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舒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防水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79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防水排水装置,包括公路基层,公路路面,隧道主体,排水室和集水室,所述公路基层顶部中央铺设有公路路面,且公路基层上方设置有隧道主体,所述公路路面两侧对称设置有开设在公路基层内的排水沟,且排水沟底部连通排水室,所述排水室侧面底部连通第二进水口,并且第二进水口连通集水室。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可将阻隔的渗水引入排水系统内,防排结合,不仅起到了有效的防水效果,也能够降低隧道主体的外侧压力和侵蚀程度,延长了隧道的使用寿命,隧道内部的积水也可通过两侧设置的排水沟导入集水室内,从而使隧道内部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同时可对隧道内的排水与隧道外的渗水进行粗略过滤,减少了杂质堵塞堆积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防水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隧道防排水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隧道防水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隧道防排水是指为了保证隧道建筑不致因渗漏水造成病害,危及行车安全,腐蚀洞内设备,降低结构使用寿命而采取的防水及排水措施,隧道渗漏水危害大,整治难度大,成本高,因此做好隧道防排水工作十分重要,隧道防排水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现有的隧道防水排水装置大多防水与排水相对独立,导致隧道外侧的被防水设施阻挡的渗水无法进入隧道排水装置内,外部渗水不断积累,不仅加大了隧道主体的压力和侵蚀程度,也会缩短隧道防水装置的使用寿命,最终导致隧道防水排水装置的防水和排水效果较差,不利于隧道的日常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防水排水装置,具备将阻隔的渗水引入排水系统内,防排结合,防水和排水效果好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将阻隔的渗水引入排水系统内,防排结合,防水和排水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防水排水装置,包括公路基层(1),公路路面(2),隧道主体(3),排水室(4)和集水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路基层(1)顶部中央铺设有公路路面(2),且公路基层(1)上方设置有隧道主体(3),所述公路路面(2)两侧对称设置有开设在公路基层(1)内的排水沟(10),且排水沟(10)底部连通排水室(4),所述排水室(4)侧面底部连通第二进水口(13)一端,且第二进水口(13)另一端连通集水室(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防水排水装置,包括公路基层(1),公路路面(2),隧道主体(3),排水室(4)和集水室(5),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路基层(1)顶部中央铺设有公路路面(2),且公路基层(1)上方设置有隧道主体(3),所述公路路面(2)两侧对称设置有开设在公路基层(1)内的排水沟(10),且排水沟(10)底部连通排水室(4),所述排水室(4)侧面底部连通第二进水口(13)一端,且第二进水口(13)另一端连通集水室(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体(3)最外侧设置有隧道岩层(31),且隧道岩层(31)里侧设置有混凝土层(32),并且混凝土层(32)外表面开设有若干条引水槽(321),所述混凝土层(32)里侧设置有第一防渗膜(33),且第一防渗膜(33)里侧设置有第一防水板(34),并且第一防水板(34)里侧设置有蜂窝结构排水层(35),所述蜂窝结构排水层(35)里侧设置有第二防水板(36),且第二防水板(36)里侧设置有第二防渗膜(37),并且第二防渗膜(37)里侧设置有内衬层(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防水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结构排水层(35)由若干个截面为正六面形的单元部件(351)组成,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舒
申请(专利权)人:郭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