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58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槽体、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槽体包括两个斜板和两个底板,两个所述斜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分别与两个所述斜板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条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条上套设有固定桩,两个所述固定桩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受力块,两个所述斜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其便于减少槽内泥沙等造成的堵塞,增强排水效果,提高实用性,并且便于增强急流槽的稳定性,减少急流槽被冲毁的几率,使用的可靠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急流槽是一种设置在坡度较陡的陡坡或深沟地段的一种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急流槽的坡度通常大于临界坡度,起到了在距离短、水面落差大的情况下引导水流的作用,急流槽在水利工程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专利号为CN201821697669.0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槽体、连接孔、磁性条、提口、分流肋条和防溅挡板,所述槽体整体为一体化浇筑制成,且构成一个“凹”型,在组装完后配合铰链来让挡板主体盖在槽体顶部上,然后握住扣板并向提口处施力,让弹簧伸展从容纳盒内排出,同时将扣板勾住提口来进行固定,其在使用时能有效起到防护作用,能够阻隔水流向外溅的情况,从而保护斜坡的完整性。然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中仍存在以下缺陷:其使用时槽内较易因较大体积的泥沙造成堵塞,排水效果较差,实用性较低,并且水流冲击过大时,急流槽容易被冲毁,使用的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槽体包括两个斜板(1)和两个底板(2),两个所述斜板(1)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条(3),两个所述连接条(3)分别与两个所述斜板(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条(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4),两个所述滑动块(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连接条(3)上套设有固定桩(6),两个所述固定桩(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受力块(7),两个所述斜板(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8),两个所述底板(2)与两个所述挡板(8)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卡环(9)和卡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急流槽,包括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槽体包括两个斜板(1)和两个底板(2),两个所述斜板(1)分别与两个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连接条(3),两个所述连接条(3)分别与两个所述斜板(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条(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4),两个所述滑动块(4)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连接条(3)上套设有固定桩(6),两个所述固定桩(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受力块(7),两个所述斜板(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8),两个所述底板(2)与两个所述挡板(8)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组卡环(9)和卡条(10),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组移动杆(11)和连接带(12),多组所述移动杆(1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个底板(2)固定连接,多组所述移动杆(1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套装有套杆(13),所述连接带(12)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个底板(2)固定连接,连接带(12)位于多组套杆(13)和多组移动杆(11)的上方,两个所述底板(2)的顶端均开设有凹槽(14)。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董觅包娟项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兄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