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采巷道支架
本技术涉及回采巷道支架,适用于煤矿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两巷的超前支护。
技术介绍
矿井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巷道提前工作面20米左右进行超前加强支护,目前南方矿井回采巷道超前工作面支护大多数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钢梁或架棚的支护形式进行加强支护,在支护过程中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需要工人进行人工拆卸搬运支柱前移支护,这种支护方式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延长了回采巷道支护和推进的时间,不利于采煤工作面的整体推进,支柱反复支承巷道顶板破坏了顶板围岩的应力状态,不利于后期巷道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回采巷道支架,以解决矿井回采巷道超前工作面支护问题,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增加回采巷道的稳定性和作业安全性,减少采用单体支柱对巷道顶板的反复支承引起的顶板围岩破坏。本技术回采巷道支架成组使用,每组支护20米左右的回采巷道。每一架支架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回采巷道支架,包括左帮支柱、左帮中梁、左帮顶梁、右帮支柱、右帮中梁、右帮顶梁、左帮斜立千斤顶、右帮斜立千斤顶、左帮上部推移千斤顶、左帮 ...
【技术保护点】
1.回采巷道支架,其特征在于:一组支护20m巷道,包括左帮支柱(1)、左帮中梁(2)、左帮顶梁(3)、右帮支柱(4)、右帮中梁(5)、右帮顶梁(6)、左帮斜立千斤顶(7)、右帮斜立千斤顶(8)、左帮上部推移千斤顶(9)、左帮中部推移千斤顶(10)、左帮下部推移千斤顶(11)、右帮上部推移千斤顶(12)、右帮中部推移千斤顶(13)、右帮下部推移千斤顶(14);所述左帮支柱(1)与左帮顶梁(3)通过左帮中梁(2)分别铰接、左帮斜立千斤顶(7)分别连接,所述右帮支柱(4)与右帮顶梁(6)通过右帮中梁(5)分别铰接、右帮斜立千斤顶(8)分别连接;/n所述左帮顶梁(3)和所述右帮顶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回采巷道支架,其特征在于:一组支护20m巷道,包括左帮支柱(1)、左帮中梁(2)、左帮顶梁(3)、右帮支柱(4)、右帮中梁(5)、右帮顶梁(6)、左帮斜立千斤顶(7)、右帮斜立千斤顶(8)、左帮上部推移千斤顶(9)、左帮中部推移千斤顶(10)、左帮下部推移千斤顶(11)、右帮上部推移千斤顶(12)、右帮中部推移千斤顶(13)、右帮下部推移千斤顶(14);所述左帮支柱(1)与左帮顶梁(3)通过左帮中梁(2)分别铰接、左帮斜立千斤顶(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月华,雷刚,王斌,蔡华林,许维武,蒲伟,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