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临时便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70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临时便道,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四角处分别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承重板底部前侧连接有一号受力杆,所述一号受力杆顶部设有一号顶杆螺纹,所述承重板后侧连接有二号受力杆,所述二号受力杆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其包括设置在二号受力杆顶部外侧表面且与螺纹连接孔相匹配的二号顶杆螺纹、设置在二号受力杆相对侧表面且位于二号顶杆螺纹下方的一组限位孔、插装在限位孔内的对拉限位器;所述对拉限位器,其包括插装在限位孔内且两端分别贯穿限位孔的对拉螺杆、分别设置在对拉螺杆两端外侧表面的外螺纹、套装在对拉螺杆两端且一侧与限位孔相贴的垫片、分别套装在对拉螺杆两端且与外螺纹相匹配的紧固螺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临时便道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施工临时便道。
技术介绍
目前在对板面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工人一般直接踩在板面钢筋上进行作业,板面钢筋一般为用马凳筋进行支撑的双层钢筋,马凳筋硬度较低,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很容易将马凳筋踩弯,使双层板面钢筋变成单层板面钢筋,从而降低了工程质量。尤其是在对有坡度的板面或者屋面进行混凝土作业时,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坡度,混凝土工人无法找到合适的着力点,导致施工作业时行动不便,同时也会对混凝土工人的安全造成影响。施工现场的临时性楼梯通常采用脚手架管搭设,作业人员通过此种临时楼梯进行上下通行较为缺乏舒适感和安全感,且不满足文明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施工临时便道,提供调节装置,该装置可作为无坡度板面混凝土浇筑作业的临时通道,通过多个施工临时便道单元进行组合,可使其用作有坡度板面混凝土浇筑作业的临时通道,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还可通过施工临时便道受力杆上面的尺寸刻度,实时掌控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该施工临时便道可通过施工临时便道单元之间的互相拼装作为板面间或地面间有高差处通行的临时楼梯使用;每个施工临时便道单元是由四个带有螺丝功能的受力杆和一个承重板组成,并且每个施工临时便道单元各自独立,使用完成之后可以分别进行拆解,收纳简单方便;该施工临时便道材质主要为钢,该材质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磨损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抵抗混凝土及其外界造成的损伤,大大增加了该施工临时便道的重复利用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施工临时便道,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四角处分别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承重板底部前侧连接有一号受力杆,所述一号受力杆顶部设有一号顶杆螺纹,所述承重板后侧连接有二号受力杆,所述二号受力杆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其包括设置在二号受力杆顶部外侧表面且与螺纹连接孔相匹配的二号顶杆螺纹、设置在二号受力杆相对侧表面且位于二号顶杆螺纹下方的一组限位孔、插装在限位孔内的对拉限位器;所述对拉限位器,其包括插装在限位孔内且两端分别贯穿限位孔的对拉螺杆、分别设置在对拉螺杆两端外侧表面的外螺纹、套装在对拉螺杆两端且一侧与限位孔相贴的垫片、分别套装在对拉螺杆两端且与外螺纹相匹配的紧固螺母。较优地,所述一号受力杆和二号受力杆底部均设有防滑塞。较优地,所述一号受力杆和二号受力杆外侧表面均设有刻度线。较优地,所述一号顶杆螺纹长度小于二号顶杆螺纹长度。较优地,所述一号受力杆和二号受力杆均为中空钢管。较优地,所述一号受力杆的外径尺寸和二号受力杆的内径尺寸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该装置可作为无坡度板面混凝土浇筑作业的临时通道,通过多个施工临时便道单元进行组合,可使其用作有坡度板面混凝土浇筑作业的临时通道,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还可通过施工临时便道受力杆上面的尺寸刻度,实时掌控混凝土的浇筑厚度;该施工临时便道可通过施工临时便道单元之间的互相拼装作为板面间或地面间有高差处通行的临时楼梯使用;每个施工临时便道单元是由四个带有螺丝功能的受力杆和一个承重板组成,并且每个施工临时便道单元各自独立,使用完成之后可以分别进行拆解,收纳简单方便;该施工临时便道材质主要为钢,该材质具有强度高、耐腐蚀、耐磨损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抵抗混凝土及其外界造成的损伤,大大增加了该施工临时便道的重复利用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对拉限位器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对拉限位器与二号受力杆连接状态三维剖切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实施例2上人楼梯功能实现方式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实施例2上人楼梯功能多排实现方式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结构实施例3拼装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结构实施例3多排设置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结构实施例3对向设置示意图。