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抗菌面料及服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51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纬线包括抗菌丝和导电丝,所述抗菌丝为20D~40D的锌离子抗菌丝;所述导电丝为19D~22D的石墨导电裸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静电抗菌面料,采用锌离子抗菌丝与导电丝配合织成面料,能够达到同时具有防静电和抗菌的目的,且抗菌效果长;导电丝外部不包裹其他的材质,导电效果更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轻薄面料没有抗静电的效果进而降低了抗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静电抗菌面料及服装
本技术属于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以及采用该防静电抗菌面料制备得到的服装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穿着的舒适性、防护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服装面料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展现视觉、触觉的美,还应包涵各种实用功能性等。纺织品在人体穿着过程中会产生汗液、皮脂及其他分泌物,同时皮肤也会被环境中的污物所污染,纺织品在病菌繁殖和传递过程中成为一个重要媒介,所以面料的抗菌性能很重要。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CN201120472618.X,名称为一种抗菌涂层面料的技术专利公开的面料包括布料层,布料层内填充有纳米银(纳米级的银粉),布料层表面设有透气涂层。但是抗菌涂层面料比较厚重,透气性差,严重影响消费者的穿着体验,且银离子较为活泼,易析出,导致抗菌效果持久性差。另一方面,面料需要具有一定的防静电性能以防止静电对抗菌面料带来的影响,如静电容易吸附灰尘等杂物,影响抗菌效果等,并带来更好的穿着体验。所以亟需一种能够同时抵抗细菌以及具有防静电能力的纺织品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时具有防静电以及抗菌性能的面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所述纬线包括抗菌丝和导电丝,所述抗菌丝为20D~40D的锌离子抗菌丝;所述导电丝为19D~22D的石墨导电裸丝。采用锌离子抗菌丝而非传统的纳米银抗菌丝,原因在于纳米银相对于锌离子更加活泼,更加容易析出,相对更加容易失效。采用锌离子抗菌丝与导电丝配合织成面料,能够达到同时具有防静电和抗菌的目的,且抗菌效果长。石墨导电裸丝为该导电丝中添加有石墨以起到导电作用,传统的导电丝外包裹有纱线,适用于冬季的厚重面料,本申请中裸丝的定义为该导电丝外部不包裹其他的材质,导电效果更好,适用于轻薄的面料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轻薄面料没有抗静电的效果进而降低了抗菌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抗菌丝和导电丝的投纬比为30~35:1。通过设置投纬比,平衡面料的成本与导电和抗菌效果。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防静电抗菌面料每平方英寸的的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数量之和为370~400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经线为20D/24F的锦纶丝;所述抗菌丝和导电丝的基材为锦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防静电抗菌面料的质量为35g/m2-50g/m2。通过设置经线、纬线的材质规格以及控制面料每平方英寸经线和纬线的数量进而控制面料的质量,达到轻薄的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防静电抗菌面料的电荷面密度大于或等于5μC/m2,所述防静电抗菌面料的点对点电阻小于或等于106Ω。根据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防静电抗菌面料中所述抗菌丝的质量含量为48%~60%;所述导电丝的质量含量为1.3%~2%。本技术的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防静电抗菌面料制备得到的服装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技术的防静电抗菌面料,采用锌离子抗菌丝与导电丝配合织成面料,能够达到同时具有防静电和抗菌的目的,且抗菌效果长;导电丝外部不包裹其他的材质,导电效果更好,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轻薄面料没有抗静电的效果进而降低了抗菌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防静电抗菌面料的示意图;其中:经线-1,抗菌丝-2,导电丝-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防静电抗菌面料,由经线1和纬线交织而成,经线1和纬线均为锦纶丝,其中经线1为20D/24F的锦纶丝;纬线包括抗菌丝2和导电丝3两种。抗菌丝2为20D~40D的锌离子抗菌丝2。采用锌离子抗菌丝2而非传统的纳米银抗菌丝2,原因在于纳米银相对于锌离子更加活泼,更加容易析出,相对更加容易失效。采用锌离子抗菌丝2与导电丝3配合织成面料,能够达到同时具有防静电和抗菌的目的,且抗菌效果长。导电丝3为19D~22D的石墨导电裸丝。石墨导电裸丝为该导电丝3中添加有石墨以起到导电作用,传统的导电丝3外包裹有纱线,形成粗线,适用于冬季的厚重面料,本申请中裸丝的定义为该导电丝3外部不包裹其他的材质,导电效果更好,适用于轻薄的面料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轻薄面料没有抗静电的效果进而降低了抗菌的效果。导电丝3太密集,抗静电效果好,但是成本高,导电丝3太稀疏,抗静电效果差,通过设置投纬比,平衡面料的成本与导电和抗菌效果。本实施例中抗菌丝2和导电丝3的投纬比为35:1。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抗菌丝2和导电丝3的投纬比为30~35:1,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抗菌和防静电效果,且可以控制成本。将抗菌丝2和导电丝3的投纬比设置为30~35:1,且导电丝3为添加有石墨材质,呈黑色,可以达到一个横条的效果,横条的宽度是0.4~0.6cm,即相邻两根导电丝3之间的间距为0.4~0.6cm。防静电抗菌面料每平方英寸的的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数量之和为370~400根;防静电抗菌面料的质量为35g/m2-50g/m2。通过设置经线1、纬线的材质规格以及控制面料每平方英寸经线1和纬线的数量进而控制面料的质量,达到轻薄的目的。本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防静电抗菌面料中抗菌丝2的质量含量为48%~60%;导电丝3的质量含量为1.3%~2%。防静电抗菌面料的电荷面密度大于或等于5μC/m2,防静电抗菌面料的点对点电阻小于或等于106Ω,具有很好的抗静电效果。本实施例还提供了采用如上的防静电抗菌面料制备得到的服装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内衣、外套如皮肤风衣等。面料的制备和服装产品的制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制备中,整经卷取张力11%-13%,压辊压力1-2kg/cm2,整经速度250-350m/min,由于纱线细,密度高,织造时容易毛丝,断经,因此浆纱时上浆率保持在11%-13%,调浆浓度13%-17%,烘房张力4-7g/根,并轴送出张力10-12kg,织轴卷取张力80-90kg,车速50-60m/min。本实施例的抗菌丝2中锌离子含量在0.5‰~1‰。最终制备得到的面料对于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超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包括抗菌丝和导电丝,所述抗菌丝为20D~40D的锌离子抗菌丝;所述导电丝为19D~22D的石墨导电裸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抗菌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线包括抗菌丝和导电丝,所述抗菌丝为20D~40D的锌离子抗菌丝;所述导电丝为19D~22D的石墨导电裸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丝和导电丝的投纬比为30~3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抗菌面料每平方英寸的经向纱线和纬向纱线的数量之和为370~400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尹梁伟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