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70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其结构包括长凳、顶棚、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风能发电装置、程序控温装置、长凳发热装置、蓄电池组;其中顶棚通过2块墙面固定于长凳的正上方,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设于顶棚的上表面,2组风能发电装置分别设于顶棚左、右两侧墙面的外部,程序控温装置安装于顶棚一侧墙面的内部;长凳发热装置设于长凳的上表面,蓄电池组设于长凳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风能发电装置联合供电发热,节省用电、减少污染;精确控制供热时间和温度,达到长凳保暖的需要,同时设置蓄电池组有效收集电能,长期蓄电,解决太阳能、风能分布不均所带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属于公共设施

技术介绍
公交站台是一种沿城市公交系统路线建设,专门为城市候车市民提供候车场所的公共设施。公交站台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提供临时休息点的同时,现代公交站台综合了站点提醒、广告宣传、夜间照明等多种功能,为市民带来各种便利。目前的公交站台已经在原有的站台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广告灯箱、到站提示屏、自动贩卖机等各种智能终端,但支持这些终端运行需要消耗庞大的电力资源,对于一些电网线路不够发达的城市,或者城市电路铺设边缘的地区,公交站台中的各种设备难以进行有效应用。目前部分城市的公交站台已经开始搭载太阳能或风能发电系统,用于向站台内的各种设备辅助供电,同时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减小城市电力系统的压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遭遇阴雨天气时太阳能发电系统无法有效运行,或在无风情况下风能发电系统也无法运作,从而导致设备供电不足,难以长时间有效稳定输出电能;同时,目前的公交站台大多采用开放式结构设计,保暖效果差,尤其是在城际公交线路中,班次之间等待时间很长,在秋冬季和雨雪天气来临时,市民在等待过程中易受到风寒侵袭,对于老人、孕妇和小孩等弱势群体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以解决目前公交站台存在的电能供应不稳定、保暖效果差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其结构包括长凳、顶棚、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风能发电装置、程序控温装置、长凳发热装置、蓄电池组;其中顶棚通过2块墙面固定于长凳的正上方,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设于顶棚的上表面,2组风能发电装置分别设于顶棚左、右两侧墙面的外部,程序控温装置安装于顶棚一侧墙面的内部;长凳发热装置设于长凳的上表面,蓄电池组设于长凳的下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的长凳发热装置包括耐磨耐压水袋,温度探测器和电加热丝;其中耐磨耐压水袋安装覆盖于长凳的上表面,内部填满纯净水,电加热丝安装于耐磨耐压水袋的内部,温度探测器安装于耐磨耐压水袋的底部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的蓄电池组的电能输入端通过导线同时连接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风能发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蓄电池组的电能输出端通过导线同时连接程序控温装置和长凳发热装置的电能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的程序控温装置包括温度显示屏幕、调温装置、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程序控温装置开关和PID反馈控制保护装置;其中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数据输入端分别连接调温装置和温度探测器(7),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数据输出端分别连接温度显示屏幕和电加热丝(8),PID反馈控制保护装置同时连接温度探测器(7);程序控温装置开关连接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电输入端。程序控温装置开关控制程序控温装置的总体开闭;温度自动控制装置连接温度探测器和电加热丝,用于接收温度探测器测得的温度数据,同时调节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并可根据当地气温高低情况自动调节对长凳进行供热的温度,温度显示屏幕用于显示温度探测器测得的实时温度;调温装置用于调节温度自动控制装置的设定温度,可由专门维护人员在合适的允许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调节;PID反馈控制保护装置同时连接温度探测器并监测水温变化,待水温超过预设范围或者出现故障之时,PID反馈控制保护装置将切断电源,停止供电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综合考虑天气阴晴及风速变化的不确定性影响,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和风能发电装置联合供电发热,能更好地节省用电、减少污染;2)利用程序控温装置精确控制候车长凳的供热时间和供热温度,通过PID超温反馈调节装置以及设置开关和调温装置供专门维护人员维护时调节,做到自动和手动控制相结合;3)设置蓄电池组,既可以有效收集电能,节约能源消耗;又可以长期蓄电,解决太阳能、风能分布不均所带来的问题;4)考虑到城际公交候车时间较长,且冬天天气寒冷,老人、孕妇和小孩等群体候车时保暖的需要,在公交站台候车长凳上加装耐磨耐压水袋,并在其内部用电热丝加热热水以达到长凳保暖的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长凳发热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各装置模块的电路结构框图。图中1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2是风能发电装置,3是程序控温装置,4是长凳发热装置,5是蓄电池组,6是耐磨耐压水袋,7是温度探测器,8是电加热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的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其结构包括长凳、顶棚、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1、风能发电装置2、程序控温装置3、长凳发热装置4、蓄电池组5;其中顶棚通过2块墙面固定于长凳的正上方,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1设于顶棚的上表面,2组风能发电装置2分别设于顶棚左、右两侧墙面的外部,程序控温装置3安装于顶棚一侧墙面的内部;长凳发热装置4设于长凳的上表面,蓄电池组5设于长凳的下表面。如图2所示,所述的长凳发热装置4包括耐磨耐压水袋6,温度探测器7和电加热丝8;其中耐磨耐压水袋6安装覆盖于长凳的上表面,内部填满纯净水,电加热丝8安装于耐磨耐压水袋6的内部,温度探测器7安装于耐磨耐压水袋6的底部一侧。如图3所示,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1和风能发电装置2的电能输出端通过控制/逆变器的转化,被存储在蓄电池组5里面,然后蓄电池组5再经过控制/逆变器将电能通过导线同时连接到程序控温装置3和长凳发热装置4的电能输入端,程序控温装置3可以对长凳发热装置4进行控制。蓄电池组5收集来自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1和风能发电装置2所产生的电能,供给长凳发热装置4里的电加热丝8,电加热丝8将电能变成热能,并将热能传递给耐磨耐压水袋6里的水,因为耐磨耐压水袋6完全覆盖在长凳表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其结构包括长凳、顶棚、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1)、风能发电装置(2);其中顶棚通过2块墙面固定于长凳的正上方,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1)设于顶棚的上表面,2组风能发电装置(2)分别设于顶棚左、右两侧墙面的外部;其特征在于:长凳的上表面设有长凳发热装置(4),长凳的下表面设有蓄电池组(5),顶棚一侧墙面的内部设有程序控温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其结构包括长凳、顶棚、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1)、风能发电装置(2);其中顶棚通过2块墙面固定于长凳的正上方,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1)设于顶棚的上表面,2组风能发电装置(2)分别设于顶棚左、右两侧墙面的外部;其特征在于:长凳的上表面设有长凳发热装置(4),长凳的下表面设有蓄电池组(5),顶棚一侧墙面的内部设有程序控温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太阳能和风能发电供热的城际公交站台候车长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凳发热装置(4)包括耐磨耐压水袋(6),温度探测器(7)和电加热丝(8);其中耐磨耐压水袋(6)安装覆盖于长凳的上表面,内部填满纯净水,电加热丝(8)安装于耐磨耐压水袋(6)的内部,温度探测器(7)安装于耐磨耐压水袋(6)的底部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孙军刘翔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