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酸化后的恢复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生物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厌氧生物反应器酸化后的恢复调控方案。
技术介绍
影响厌氧生物反应器处理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pH值、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盐度等。其中,pH值是废水厌氧处理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厌氧反应体系中,水解菌和产酸菌对pH有较好的适应性,大多数这类细菌可以在pH为5.0~8.5范围内生长良好。但是,产甲烷菌对pH较为敏感,其适宜生长的pH范围在6.5~7.8。不当的操作条件会对产甲烷菌造成不利影响,破坏产酸与产甲烷的平衡,导致脂肪酸的积累,进而导致反应器的酸化。在实际操作运行中,导致酸化现象的具体原因包括毒性物质(氯酚类、重金属等)、负荷过高、低温等环境条件冲击等。反应器酸化会带来甲烷产量下降、反应器处理效果变差等不利影响。目前,对厌氧反应器酸化的恢复方法主要包括添加零价铁、添加碱性试剂等。添加零价铁的恢复原理在于降低氧化还原电位,为与VFA降解相关的微生物代谢及酶活性提供更为适宜的环境,进而缓冲有机酸的积累。但该方法无法从根本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厌氧反应器酸化后系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分析厌氧反应器酸化后废水性质,包括进水碱度、pH、进水水质成分、进出水COD浓度、COD去除率及氨氮浓度,根据水质控制进水COD浓度;/nS2,基于反硝化对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反应器酸化后系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析厌氧反应器酸化后废水性质,包括进水碱度、pH、进水水质成分、进出水COD浓度、COD去除率及氨氮浓度,根据水质控制进水COD浓度;
S2,基于反硝化对H+消耗及碱度增加情况,设计添加外源硝酸盐浓度,利用硝酸盐与厌氧体系中挥发性脂肪酸发生反硝化反应,消耗系统中H+和挥发性脂肪酸,同时产生碱度;
S3,进行修复培养,控制厌氧反应器系统的碱度,充分搅拌,使溶解态气体快速释放,分析厌氧反应pH、碱度、反应器处理效果及产甲烷菌组成恢复特征;
S4,基于pH及碱度回升、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丰度增加情况,逐步降低进水硝酸盐添加量,系统恢复稳定后不再添加硝酸盐,实现反应器正常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反应器酸化后系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设计添加外源硝酸盐浓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在步骤S2中,以硝酸盐添加浓度不同设置各组,步骤S3中收集产生的全部气体,统计甲烷含量占气体总量最高的组别,将其浓度作为步骤S2中外源硝酸盐添加浓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厌氧反应器酸化后系统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取反应器泥样,对脱氢酶及辅酶F420的酶活性进行分析,同时测定脱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丽丽,双娅楠,张龙,任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