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73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用的铺路装置需要多种机器或人工协同工作,从而增大工人作业的工作量,以及在协同交换时导致混凝土路面固结不利于后续工作进行的问题;包括压路机本体,所述压路机本体前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搅拌区,所述搅拌区前侧开有可开合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可前后间歇滑动的运料箱,所述运料箱底部转动连接有可开合的底板,所述底板前侧下方的箱体上转动连接有可间歇转动的卸料箱,所述卸料箱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转动的第二挡板,所述卸料箱底部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后侧箱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滑动的推板,所述推板后侧设有与箱体转动连接的整平叶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施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路面硬化工程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需要修筑,而在目前的施工工艺中,水泥混凝土道路的铺筑施工中需要广泛使用摊铺整平机。所谓的摊铺整平机目前一般分为框式或者滚轴式,但是无论是那种形式的摊铺整平机主要包括摊铺与振实两种功能。为了更好的施工的需求,摊铺整平机的摊铺和振实功能往往是相互独立,而两个独立的功能需要两个独立的结构来完成,而相互独立的来完成混凝土路面的摊铺和整平工作将会降低实际的工作效率,两者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而这个时间间隔将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固结,不利于后续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用的铺路装置需要多种机器或人工协同工作,从而增大工人作业的工作量,以及在协同交换时导致混凝土路面固结不利于后续工作进行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压路机本体,所述压路机本体前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搅拌区,所述搅拌区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搅拌区前侧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滑动连接有可竖直升降的第一挡板,所述出料口下方设有可前后间歇滑动的运料箱,所述运料箱底部转动连接有可开合的底板,所述底板前侧下方的箱体上转动连接有可间歇转动的卸料箱,所述卸料箱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转动的第二挡板,所述卸料箱底部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后侧箱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滑动的推板,所述推板后侧设有与箱体转动连接的整平叶片。优选的,所述搅拌区的底面为后向下的倾斜状,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为与搅拌区的外部并且与箱体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开有竖直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挡板位于第一滑槽内并且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出料口上方的箱体转动连接,所述出料口和所述第一挡板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杆,所述圆柱杆上套有拉簧。优选的,所述运料箱底部的箱体上开有纵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运料箱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上铰接有第一弧形连杆,所述第一弧形连杆另一端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连杆上开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圆柱销,所述第一圆柱销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弧形槽同心的可单向间歇转动的第一转盘;所述底板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卸料箱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下方啮合有与卸料箱滑动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后方啮合有与卸料箱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上滑动连接有侧放的“L”型的第二滑槽,连接销在第二滑槽移动通过第四连杆、第二齿轮、齿条和第一齿轮的配合构成底板的开合机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开有两个呈一百八十度分布的棘齿槽,所述转动块一侧的棘齿槽上配合有弹性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的的另一侧棘齿槽上配合有棘爪,所述棘爪转动连接有一百八十度往复转动的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上与所述棘爪之间安装有扭簧,所述第二转盘上同轴固定连接有往复齿轮,所述往复齿轮外侧啮合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不完全外齿轮,所述不完全外齿轮和所述内齿圈与往复齿轮交替啮合,第一不完外齿轮、往复齿轮、内齿圈和连接杆配合构成第一往复回转机构,往复回转的第二转盘与棘爪、转动块、棘齿槽和限位片的配合构成第一单向间歇转动机构,所述第一传动轴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上侧啮合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前侧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上啮合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往复回转机构,所述第二往复回转机构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单向间歇转动机构,所述第二往复回转机构与所述第一往复回转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单向间歇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单向间歇转动机构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二单向间歇转动机构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轮块,所述第二凸轮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柱销,所述第二圆柱销上滑动连接第二弧形连杆,所述第二弧形连杆上开有与第二凸轮块同轴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连杆中点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转动连接;所述卸料箱为无前侧板和上侧板的壳体,所述卸料箱与箱体的铰接点位于卸料箱的下方,所述卸料箱的宽度等于第二搅拌轴的宽度,所述第二挡板为侧放的L型形状,所述第二挡板的竖直段位于卸料箱的前侧。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的输出端与第一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两组同向转动的第一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连杆,两组所述第一驱动连杆共同铰接有第二驱动连杆,所述第二驱动连杆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第三驱动连杆,所述第三驱动连杆另一端贯穿箱体并且与整平扇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连杆上开有两组键型槽,所述键型槽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前端与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上开有与支撑杆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支撑杆与导向孔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推板与所述整平扇叶之间的箱体上开有V字形的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二搅拌轴与所述驱动轴之间安装有链轮组。