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及浇灌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79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及浇灌施工方法,包括型钢构件、钢筋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型钢构件包括型钢柱体和型钢梁体,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栓和固定扎丝,型钢柱体与型钢梁体通过柱梁连接构件固定连接,柱梁连接构件包括柱体固定卡板和梁体固定卡板,梁体固定卡板固定连接在柱体固定卡板的右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连接结构技术领域。该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及浇灌施工方法,利用型钢柱体的卡槽依据图纸提前开设,然后通过柱体固定卡板卡接在卡槽处,所述梁体固定卡板卡接在型钢梁体的一端,再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准确快捷,降低了施工时的劳动强度和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及浇灌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混凝土连接结构
,具体为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及浇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结构近年得到建筑领域的极大关注和广泛的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结构具有质量易于控制、施工效率高、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区别于现浇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强度、性能影响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对抗震防裂提出较高要求。预应力用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能够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展开,采用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想法应运而生。中国专利CN112095796A公开的多方向梁相交于型钢混凝土柱的节点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型钢柱四周增加一圈圈梁,在框架梁中线方向增焊抗剪牛腿,代替传统在型钢柱四周焊接连接板、连接套筒与框架梁钢筋连接的方式。圈梁截面尺寸和配筋根据相交框架梁的上下排钢筋数量设置,保证框架梁的上下排主筋在圈梁内有足够的锚固长度,悬挑抗剪牛腿也能起到加强型钢柱与框架梁连接节点的抗剪能力、提升节点整体稳定性的作用。该装置通过在框架梁中线方向增焊抗剪牛腿,代替原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包括型钢构件(1)、钢筋构件(2)和固定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构件(1)包括型钢柱体(111)和型钢梁体(112),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螺栓(51)和固定扎丝(52),所述型钢柱体(111)与型钢梁体(112)通过柱梁连接构件(3)固定连接,所述柱梁连接构件(3)包括柱体固定卡板(31)和梁体固定卡板(32),所述梁体固定卡板(32)固定连接在柱体固定卡板(31)的右侧,所述柱体固定卡板(31)为工字型结构,所述柱体固定卡板(3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311),所述梁体固定卡板(3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孔(321),所述型钢柱体(111...

【技术特征摘要】
1.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包括型钢构件(1)、钢筋构件(2)和固定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构件(1)包括型钢柱体(111)和型钢梁体(112),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螺栓(51)和固定扎丝(52),所述型钢柱体(111)与型钢梁体(112)通过柱梁连接构件(3)固定连接,所述柱梁连接构件(3)包括柱体固定卡板(31)和梁体固定卡板(32),所述梁体固定卡板(32)固定连接在柱体固定卡板(31)的右侧,所述柱体固定卡板(31)为工字型结构,所述柱体固定卡板(3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311),所述梁体固定卡板(3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孔(321),所述型钢柱体(111)的侧边开设有卡槽(41),所述型钢柱体(111)的侧部且位于卡槽(41)的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第三螺孔(42),所述柱体固定卡板(31)卡接在卡槽(41)处,且柱体固定卡板(31)和型钢柱体(111)通过固定螺栓(51)贯穿于第三螺孔(42)和第一螺孔(311)固定连接,所述型钢梁体(11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螺孔(43),所述梁体固定卡板(32)卡接在型钢梁体(112)的一端,所述梁体固定卡板(32)和型钢梁体(112)通过固定螺栓(51)贯穿于第四螺孔(43)和第二螺孔(3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构件(2)包括柱体钢筋网组件(21)和梁体钢筋网组件(22),所述柱体钢筋网组件(21)包括纵向钢筋(211)、柱体第一钢筋箍(212)、柱体第二钢筋箍(213)和柱体第三钢筋箍(214),所述梁体钢筋网组件(22)包括横向钢筋(221)、梁体第一钢筋箍(222)、梁体第二钢筋箍(223)、梁体第三钢筋箍(224)、梁体第四钢筋箍(225)和梁体第五钢筋箍(2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钢筋(211)和横向钢筋(221)均为直线型钢筋结构,所述柱体第一钢筋箍(212)、柱体第二钢筋箍(213)、柱体第三钢筋箍(214)、梁体第一钢筋箍(222)、梁体第二钢筋箍(223)、梁体第三钢筋箍(224)、梁体第四钢筋箍(225)和梁体第五钢筋箍(226)均为直线型钢筋加工成的方形钢筋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柱体(111)和型钢梁体(112)表面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第一贯穿口(61)和第二贯穿口(62),所述纵向钢筋(211)和横向钢筋(221)分别与型钢柱体(111)和型钢梁体(112)的外侧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第一钢筋箍(212)和梁体第一钢筋箍(222)的分别套设在纵向钢筋(211)和横向钢筋(221)的外侧,且柱体第一钢筋箍(212)和梁体第一钢筋箍(222)均通过固定扎丝(52)分别与纵向钢筋(211)和横向钢筋(22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钢柱与混凝土的框架梁钢筋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第二钢筋箍(213)和柱体第三钢筋箍(214)均贯穿于第一贯穿口(61)处,且柱体第二钢筋箍(213)和柱体第三钢筋箍(214)分别设于型钢柱体(111)的左右两侧,所述柱体第二钢筋箍(213)和柱体第三钢筋箍(214)均通过固定扎丝(52)与纵向钢筋(2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钢柱与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庆沈佳萍
申请(专利权)人:潮峰钢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