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73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所述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施工工作准备;步骤二:测量放样;步骤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步骤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步骤五: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步骤六: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步骤七:接缝的处理;步骤八:检测工作的进行。该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所有压实采用震荡压路机,增强碾压的效果;采用平板皮带运输车解决了隧道高度满足不了一般车辆的顶起高度需要;采用三台压路机轮流休息,压路机司机每隔一小时,以停换三台轮换碾压;施工时隧道内采用已安装好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避免施工人员中暑;防止触电或误操作,保证电气、机械器具的操作部分必要的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无振碾压施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南京长江第五大桥路面位于南京市浦口区五里桥,夹江隧道的施工是一项高技术性工作,由于夹江隧道的高度要求和施工质量要求,传统的施工工艺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一般的施工工艺采用传统的碾压方式,容易造成隧道主体的不均匀沉降,且一般的运输车不能满足夹江隧道的施工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夹江隧道采用传统的碾压方式,容易造成隧道主体的不均匀沉降,且一般的运输车不能满足夹江隧道的施工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所述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施工工作准备;步骤二:测量放样;步骤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步骤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步骤五: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n步骤一:施工工作准备;/n步骤二:测量放样;/n步骤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n步骤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n步骤五:沥青混合料的摊铺;/n步骤六:沥青混合料的碾压;/n步骤七:接缝的处理;/n步骤八:检测工作的进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施工工作准备;
步骤二:测量放样;
步骤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步骤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步骤五: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步骤六: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步骤七:接缝的处理;
步骤八:检测工作的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在施工工作准备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隧道内横向分布的截水沟、防火门、工作井和变形缝处,进行防水层的专门处理,确保防水层粘结牢固、涂料到边,变形缝位置铺设2m宽抗裂贴;
(2)在面层施工前,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存在聚集的纤维块、漏洒、破坏处必须提前进行修补并涂刷防水涂料晾干;
(3)摊铺前一天内隧道内不得洒水,或由外部的水流到要摊铺的作业面上,应提前做好排水措施保证防水层表面干燥;
(4)运料车进入隧道前必须对车辆轮胎和挡泥板进行检查和清理,不得污染作业面;
(5)摊铺机前不得停有其他与摊铺无关的机械、机具、材料;运料车卸完料尽快离开洞内,所有其他事宜到洞外处理不得停留;
(6)隧道口进洞位置前要提前在相应位置布置限速、限行、导向、调头等标志标牌;水马、锥形桶、弹力柱、警戒带等交通管制设施,并有专人看守,与摊铺作业无关车辆、机械设备一律禁止入内;
(7)将碾压段落调整在60m左右,减少碾压接头提高平整度,但必须控制碾压遍数保证压实效果;同时注意不要碾压破坏排水沟;
(8)对转移到现场后的设备进行再次检查验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测量放样时,主要工作包括:
(1)复核检查导线点坐标,复核水准点高程,恢复中、边线点;
(2)在试铺段下承层上,提前测设10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测点,断面纵向间距10m,并作明显标记,确保松铺系数的准确测设;
(3)此次试验段结构层设计厚度6cm,松铺系数拟定1.22,即松铺厚度为7.32cm;
(4)试铺施工拟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来控制施工,保证工程实体质量及结构层厚度、高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沥青混合料的拌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取样检查,确保所用的原材料合格;
步骤2:将各种碎石材料分别堆放,插牌说明;其中,矿粉装入储料罐、细集料堆放在防雨大棚内、沥青灌入贮存罐加热;
步骤3:对日工4000型沥青拌和设备进行认真调试、试拌、计量标定,确保运转情况良好;
步骤4:拌和前,按照生产配合比设定拌和参数;
步骤5:严格控制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步骤6:试验室对拌和楼监控黑匣子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拌和温度进行记录;
步骤7:采用日工-4000型间隙式拌和楼,控制SBS沥青加热温度为165~175℃,集料加热温度为175~185℃,出厂温度为170℃~180℃,按预估每盘料拌和时间周期为45s(其中干拌5s、湿拌40s),产量即为280T/h;
步骤8: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如混合料有无花白、冒青烟和离析等现象;如确认是质量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
步骤9:试验室按规定取样频率取混合料试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试验,检验油石比、矿料级配和沥青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现数据异常立即通知拌和控制室进行调整;
步骤10:沥青混合料出厂,逐车检测混合料温度、重量,做好相关记录,签发输运单;
步骤11:拌和结束后,用拌和楼打印的各料数量,进行总量核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无振碾压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运输时,采用大吨位的车辆运输,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出场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检测温度,插入深度要大于150mm,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