1-承重板;2-螺纹连接孔;3-一号受力杆;4-一号顶杆螺纹;5-二号受力杆;6-二号顶杆螺纹;7-限位孔;8-对拉限位器;9-对拉螺杆;10-外螺纹;11-垫片;12-紧固螺母;13-防滑塞;14-刻度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施工临时便道,包括承重板1,所述承重板1四角处分别设有螺纹连接孔2,所述承重板1底部前侧连接有一号受力杆3,所述一号受力杆3顶部设有一号顶杆螺纹4,所述承重板1后侧连接有二号受力杆5,所述二号受力杆5上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其包括设置在二号受力杆5顶部外侧表面且与螺纹连接孔2相匹配的二号顶杆螺纹6、设置在二号受力杆5相对侧表面且位于二号顶杆螺纹6下方的一组限位孔7、插装在限位孔7内的对拉限位器8;所述对拉限位器8,其包括插装在限位孔7内且两端分别贯穿限位孔7的对拉螺杆9、分别设置在对拉螺杆9两端外侧表面的外螺纹10、套装在对拉螺杆9两端且一侧与限位孔7相贴的垫片11、分别套装在对拉螺杆9两端且与外螺纹10相匹配的紧固螺母12。其中,所述一号受力杆3和二号受力杆5底部均设有防滑塞13;所述一号受力杆3和二号受力杆5外侧表面均设有刻度线14;所述一号顶杆螺纹4长度小于二号顶杆螺纹6长度;所述一号受力杆3和二号受力杆5均为中空钢管;所述一号受力杆3的外径尺寸和二号受力杆5的内径尺寸相同。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为:该一种施工临时便道由两个一号受力杆3通过一号杆顶螺纹旋转紧固于承重板1的螺纹连接孔2上,由两个二号受力杆5通过二号杆顶螺纹旋转紧固于承重板1的螺纹连接孔2上,一号受力杆3和二号受力杆5均为中空钢管,其外壁均刻有尺寸刻度,且一号受力杆3的外径与二号受力杆5的内径相等。一号受力杆3和二号受力杆5底部均设有防滑塞13,防滑塞13上端外径与一号受力杆3和二号受力杆5内径相等,防滑塞13直接塞入一号受力杆3和二号受力杆5中。对拉限位器8的对拉螺杆9贯穿二号受力杆5的限位孔7,并通过紧固螺母12与橡胶垫片11实现与二号受力杆5的连接。连接效果如图示4所示。本专利技术方案有如下使用方式:实施例1在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可将此施工临时便道按照一定间距摆放在需要浇筑混凝土的板面上,施工作业人员基于此施工临时便道组成的人行通道在板面上进行活动,避免踩踏板面钢筋,一号受力杆3和二号受力杆5上均刻有刻度线14,在基于此施工临时便道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同时,可实时观察混凝土浇筑厚度情况,便于施工作业人员控制混凝土浇筑量和板厚。实施例2当地面或板面之间存在较大高低差,需要搭设楼梯时,可由多个施工临时便道单元拼装成如图示5所示内容,所述施工临时便道单元如图1所示,多个施工临时便道单元拼装即可实现上人楼梯功能的施工临时便道。以图示5为例,由一号施工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临时便道,包括承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四角处分别设有螺纹连接孔(2),所述承重板(1)底部前侧连接有一号受力杆(3),所述一号受力杆(3)顶部设有一号顶杆螺纹(4),所述承重板(1)后侧连接有二号受力杆(5),所述二号受力杆(5)上设有调节装置;/n所述调节装置,其包括设置在二号受力杆(5)顶部外侧表面且与螺纹连接孔(2)相匹配的二号顶杆螺纹(6)、设置在二号受力杆(5)相对侧表面且位于二号顶杆螺纹(6)下方的一组限位孔(7)、插装在限位孔(7)内的对拉限位器(8);/n所述对拉限位器(8),其包括插装在限位孔(7)内且两端分别贯穿限位孔(7)的对拉螺杆(9)、分别设置在对拉螺杆(9)两端外侧表面的外螺纹(10)、套装在对拉螺杆(9)两端且一侧与限位孔(7)相贴的垫片(11)、分别套装在对拉螺杆(9)两端且与外螺纹(10)相匹配的紧固螺母(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临时便道,包括承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1)四角处分别设有螺纹连接孔(2),所述承重板(1)底部前侧连接有一号受力杆(3),所述一号受力杆(3)顶部设有一号顶杆螺纹(4),所述承重板(1)后侧连接有二号受力杆(5),所述二号受力杆(5)上设有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其包括设置在二号受力杆(5)顶部外侧表面且与螺纹连接孔(2)相匹配的二号顶杆螺纹(6)、设置在二号受力杆(5)相对侧表面且位于二号顶杆螺纹(6)下方的一组限位孔(7)、插装在限位孔(7)内的对拉限位器(8);
所述对拉限位器(8),其包括插装在限位孔(7)内且两端分别贯穿限位孔(7)的对拉螺杆(9)、分别设置在对拉螺杆(9)两端外侧表面的外螺纹(10)、套装在对拉螺杆(9)两端且一侧与限位孔(7)相贴的垫片(11)、分别套装在对拉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野张梦林彭思远王金园
申请(专利权)人:正太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