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制备高潜热纳米智能纤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695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联制备高潜热纳米智能纤维的方法,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环糊精(CD)交联后的溶液作为壳层,以十八烷作为芯层,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高潜热的纳米智能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纤维无毒,焓值高,热稳定性好,而且相较交联前纤维的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分解性能也有了提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制备高潜热纳米智能纤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纤维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交联制备高潜热纳米智能纤维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纤维通过绝热方法避免皮肤温度降低过多,绝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织物的厚度和密度,对湿、冷、热环境不能自主调整,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智能调温纤维是将相变材料与纤维制造技术相结合开发的一种新型功能性纤维,能够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来吸收或释放热量使温度保持恒定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促使人们去开发环保清洁的能源,相变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可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物态变化来释放或储存热量,是很好的节能材料。但在它物态变化时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泄露,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目前,人们常采用织物整理法、微胶囊处理法、中空纤维浸渍法、纺丝法等来固定相变材料。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法通过聚合物将相变材料包封制备出皮芯结构的纤维,这样制备的产物性能稳定还可以直接应用织物上,有很好的潜在应用。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进行同轴静电纺丝时,溶剂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当将它溶解在乙醇中做壳溶液时,制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联制备高潜热纳米智能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室温下搅拌4-5小时得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接着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后在50-55℃下搅拌50-60分钟得到壳层溶液;/n(2)将十八烷在45-50℃下熔融得到芯层溶液;/n(3)控制环境温度为40-45 ℃,将壳层溶液和芯层溶液分别移至10mL注射器的针管中,并将注射器固定于进样器上,将针管与同轴针头连接,同轴针头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包裹着铝箔的接收滚筒与连接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调节接收滚筒与针头的距离,调节壳层溶液和芯层溶液的进样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制备高潜热纳米智能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乙烯醇缩丁醛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室温下搅拌4-5小时得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接着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后在50-55℃下搅拌50-60分钟得到壳层溶液;
(2)将十八烷在45-50℃下熔融得到芯层溶液;
(3)控制环境温度为40-45℃,将壳层溶液和芯层溶液分别移至10mL注射器的针管中,并将注射器固定于进样器上,将针管与同轴针头连接,同轴针头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包裹着铝箔的接收滚筒与连接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调节接收滚筒与针头的距离,调节壳层溶液和芯层溶液的进样速度,提供电压即可在铝箔上收集核壳结构的高潜热纳米智能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王硕硕姚菊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