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排涝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789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指一体化排涝泵站,所述排涝泵站包括筒身主体、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和控制系统;每个筒身主体内部设置有两套提升系统,增加轴流泵排水,使得本一体化排涝泵站的流量范围更大,适用范围更广泛,不仅可以应用在排涝方面,也可以应用在污水排放、江河取水、市政供水等方面;在构件上采用大流量的轴流泵取代潜污泵,轴流泵从筒身主体的顶部往下放置至底部的轴流泵支撑架上,方便安装和维修,轴流泵外侧安装有轴流泵筒体,轴流泵筒体连接出水管,轻松应对暴雨洪峰时期的大流量污水排涝;轴流泵支撑架的上层承载底座底面设置有加强板,提高了稳定性,有效地避免了反复振动磨损出现崩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排涝泵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指一体化排涝泵站。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污水处理上一般采用一体化预制泵站或传统混凝土泵站,但是传统混凝土泵站建设面积大,投资高,利用率低下,后期维护成本高,一体化预制泵站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系统,与传统混凝土泵站相比,一体化预制泵站占地面积少,集成度高,安装维修省时省力,但目前市面上使用的一体化预制泵站一般采用潜污泵作为污水提升系统,但其适用于中小流量,当城市污水管网系统污水流量偏大时,则在应用非常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公开市政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指一体化排涝泵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排涝泵站,所述排涝泵站包括筒身主体、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筒身主体主要包括由井筒顶部、井筒壳体和井筒底座组成的内部安装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的圆筒状空腔结构;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一体式设置在筒身主体内壁中上部、与筒身主体同轴的环形支撑台以及固定安装在环形支撑台上的操作维修平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泵站包括筒身主体、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筒身主体主要包括由井筒顶部、井筒壳体和井筒底座组成的内部安装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的圆筒状空腔结构;/n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一体式设置在筒身主体内壁中上部、与筒身主体同轴的环形支撑台以及固定安装在环形支撑台上的操作维修平台;/n所述提升系统包括轴流泵、轴流泵支撑架、轴流泵固定支架以及轴流泵筒体,所述轴流泵支撑架设置在筒身主体底部;所述轴流泵通过轴流泵支撑架立式设置在筒身主体底部以使轴流泵的进水侧与筒身主体的下层流道连通;所述轴流泵筒体竖直套接在轴流泵的外侧,其始端为进水侧,通过轴流泵支撑架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泵站包括筒身主体、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筒身主体主要包括由井筒顶部、井筒壳体和井筒底座组成的内部安装操作装置、提升系统、格栅系统的圆筒状空腔结构;
所述操作装置包括一体式设置在筒身主体内壁中上部、与筒身主体同轴的环形支撑台以及固定安装在环形支撑台上的操作维修平台;
所述提升系统包括轴流泵、轴流泵支撑架、轴流泵固定支架以及轴流泵筒体,所述轴流泵支撑架设置在筒身主体底部;所述轴流泵通过轴流泵支撑架立式设置在筒身主体底部以使轴流泵的进水侧与筒身主体的下层流道连通;所述轴流泵筒体竖直套接在轴流泵的外侧,其始端为进水侧,通过轴流泵支撑架固定在轴流泵的外侧,其终端延伸至井筒顶部外侧并与一密封井盖固连,密封井盖上设置有排气阀,在所述轴流泵筒体靠近其终端的轴段上设置有与轴流泵筒体相互连通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横向延伸至筒身主体外部并与一出水总管连通;
所述格栅系统包括格栅导轨、提篮格栅和格栅底座,所述格栅导轨固设在筒身主体的内壁上,格栅导轨上固定连接所述提篮格栅,提篮格栅设置在筒身主体的进水管入口处并通过格栅底座支撑;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泵站智能电控柜、液位浮球开关和浮球液位计,所述泵站智能电控柜通过导线连接至筒身主体内部,所述浮球液位计外部通过保护套管轴套安装后连接在操作维修平台下方,所述液位浮球开关通过导线吊装式安装在操作维修平台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泵站至少设置一个筒身主体,每个筒身主体内部至少设置一套提升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排涝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涝泵站设置有两个筒身主体,每个筒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杰燕谢添贵徐海强
申请(专利权)人:希阿埃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