与现有技术先比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通过运料箱和卸料箱实现对混凝土在路面倾倒在配合和第二搅拌轴、推板和整平扇叶保证倾倒后的混凝土路面的平整,降低人工摊开混凝土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运料箱和卸料箱同步该工作,运料箱底部的底板通过连接销和第二滑槽控制底板与卸料箱的开合,运动更加机械化,减少人为的操作流程;单向间歇转动的转动块为第一转盘和凸轮块提供一个单向间歇运动的动力,保证卸料箱和运料箱在装卸物料时有充足的时间;后侧滚筒式的压路机本体会对铺平的路面进行压实,使混凝土路面的紧密型更好,提高铺设路面的质量;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用的铺路装置需要多种机器或人工协同工作,从而增大工人作业的工作量,以及在协同交换时导致混凝土路面固结不利于后续工作进行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箱体第一形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箱体第二形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箱体底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箱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箱体右侧剖切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箱体后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箱体上侧和后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运料箱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箱体内部结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包括压路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路机本体(1)前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设有搅拌区(3),所述搅拌区(3)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4),所述搅拌区(3)前侧开有出料口(7),所述出料口(7)处滑动连接有可竖直升降的第一挡板(9),所述出料口(7)下方设有可前后间歇滑动的运料箱(14),所述运料箱(14)底部转动连接有可开合的底板(21),所述底板(21)前侧下方的箱体(2)上转动连接有可间歇转动的卸料箱(42),所述卸料箱(42)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转动的第二挡板(43),所述卸料箱(42)底部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搅拌轴(44),所述第二搅拌轴(44)后侧箱体(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滑动的推板(54),所述推板(54)后侧设有与箱体(2)转动连接的整平叶片(5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包括压路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路机本体(1)前侧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箱体(2)内设有搅拌区(3),所述搅拌区(3)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4),所述搅拌区(3)前侧开有出料口(7),所述出料口(7)处滑动连接有可竖直升降的第一挡板(9),所述出料口(7)下方设有可前后间歇滑动的运料箱(14),所述运料箱(14)底部转动连接有可开合的底板(21),所述底板(21)前侧下方的箱体(2)上转动连接有可间歇转动的卸料箱(42),所述卸料箱(42)上转动连接有同步转动的第二挡板(43),所述卸料箱(42)底部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搅拌轴(44),所述第二搅拌轴(44)后侧箱体(2)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可前后滑动的推板(54),所述推板(54)后侧设有与箱体(2)转动连接的整平叶片(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区(3)的底面为后向下的倾斜状,所述第一搅拌轴(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所述第一锥齿轮(5)啮合有可转动的第二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5)和所述第二锥齿轮(6)均为与搅拌区(3)的外部并且与箱体(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开有竖直的第一滑槽(8),所述第一挡板(9)位于第一滑槽(8)内并且与第一滑槽(8)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板(9)上铰接有第一连杆(10),所述第一连杆(10)上铰接有第二连杆(11),所述第二连杆(11)另一端与出料口(7)上方的箱体(2)转动连接,所述出料口(7)和所述第一挡板(9)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柱杆(12),所述圆柱杆(12)上套有拉簧(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料箱(14)底部的箱体(2)上开有纵向的导向槽(15),所述导向槽(15)内滑动连接有与运料箱(14)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三连杆(16),所述第三连杆(16)上铰接有第一弧形连杆(17),所述第一弧形连杆(17)另一端与箱体(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连杆(17)上开有第一弧形槽(18),所述第一弧形槽(1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圆柱销(19),所述第一圆柱销(19)转动连接有与第一弧形槽(18)同心的可单向间歇转动的第一转盘(20);
所述底板(21)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卸料箱(42)转动连接的第一齿轮(22),所述第一齿轮(22)下方啮合有与卸料箱(42)滑动连接的齿条(23),所述齿条(23)的后方啮合有与卸料箱(42)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齿轮(24)上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杆(25),所述第四连杆(2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连接销(26),所述连接销(26)上滑动连接有侧放的“L”型的第二滑槽(27),连接销(26)、第二滑槽(27)、第四连杆(25)、第二齿轮(24)、齿条(23)和第一齿轮(22)的配合构成底板(21)的开合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路面整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20)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块(2801),所述转动块(2801)上开有两个呈一百八十度分布的棘齿槽(2802),所述转动块(2801)一侧的棘齿槽(2802)上配合有弹性的限位片(2803),所述限位片(2803)与箱体(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的的另一侧棘齿槽(2802)上配合有棘爪(2804),所述棘爪(2804)转动连接有一百八十度往复转动的第二转盘(2805),所述第二转盘(2805)上与所述棘爪(2804)之间安装有扭簧(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双利孙合祥
申请(专利权)人:宁津县双利建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