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系统及其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67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氢系统及其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该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包括步骤:检测冷却塔的水槽的水位;若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水槽的下限水位,则将制氢系统的废水产生设备所产生的废水引入水槽;若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水槽的上限水位,则停止将废水引入水槽;其中,冷却塔为制氢系统中的冷却塔。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实现了废水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也避免了水槽内的水位超过上限水位;而且,由于水槽内的水会蒸发,即水槽会消耗水,将废水引入水槽,也减小了水槽所用水的成本,降低了整个制氢系统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氢系统及其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氢气制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制氢系统及其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和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氢能因其来源丰富、使用干净、适应性强、储运方便等优势,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通过制氢系统制备氢气。制氢系统中,通过纯水设备生产纯水供电解槽所需,纯水设备生产的纯水与废水的比例约为1:1,在低温环境下废水所占比例会增大;另外,制氢系统运行时工艺管路也会产生一定量的冷凝水,冷凝水会作为废水排掉。因此,制氢系统中,产生的废水较多,而且废水直接排掉,造成水资源浪费。综上所述,如何处理制氢系统所产生的废水,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和一种制氢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包括步骤:检测冷却塔的水槽的水位;若所述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的下限水位,则将制氢系统的废水产生设备所产生的废水引入所述水槽;若所述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的上限水位,则停止将所述废水引入所述水槽;其中,所述冷却塔为所述制氢系统中的冷却塔。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还包括步骤:检测所述水槽的水位;若所述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的下限水位,则将所述废水引入所述水槽;若所述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的上限水位,则停止将所述废水引入所述水槽。优选地,通过输送装置将所述废水引入所述水槽;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连通所述废水产生设备和所述水槽的输送管道,串接在所述输送管道上且能够使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的控制单元。优选地,将所述废水引入所述水槽的过程中,通过缓冲水箱缓冲所述废水;其中,所述缓冲水箱串接在所述输送管道上,所述缓冲水箱位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上游。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还包括步骤:检测所述缓冲水箱的水位;若所述缓冲水箱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缓冲水箱的上限水位,则停止所述废水进入所述缓冲水箱。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还包括步骤:检测所述缓冲水箱的水位;若所述缓冲水箱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缓冲水箱的上限水位,将所述废水排放掉。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还包括步骤:检测所述水槽的水位;若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且所述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的下限水位,则向所述水槽补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通过检测冷却塔的水槽内的水位,若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水槽的下限水位,则将制氢系统的废水产生设备所产生的废水引入水槽;若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水槽的上限水位,则停止将废水引入水槽,则实现了废水的回收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也避免了水槽内的水位超过上限水位;而且,由于水槽内的水会蒸发,即水槽会消耗水,将废水引入水槽,也减小了水槽所用水的成本,降低了整个制氢系统的成本。基于上述提供的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该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废水产生设备,冷却塔,以及输送装置;其中,所述输送装置连通所述废水产生设备和所述冷却塔的水槽,且能够使所述废水产生设备产生的废水流至所述水槽。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槽的水位;第一控制模块,若所述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的上限水位,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装置关闭以停止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若所述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的下限水位,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装置开启以使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连通所述废水产生设备和所述水槽的输送管道,串接在所述输送管道上且能够使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的控制单元。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串接在所述输送管道上的缓冲水箱,所述缓冲水箱位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上游。优选地,若所述缓冲水箱内的水压不小于驱动水压,所述控制单元为第一阀门;若所述缓冲水箱内的水压小于驱动水压,所述控制单元为输送泵;其中,所述驱动水压为能够使所述缓冲水箱内的废水进入所述水槽的最小水压。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缓冲水箱的水位;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串接在所述输送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缓冲水箱的上游;第二控制模块,若所述缓冲水箱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缓冲水箱的上限水位,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阀门关闭。优选地,所述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废水产生设备连通且能够排放所述废水的废水排放装置。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废水排放装置,所述废水排放装置用于与所述废水产生设备连通且能够排放废水;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缓冲水箱的水位;第三控制模块,若所述缓冲水箱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缓冲水箱的上限水位,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废水排放装置开启以排放所述废水。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水槽连通且能够向所述水槽补水的补水装置。优选地,所述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还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槽的水位;第四控制模块,若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且所述水槽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的下限水位,所述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补水装置开启以向所述水槽补水。基于上述提供的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氢系统,该制氢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检测冷却塔(7)的水槽(8)的水位;/n若所述水槽(8)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8)的下限水位,则将制氢系统的废水产生设备(1)所产生的废水引入所述水槽(8);若所述水槽(8)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8)的上限水位,则停止将所述废水引入所述水槽(8);/n其中,所述冷却塔(7)为所述制氢系统中的冷却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检测冷却塔(7)的水槽(8)的水位;
若所述水槽(8)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8)的下限水位,则将制氢系统的废水产生设备(1)所产生的废水引入所述水槽(8);若所述水槽(8)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8)的上限水位,则停止将所述废水引入所述水槽(8);
其中,所述冷却塔(7)为所述制氢系统中的冷却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输送装置将所述废水引入所述水槽(8);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连通所述废水产生设备(1)和所述水槽(8)的输送管道,串接在所述输送管道上且能够使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8)的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废水引入所述水槽(8)的过程中,通过缓冲水箱(4)缓冲所述废水;
其中,所述缓冲水箱(4)串接在所述输送管道上,所述缓冲水箱(4)位于所述控制单元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检测所述缓冲水箱(4)的水位;
若所述缓冲水箱(4)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缓冲水箱(4)的上限水位,则停止所述废水进入所述缓冲水箱(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检测所述缓冲水箱(4)的水位;
若所述缓冲水箱(4)内的水位达到所述缓冲水箱(4)的上限水位,将所述废水排放掉。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检测所述水槽(8)的水位;
若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8),且所述水槽(8)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8)的下限水位,则向所述水槽(8)补水。


7.一种制氢系统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废水产生设备(1),冷却塔(7),以及输送装置;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连通所述废水产生设备(1)和所述冷却塔(7)的水槽(8),且能够使所述废水产生设备(1)产生的废水流至所述水槽(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液位传感器(9),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9)用于检测所述水槽(8)的水位;
第一控制模块,若所述水槽(8)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8)的上限水位,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装置关闭以停止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8);若所述水槽(8)内的水位达到所述水槽(8)的下限水位,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输送装置开启以使所述废水流至所述水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功张志乐叶志烜任九金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