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日山专利>正文

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44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属于油污吸附领域,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通过本吸附浮球的设置,在将本吸附浮球投入到污水表面时,导水棒将水运输至内气胀球内部,使内气胀球内水触溢气粉产生气体,使内气胀球朝向双向外延孔口部的部分膨胀,推动外延吸油棒逐渐向外移动,外延吸油棒在朝向外移动时,压缩的部分逐渐膨胀,从而对油污存在吸力作用,使油污快速向外延吸油棒周围聚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油污缓慢被吸附的过程,显著加快对油污的吸附速度,从而显著提高污水中油污的分离效率,同时,外延吸油棒在从轻质浮球瓣内被推出后,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使对于污水表面油污的吸附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污吸附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
技术介绍
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分为这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废水:来自制造采矿和工业生产活动的污水,包括来自与工业或者商业储藏、加工的径流活渗沥液,以及其它不是生活污水的废水。第二类是生活污水:来自住宅、写字楼、机关或相类似的污水;卫生污水;下水道污水,包括下水道系统中生活污水中混合的工业废水。垃圾、各种大气颗粒物沉降等,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形式进入水体环境所造成。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潜伏性、累积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研究和防控的难度大。污水中通常含有油污,由于水油分层,且油污漂浮在水面上的性质,现有技术通常将吸附材料浮在水面上进行油污的吸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吸附材料,通常是漂浮在水面上,油污进入到吸附材料是一个缓慢过程,吸附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包括两个相互卡接的轻质浮球瓣(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轻质浮球瓣(1)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内气胀球(5),所述内气胀球(5)内部填充有水触溢气粉,所述轻质浮球瓣(1)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双向外延孔(2),所述双向外延孔(2)内放置有外延吸油棒(3),所述外延吸油棒(3)一端延伸至双向外延孔(2)外侧,所述外延吸油棒(3)另一端贯穿双向外延孔(2)并与内气胀球(5)相接触,所述内气胀球(5)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外延吸油棒(3)对应的定位片(6),所述定位片(6)与外延吸油棒(3)相互匹配,所述轻质浮球瓣(1)内部固定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水棒(4),所述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包括两个相互卡接的轻质浮球瓣(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轻质浮球瓣(1)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内气胀球(5),所述内气胀球(5)内部填充有水触溢气粉,所述轻质浮球瓣(1)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双向外延孔(2),所述双向外延孔(2)内放置有外延吸油棒(3),所述外延吸油棒(3)一端延伸至双向外延孔(2)外侧,所述外延吸油棒(3)另一端贯穿双向外延孔(2)并与内气胀球(5)相接触,所述内气胀球(5)内部固定连接有多个与外延吸油棒(3)对应的定位片(6),所述定位片(6)与外延吸油棒(3)相互匹配,所述轻质浮球瓣(1)内部固定镶嵌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水棒(4),所述导水棒(4)一端延伸至轻质浮球瓣(1)外侧,所述导水棒(4)另一端固定延伸至内气胀球(5)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触溢气粉在内气胀球(5)内填充度为30-50%,且水触溢气粉为水溶性充气粉末制成,优选泡腾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外延孔(2)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推孔(21)、限位孔(22)和容棒孔(23),且三者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胀伸展式水面油污吸附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吸油棒(3)包括推动头(31)、固定连接在推动头(31)远离内气胀球(5)一端的外延杆(32)以及包裹在外延杆(32)端部的压缩吸油棒(33),所述压缩吸油棒(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日山
申请(专利权)人:刘日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