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分流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雨水进行净化去污
,具体为一种便于收集底泥的雨水分流装置。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12200663U的中国授权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污分流装置,该雨污分流装置主要由排污仓、收集仓、推动器、分流板、雨量传感器、顶杆滑槽和滑轮支架组成,推动器将雨污分流装置分隔为底部隔开上部连通的收集仓和排污仓,在雨污分流装置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检修口,在检修口上设置有检修盖,在收集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排污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推动器包括推动器固定座、推进电机、推动顶杆、顶杆活动轴和顶杆滑轮。其用于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离,将雨水及污水分离开来,解决雨水污水混合排放的问题,其主要是作用安装在屋面的排水管道上,对雨水及生活污水进行分离,在不降雨时雨污分流装置为排污状态,降雨时雨污分流装置为收集状态。它通过两种工作模式对雨水和污水进行有效的分流。但是在雨水收集中,初期的雨水杂质、污泥等含量较大,如何将雨水中杂质、污泥等分离去除是个难点。现有并没有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 ...
【技术保护点】
1.雨水分流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底板(12)、顶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壁两侧内凹设有限位滑槽(11),所述限位滑槽(11)内滑动安装有刮泥组件(7),所述刮泥组件(7)的顶部与带动刮泥组件(7)沿限位滑槽(11)移动的动力机构(9)相连,所述动力机构(9)安装在顶板(13)上;/n所述动力机构(9)的一侧与防水电机(8)相连、另一侧连接有传动组件(10),所述传动组件(10)与具有螺旋叶片的螺旋轴(5)相连以带动螺旋轴(5)转动,在聚泥槽(14)内的螺旋轴(5)转动安装在装置壳体(1)上,所述聚泥槽(14)内凹设在底板(12)的一侧,所述聚 ...
【技术特征摘要】
1.雨水分流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底板(12)、顶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内壁两侧内凹设有限位滑槽(11),所述限位滑槽(11)内滑动安装有刮泥组件(7),所述刮泥组件(7)的顶部与带动刮泥组件(7)沿限位滑槽(11)移动的动力机构(9)相连,所述动力机构(9)安装在顶板(13)上;
所述动力机构(9)的一侧与防水电机(8)相连、另一侧连接有传动组件(10),所述传动组件(10)与具有螺旋叶片的螺旋轴(5)相连以带动螺旋轴(5)转动,在聚泥槽(14)内的螺旋轴(5)转动安装在装置壳体(1)上,所述聚泥槽(14)内凹设在底板(12)的一侧,所述聚泥槽(14)的一端设有开在装置壳体(1)上的排污口(4);
所述底板(12)的另一侧顶部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的过滤板(6),在被过滤板(6)分隔的、有刮泥组件(7)一侧的装置壳体(1)上设有进水口(2),在没有刮泥组件(7)的另一侧装置壳体(1)上设有排水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分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为10°-30°斜面,所述聚泥槽(14)为半圆形凹槽,所述限位滑槽(11)的轴线与底板(12)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分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组件(7)包括移动杆(73),所述移动杆(73)的两端部滑动设置在限位滑槽(11)内,所述移动杆(73)同轴转动外套有转动套筒(71),所述转动套筒(7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扭簧(74)的一端,所述扭簧(7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杆(73)上,所述移动杆(73)的外壁内凹设有在移动杆(73)周向延伸的限位槽(75);限位部(76)固定安装在转动套筒(71)的内壁上并伸入限位槽(75)内,所述转动套筒(7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刮板(72),所述刮板(72)远离转动套筒(71)的端部延伸到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蓝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