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屋面架空隔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屋面架空隔热结构。
技术介绍
架空隔热屋盖是利用通风空气间层散热快特点提高建筑物屋面隔热能力。我国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第8.1条规定“架空屋面在南方地区应设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传统的做法是钢筋混凝土屋面上做完防水层后砌筑½或¼砖带,然后,铺放预制混凝土板,此种做法费工费时,施工比较麻烦,隔热架空高度仅为100毫米,不能达到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要求的300mm高度。因此,解决架空隔热屋盖费工费时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屋面架空隔热结构,在屋面上只需按隔热结构的4个支脚位置用1:2的水泥砂浆坐浆,然后可铺放隔热结构,即可形成架空隔热屋盖,便于施工安装且节约材料、降低成本,解决了架空隔热屋盖费工费时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平屋面架空隔热结构,包括外壳和内部支撑结构,所述内部支撑结构是由直径为2.5毫米的钢筋构成,且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屋面架空隔热结构,包括外壳(1)和内部支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撑结构(2)是由直径为2.5毫米的钢筋构成,且内部支撑结构(2)为凳子状,内部支撑结构(2)分为顶板和支脚,所述支脚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顶板的四角下端,所述外壳(1)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外壳(1)完全包裹内部支撑结构(2),所述外壳(1)的左侧支脚位置下端设置有定位块(3),外壳(1)的右侧支脚位置下端设置有定位槽(4),通过将定位块(3)放入定位槽(4)内对相邻的隔热结构进行位置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屋面架空隔热结构,包括外壳(1)和内部支撑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支撑结构(2)是由直径为2.5毫米的钢筋构成,且内部支撑结构(2)为凳子状,内部支撑结构(2)分为顶板和支脚,所述支脚的数量为四个,且分别位于顶板的四角下端,所述外壳(1)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外壳(1)完全包裹内部支撑结构(2),所述外壳(1)的左侧支脚位置下端设置有定位块(3),外壳(1)的右侧支脚位置下端设置有定位槽(4),通过将定位块(3)放入定位槽(4)内对相邻的隔热结构进行位置固定。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汉猷,张永国,夏建国,倪兰,卢忠皓,王赛,唐小卫,陈州,王沐,王安华,袁琦,骆卜荣,刘华,张晓军,戌世桐,吉巍巍,金海建,张海峰,杨立群,徐兴生,张海军,钱小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