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68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涉及悬挂架型钢梁技术领域。包括立梁,立梁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型钢主梁本体,型钢主梁本体的表面通过第一螺栓活动设置有拉杆体系定位环,型钢主梁本体的上表面依次活动设置第一立杆定位桩和第二立杆定位桩。该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通过设置型钢主梁本体、拉杆体系定位环、第一立杆定位桩和第二立杆定位桩,在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配合使用下,便于实现拉杆体系定位环、第一立杆定位桩和第二立杆定位桩的拆卸,操作人员现场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装配式组装,操作简便,大大提高悬挂脚手架主梁体系的通用性,同时不降低主梁受力构件的刚度和整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
本技术涉及悬挂架型钢梁
,具体为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项目(尤其是房地产项目)对外墙防水要求越来越高,一旦产生渗漏,后期维护成本极大,且社会影响极大,为现阶段房产项目投诉的主要矛盾点,由于传统型钢悬挑式脚手架施工时需深入结构内,存在外墙渗漏的隐患,经多个项目验证出现渗漏情况极多,因此近几年大力推广型钢悬挂式脚手架。经考察,现阶段市场上悬挂架的型钢主梁体系均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专门定制型钢的长度、立杆定位桩、拉杆体系的定位环等,由于不同项目外立面体系和造型不同,容易造成外架立杆离墙距离、立杆横距、拉杆体系定位点的位置均会改变,现有的悬挂式脚手架型钢主梁均是根据每个项目特点专门定制,尺寸固定,周转性差,更换项目使用,需返厂加工,加大材料成本,该工艺主材均采取工厂化定制加工,尤其是型钢梁的加工,相比传统现场制作成本大大提高,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新工艺的推广,且容易延误工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具备便于实现立杆定位桩和拉杆体系定位环的拆卸,现场可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组装,且确保操作简便,同时不降低主楼的受力性能和整体稳定性等优点,以解决现有的悬挂架型钢梁装置通用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便于实现立杆定位桩和拉杆体系定位环的拆卸,现场可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组装,且确保操作简便,同时不降低主楼的受力性能和整体稳定性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包括立梁,所述立梁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型钢主梁本体,所述型钢主梁本体的表面通过第一螺栓活动设置有拉杆体系定位环,所述型钢主梁本体的上表面依次活动设置第一立杆定位桩和第二立杆定位桩,所述第一立杆定位桩和第二立杆定位桩的表面均通过第二螺栓与型钢主梁本体活动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杆体系定位环的上表面设置有拉块,所述拉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块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拉杆体系定位环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1,所述第一螺纹孔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3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型钢主梁本体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一立杆定位桩和第二立杆定位桩的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二螺栓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立杆定位桩和第二立杆定位桩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拉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型钢主梁本体2的正面开设有安装孔22,且安装孔22的数量为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通过设置型钢主梁本体、拉杆体系定位环、第一立杆定位桩和第二立杆定位桩,在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配合使用下,便于实现拉杆体系定位环、第一立杆定位桩和第二立杆定位桩的拆卸,操作人员现场可以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装配式组装,操作简便,大大提高悬挂脚手架主梁体系的通用性,同时不降低主梁受力构件的刚度和整体的稳定性。2、该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通过将第一立杆定位桩、第二立杆定位桩和拉杆体系定位环进行标准化设计,利于工厂化大批量加工,同时实现机械自动化加工,降低模具的开模成本,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同时施工中部分构件缺失或损坏,可以进行匹配,降低后期维护成本,标准化设计降低生产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从而降低整体悬挂式脚手架的成本,利于该新工艺的推广,从而抛弃传统悬挑式脚手架,解决了外脚手架引起的外墙渗漏隐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梁;2、型钢主梁本体;22、安装孔;21、贯穿孔;3、拉杆体系定位环;31、第一螺纹孔;32、第二螺栓;33、拉块;4、第一立杆定位桩;5、第二立杆定位桩;6、第二螺纹孔;61、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包括立梁1,所述立梁1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型钢主梁本体2,所述型钢主梁本体2的表面通过第一螺栓32活动设置有拉杆体系定位环3,所述型钢主梁本体2的上表面依次活动设置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所述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的表面均通过第二螺栓61与型钢主梁本体2活动设置。具体的,所述拉杆体系定位环3的上表面设置有拉块33,所述拉块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块33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拉杆体系定位环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1,所述第一螺纹孔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3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32。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旋钮第一螺栓32,使得第一螺栓32从第一螺纹孔31中脱离出来,进而实现拉杆体系定位环3从型钢主梁本体2上拆卸下来,拉块33和通孔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具体的,所述型钢主梁本体2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孔21,所述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的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二螺栓61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6,所述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拉杆。本实施方案中,通过旋钮第二螺栓61,使得第二螺栓61从第二螺纹孔6和贯穿孔21脱离出来,进而便于将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从型钢主梁本体2上拆卸下来,拉杆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人员现场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再次进行装配式组装操作。具体的,所述型钢主梁本体2的正面开设有安装孔22,且安装孔22的数量为两个。本实施方案中,安装孔22的设置,便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型钢主梁本体2的长度进行自由加长,方便进行操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根据施工需求,需要对型钢主梁本体2上的拉杆体系定位环3、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进行装配式组装和拆卸操作时,通过旋钮第二螺栓61,使得第二螺栓61从第二螺纹孔6和贯穿孔21脱离出来,进而便于将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从型钢主梁本体2上拆卸下来,操作人员现场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再次进行装配式组装操作,同时通过旋钮第一螺栓32,使得第一螺栓32从第一螺纹孔31中脱离出来,进而便于将拉杆体系定位环3从型钢主梁本体2上拆卸下来,进行操作。综上所述,该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通过设置型钢主梁本体2、拉杆体系定位环3、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在第一螺栓32、第二螺栓6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包括立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1)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型钢主梁本体(2),所述型钢主梁本体(2)的表面通过第一螺栓(32)活动设置有拉杆体系定位环(3),所述型钢主梁本体(2)的上表面依次活动设置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所述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的表面均通过第二螺栓(61)与型钢主梁本体(2)活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包括立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1)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型钢主梁本体(2),所述型钢主梁本体(2)的表面通过第一螺栓(32)活动设置有拉杆体系定位环(3),所述型钢主梁本体(2)的上表面依次活动设置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所述第一立杆定位桩(4)和第二立杆定位桩(5)的表面均通过第二螺栓(61)与型钢主梁本体(2)活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体系定位环(3)的上表面设置有拉块(33),所述拉块(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拉块(33)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组装式悬挂架型钢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体系定位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岳松刘用海程军波徐英杰王富茅鸣鲁晨章展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建工建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