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包括:多个钢管桩,其沿浮吊设备的外周间隔设置,任一钢管桩的底端固定在水下混凝土中,钢管桩通过连接件与浮吊设备连接;多个封顶钢板,其与多个钢管桩一一对应,任一封顶钢板固定在对应的钢管桩的顶部并将其内腔封闭,封顶钢板的上表面设有气孔,其连通钢管桩的内腔;多个空压机,其与多个封顶钢板一一对应,任一空压机设置在浮吊设备上并通过连接管与气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钢管桩与抱箍配合将浮吊设备稳定设置在水面上,通过空压机对钢管桩内进行排气、排水或充气、充水,可实现钢管桩的快速拆装,提高了系泊系统稳定性,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上施工锚固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
技术介绍
在港口、桥梁工程水上施工中,常需采用方驳组合浮吊、打桩船、起重船等浮吊设备,这些浮吊设备收到环境因素如风浪流的影响会发生摇晃,导致无法通过浮吊设备进行稳定施工,从而影响施工质量。为避免浮吊在风浪流作用下发生偏位等问题,往往会采用系泊系统对浮吊设备进行锚固。常见的系泊系统是采用锚链或钢丝绳连接锚和船舶,锚链的一端深入土壤时将提供较大的拉力,同时另一端作用于船舶上可防止船舶发生偏位。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这种锚链或钢丝绳一般为柔性结构,虽然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较大的偏位,但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很难避免船舶发生横摇、纵摇等摇晃,从而影响施工作业精度和效率。近年来在海上施工中,引入了海洋工程的自升式平台,即通过支腿将平台主体通过提升抬高于水面,从而避免施工平台受到波浪影响发生晃动,实现高精度作业,但这种自升式平台较为昂贵,而且顶升时间较长。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研究一种浮吊系泊系统,在保证施工精度的条件下,提高作业效率并控制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通过钢管桩与抱箍配合将浮吊设备稳定设置在水面上,通过空压机对钢管桩内进行排气、排水或充气、充水,可实现钢管桩的快速拆装,提高了系泊系统稳定性,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施工。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包括:多个钢管桩,其沿浮吊设备的外周间隔设置,任一钢管桩的底端固定在水下混凝土中,所述钢管桩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浮吊设备连接;多个封顶钢板,其与所述多个钢管桩一一对应,任一封顶钢板固定在对应的钢管桩的顶部并将其内腔封闭,所述封顶钢板的上表面设有气孔,其连通所述钢管桩的内腔;多个空压机,其与所述多个封顶钢板一一对应,任一空压机设置在浮吊设备上并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气孔连通。优选的是,所述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所述多个钢管桩为四个钢管桩,其两两分布在所述浮吊设备与水流方向对应的两侧,任意一侧的两个钢管桩分别位于所述浮吊设备的两端。优选的是,所述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抱箍,其为环状结构,所述连接抱箍外套在所述钢管桩的上部,并通过螺栓与所述浮吊设备的顶部连接。优选的是,所述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孔连接处的直径等于所述气孔的直径,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空压机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管靠近所述气孔一端的直径。优选的是,所述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还包括多组限位板,其与所述多个钢管桩一一对应,任一组限位板包括至少四个限位板,其沿对应钢管桩的外周间隔设置在所述钢管桩的下部,任一限位板为倒L形结构,其水平部的一端与竖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钢管桩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竖直部的底端与所述钢管桩的底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优选的是,所述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还包括多个桩靴,其与所述多个钢管桩一一对应,任一桩靴设置在对应的钢管桩的底部。