离。通过电动缸伸缸和缩缸,可精准地控制卡板的卡合与分离。当然,电动缸也可以由气缸、油缸等代替。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实现柔性驱动,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贯穿所述驱动车架的碟簧轴、套于碟簧轴两端的蝶形弹簧、以及设于碟簧轴两端的连接耳板;所述卡板与所述碟簧轴卡合或分离。由于驱动车架是固定的,因此,当卡板与碟簧轴卡合固定时,碟簧轴不能相对驱动车架移动,实现刚性驱动。而当卡板与碟簧轴分离时,碟簧轴可沿销齿机构往复微动,实现柔性驱动。作为优选,为了保证柔性驱动时碟簧轴往复微运动的灵活性,所述碟簧轴的两端还套设有靠近驱动车架的自润滑滑动轴承和远离驱动车架的碟簧圆螺母,所述碟形弹簧安装于所述自润滑滑动轴承和碟簧圆螺母之间。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卡板与碟簧轴卡合时的稳固性,所述碟簧轴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板的底部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圆弧。作为优选,为了保证车轮运动的可靠性,所述驱动车轮组包括车轮轴、安装于车轮轴上的车轮、套设于车轮轴上并位于车轮两侧的轴承挡圈、安装于轴承挡圈上且位于车轮两侧的车轮端盖、以及安装于车轮轴两端的车轮盖板。作为优选,为了保证驱动小车沿设定轨道运动,即保证精准运动,所述驱动小车还包括安装于驱动车架两侧的驱动反钩导向轮组与轨道机构滑移式配合。作为优选,所述轨道机构整体为箱型结构,同时两侧各设有一个小箱型梁;所述驱动反钩导向轮组包括与所述驱动车架固定的驱动反钩导向架、与驱动反钩导向架固定的驱动导向轮组、以及与驱动反钩导向架固定且位于驱动导向轮组的下方的驱动反钩轮组;所述驱动导向轮组于所述小箱型梁侧面滑动,所述驱动反钩轮组位于所述小箱型梁底面滑动。其中驱动导向轮组用于保证驱动小车运动时不会向轨道两侧移动,驱动反钩轮组用于保证驱动小车不脱轨,从而实现驱动小车沿设定轨道精准运动。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将刚性驱动和柔性驱动功能集成化,柔性锁定的方式消除内应力,降低销轮和销齿的磨损,提高传动动力系统的使用寿命,保证在极端的建筑荷载作用下销轮销齿安全啮合,有利于降低开合屋盖的结构变形和内应力对设备造成的安全影响,有利于增大开合屋盖对结构变形和内应力的适应性,有利于降低开合屋盖的加工制造成本,缩短工期。本专利技术实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好,适用范围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适应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驱动小车结构示意图;图3为驱动车轮组剖视图;图4-a为驱动反钩导向轮组的平面示意图;图4-b为驱动反钩导向轮组的剖面示意图;图5-a为柔性调节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5-b为柔性调节机构的平面示意图;图6为刚柔转换机构示意图;图7为销齿机构示意图;图8-a为刚性驱动示意图;图8-b为柔性驱动示意图。标注说明:驱动小车1、刚柔转换机构2、轨道机构3、销齿机构4;驱动小车1:驱动车架2-1、驱动车轮组2-2、驱动反钩导向轮组2-3、驱动电机2-4、驱动轴2-5、销轮2-6;驱动车轮组2-2:车轮3-1、车轮端盖3-2、轴承挡圈3-3、车轮轴3-4、车轮盖板3-5。驱动反钩导向轮组2-3:驱动反钩导向架4-1、驱动导向轮组4-2、驱动反钩轮组4-3、导向轮组安装轴4-4、反钩轮组安装轴4-5。柔性调节机构2-7:驱动车架连接耳板5-1、碟簧圆螺母5-2、碟形弹簧5-3、自润滑滑动轴承5-4、碟簧轴5-5。刚柔转换机构2:电动缸6-1、电缸安装座6-2、电缸接头6-3、电缸动板6-4、卡板6-5。销齿机构4:销齿座7-1和销齿7-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披露,兹提供了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如图1为本实施例驱动系统结构示意图,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小车1、刚柔转换机构2、轨道机构3、销齿机构4。如图2,驱动小车1包括驱动车架2-1、驱动车轮组2-2、驱动反钩导向轮组2-3、驱动电机2-4、驱动轴2-5、销轮2-6和柔性调节机构2-7。如图3所示,驱动车轮组2-2包括车轮3-1、车轮端盖3-2、轴承挡圈3-3、车轮轴3-4、车轮盖板3-5。如图4-a和4-b所示,驱动反钩导向轮组2-3包括驱动反钩导向架4-1、驱动导向轮组4-2、驱动反钩轮组4-3、导向轮组安装轴4-4、反钩轮组安装轴4-5。如图5-a和5-b所示,柔性调节机构2-7包括驱动车架连接耳板5-1、碟簧圆螺母5-2、碟形弹簧5-3、自润滑滑动轴承5-4、碟簧轴5-5。如图6所示,刚柔转换机构2包括电动缸6-1、电缸安装座6-2、电缸接头6-3、电缸动板6-4、卡板6-5。如图7所示,销齿机构4包括销齿座7-1和销齿7-2。本实施例的柔性驱动和刚性驱动(刚柔转换)原理:刚性驱动原理:如图8-a所示,驱动小车1启动前,刚柔转换机构2中的电动缸6-1伸缸,通过电缸接头6-3和电缸动板6-4带动卡板6-5板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机构、设于轨道机构上的销齿机构、安装于轨道机构上且与销齿机构销齿配合驱动小车、安装于驱动小车上的柔性调节机构、以及与柔性调节机构可拆卸配合的刚柔转换机构;/n所述驱动小车包括驱动车架、安装于驱动车架底部的驱动车轮组、安装于驱动车架上的驱动轴、与驱动轴连接的驱动电机、安装于驱动轴上的销轮;/n所述刚柔转换机构固定于驱动车架上,刚柔转换机构通过与柔性调节机构卡合或分离实现柔性调节结构与驱动车架的相对固定或实现柔性调节结构与驱动车架的相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机构、设于轨道机构上的销齿机构、安装于轨道机构上且与销齿机构销齿配合驱动小车、安装于驱动小车上的柔性调节机构、以及与柔性调节机构可拆卸配合的刚柔转换机构;
所述驱动小车包括驱动车架、安装于驱动车架底部的驱动车轮组、安装于驱动车架上的驱动轴、与驱动轴连接的驱动电机、安装于驱动轴上的销轮;
所述刚柔转换机构固定于驱动车架上,刚柔转换机构通过与柔性调节机构卡合或分离实现柔性调节结构与驱动车架的相对固定或实现柔性调节结构与驱动车架的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柔转换机构包括固定于驱动车架顶部的电缸安装座、安装于电缸安装座上的电动缸、安装于电动缸安装座下方的电缸动板、设于电缸动板上并与电动缸连接的电缸接头、以及安装于电缸动板连接并伸入驱动车架内的卡板,通过电动缸的伸缸或缩缸实现所述卡板与所述柔性调节机构的卡合或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合屋盖的刚柔转换自适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调节机构包括贯穿所述驱动车架的碟簧轴、套于碟簧轴两端的蝶形弹簧、以及设于碟簧轴两端的连接耳板;所述卡板与所述碟簧轴卡合或分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勤丰江涛金锋张小英俞锡齐李怡吴绍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