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73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锁点结构包括:底座,开设有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的轴向相互平行;调节锁点,与第一转动孔转动连接,且当调节锁点在第一转动孔内转动时,调节锁点沿第一转动孔的轴向移动;及限位件,转动设置于第二转动孔内,限位件具有卡合态和脱离态,当限位件于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卡合态时,限位件与调节锁点抵接,以固定所述调节锁点,当限位件于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脱离态时,调节锁点能够在第一转动孔内转动。上述锁点结构,设置限位件对调节锁点进行固定,能够有效避免通过倾斜设置的螺钉将调节锁点固定的方式容易导致调节锁点的固定失效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本技术涉及门窗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锁点结构、锁定组件及门窗系统。
技术介绍
门窗在锁定时通常先转动门窗扇部的执手,通过执手与齿轮的配合带动门窗锁闭结构中的主传动杆移动,进而带动边传动杆移动,使边传动杆上的调节锁点与门窗框部的锁块相卡合,以此实现门窗的锁闭。并且,当采用不同的锁块以及门窗结构时,通常需要对调节锁点突出边传动杆的高度尺寸进行调整,以使调节锁点能够与锁块更好地卡合实现门窗的锁闭。目前,通常在调节锁点外周设置有螺纹,通过旋转调节锁点而对调节锁点突出边传动杆的高度尺寸进行调整。并且,在调节锁点高度尺寸调节完成后,通过相对调节锁点倾斜设置于边传动杆内的螺钉抵接调节锁点将调节锁点固定,防止调节锁点在使用过程中于高度方向上偏移。然而,目前通过倾斜设置的螺钉将调节锁点固定的方式,当调节锁点突出传动杆的高度尺寸较大,即调节锁点位于边传动杆内的部分的高度尺寸较小时,边传动杆内的螺钉无法与调节锁点接触,容易导致调节锁点的固定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通过倾斜设置的螺钉将调节锁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开设有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及所述第二转动孔的轴向相互平行;/n调节锁点,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转动连接,且当所述调节锁点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时,所述调节锁点沿所述第一转动孔的轴向移动;及/n限位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所述限位件具有卡合态和脱离态,当所述限位件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卡合态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节锁点产生干涉,以阻止所述调节锁点相对所述第一转动孔转动,当所述限位件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脱离态时,所述调节锁点能够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开设有第一转动孔及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及所述第二转动孔的轴向相互平行;
调节锁点,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转动连接,且当所述调节锁点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时,所述调节锁点沿所述第一转动孔的轴向移动;及
限位件,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所述限位件具有卡合态和脱离态,当所述限位件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卡合态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调节锁点产生干涉,以阻止所述调节锁点相对所述第一转动孔转动,当所述限位件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转动至脱离态时,所述调节锁点能够在所述第一转动孔内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第二转动孔连通,所述调节锁点形成有卡合槽,所述限位件的侧面凹陷形成有脱离面,当所述限位件处于脱离态时,所述脱离面朝向所述调节锁点,当所述限位件处于卡合态时,所述卡合槽朝向所述限位件,所述脱离面与所述卡合槽错位,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卡合槽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面为平面或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卡合槽沿所述调节锁点的周向均匀分布;和/或
所述脱离面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脱离面沿所述限位件的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锁点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螺纹部,所述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转动孔螺纹连接,所述卡合槽设置于所述螺纹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转动孔内的铆接部以及与所述铆接部连接的偏心部,所述偏心部包括卡合部及脱离部,且在所述铆接部的径向上,所述卡合部的尺寸大于所述脱离部的尺寸;当所述限位件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坚宜佳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