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定位桩式的系统,能有效减少恶劣海况下船舶的摇晃运动,特别能适应海洋环境中潮差的变化,不会发生潮差下船舶走锚而影响定位等问题,增加了在船舶等浮吊设备上能够进行有效施工作业的时间,提高施工精度和工程质量;2、在系泊系统中将吸力桩作为水下基础对浮吊设备进行定位和固定,能快速实现定位桩施沉,避免系泊系统中抛锚、绞锚等耗费时间;同时,整体系泊系统的结构简单,能利用现场已有的钢管桩进行系统安装,加工速度快、成本低;3、通过可拆卸的吸力桩系泊系统,使本技术可普遍应用于各类近海浮吊中,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能提供良好的施工窗口期,同时避免了常规抛锚方法中,抛锚长度对航道和施工的干扰,特别能适应于海上施工范围受限的区域。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的立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包括:多个钢管桩2,其沿浮吊设备1的外周间隔设置,任一钢管桩2的底端固定在水下混凝土中,所述钢管桩2通过连接件4与所述浮吊设备1连接;多个封顶钢板3,其与所述多个钢管桩2一一对应,任一封顶钢板3固定在对应的钢管桩2的顶部并将其内腔封闭,所述封顶钢板3的上表面设有气孔5,其连通所述钢管桩2的内腔;多个空压机7,其与所述多个封顶钢板3一一对应,任一空压机7设置在浮吊设备1上并通过连接管6与所述气孔5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吊设备优选为船舶,所述多个钢管桩2为至少四个钢管桩,其分别设置在船舶的首尾方位上,并通过连接件4与船舶固定连接。钢管桩的位置需根据设定好的船舶位置进行设计,以起到对船舶位置进行有效定位的功能。空压机7与对应的钢管桩2配合形成吸力桩系统,当空压机吸气时,在钢管桩内部形成负压,有利于钢管桩作为桩基下沉以达到合适的安装深度,保证钢管桩作为基础结构和定位结构的稳定性;当空压机排气时,对中空的钢管桩内部加压,方便使用起重设备8将钢管桩2从水下拔出。由于本技术计划应用的施工海域一般表层为黏土,使用上述吸力桩系统的模式能够更好的适应此类地质下的桩基插拔,使钢管桩更加容易安装和拆卸,提高桩基结构施工的效率并保证钢管桩的安装质量和稳定性。本技术中,使用多个钢管桩作为定位装置,钢管桩能够稳定固定在水下,为浮吊设备提供良好的定位支撑,实现工程船舶如同浮式码头一般的定位效果,保证了浮吊设备施工的稳定性,防止浮吊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晃动,提高了使用浮吊设备进行施工时的施工质量。同时,在浮吊设备上增设空压机,使其与钢管桩配合形成吸力桩系统,吸力桩系统通过对钢管桩抽气可快速实现钢管桩在水下混凝土中下沉,避免使用大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钢管桩,其沿浮吊设备的外周间隔设置,任一钢管桩的底端固定在水下混凝土中,所述钢管桩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浮吊设备连接;/n多个封顶钢板,其与所述多个钢管桩一一对应,任一封顶钢板固定在对应的钢管桩的顶部并将其内腔封闭,所述封顶钢板的上表面设有气孔,其连通所述钢管桩的内腔;/n多个空压机,其与所述多个封顶钢板一一对应,任一空压机设置在浮吊设备上并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气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钢管桩,其沿浮吊设备的外周间隔设置,任一钢管桩的底端固定在水下混凝土中,所述钢管桩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浮吊设备连接;
多个封顶钢板,其与所述多个钢管桩一一对应,任一封顶钢板固定在对应的钢管桩的顶部并将其内腔封闭,所述封顶钢板的上表面设有气孔,其连通所述钢管桩的内腔;
多个空压机,其与所述多个封顶钢板一一对应,任一空压机设置在浮吊设备上并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气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钢管桩为四个钢管桩,其两两分布在所述浮吊设备与水流方向对应的两侧,任意一侧的两个钢管桩分别位于所述浮吊设备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吊高精度定位的可拆卸吸力桩系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抱箍,其为环状结构,所述连接抱箍外套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桂林,冯先导,骆钊,林红星,陈进,万猛,张磊,沈立龙,肖苡辀,赵东梁,黄睿奕,刘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