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41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杀菌釜本体1;杀菌釜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2;杀菌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液出口3;冷却液进液口2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管4;冷却液出液口5上设置有冷却液出液管6;冷却液出液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9;所述冷却水循环管9的末端与冷却液进液管4连通设置;冷却水循环管9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操作,安全无污染,降低了水资源消耗率,杀菌釜预冷平均每锅用水6吨,实施半年累计节约1000吨,降低了生产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生产
,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屠宰加工是高耗水行业,如何节约用水是控制能源成本的关键。为扩大循环用水范围,节约用水成本,减少污水排放,可以对屠宰加工过程中较为洁净的杀菌釜冷却用水进行回收循环处理,还可以简单处理后运用到对于水质要求不高的生产加工环节;在整个水循环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水排放,同时要保证排放的水要达到排放标准。原熟食车间杀菌釜冷却系统用水,在杀菌后冷却水直接排放,但水质较好,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杀菌釜本体1;杀菌釜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2;杀菌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口3;冷却液进液口2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管4;冷却液出液口5上设置有冷却液出液管6;冷却液出液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9;所述冷却水循环管9的末端与冷却液进液管4连通设置;冷却水循环管9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0。冷却液出液管6的末端连接设置有晾晒池11;晾晒池11内设置有晾晒液出液管12;晾晒液出液管12的末端连通设置有过滤箱13;所述过滤箱13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4和第二过滤网15;过滤箱13上设置有过滤液出液管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网14设置为不锈钢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15设置为活性炭滤网17。进一步的,晾晒液出液管12上设置有输送泵18。进一步的,冷却水循环管9上设置有冷却箱19;冷却箱19内设置有冷却液20;所述冷却水循环管9贯穿经过冷却箱19设置;所述第三阀门10设置冷却箱19的外部。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循环管9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1。进一步的,冷却液进液管4上设置有搅拌缓冲罐22;所述搅拌缓冲罐22内部设置有搅拌桨2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7;搅拌缓冲罐22与杀菌釜本体1之间的冷却液进液管4上设置有第四阀门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杀菌釜冷却用水进行了冷却降温循环利用、除氯净化循环利用两种处理方式,一方面将单次使用的冷却水经过降温再次进行冷却作业,节约了水资源;另一方面将含氯的冷却水进行过滤净化,吸附掉水中的有害物质,将这部分水资源用于浇灌或清洗猪舍。本技术便于操作,安全无污染,降低了水资源消耗率,杀菌釜预冷平均每锅用水6吨,实施半年累计节约1000吨,降低了生产出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杀菌釜本体1;冷却液进液口2;冷却液出液口3;冷却液进液管4;第四阀门5;冷却液出液管6;第一阀门7;第二阀门8;冷却水循环管9;第三阀门10;晾晒池11;晾晒液出液管12;过滤箱13;第一过滤网14;第二过滤网15;过滤液出液管16;第二温度传感器17;输送泵18;冷却箱19;冷却液20;第一温度传感器21;搅拌缓冲罐22;搅拌桨2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所示:实施例1: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杀菌釜本体1;杀菌釜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2;杀菌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口3;冷却液进液口2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管4;冷却液出液口5上设置有冷却液出液管6;冷却液出液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9;所述冷却水循环管9的末端与冷却液进液管4连通设置;冷却水循环管9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0。冷却液出液管6的末端连接设置有晾晒池11;晾晒池11内设置有晾晒液出液管12;晾晒液出液管12的末端连通设置有过滤箱13;所述过滤箱13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4和第二过滤网15;过滤箱13上设置有过滤液出液管16。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过滤网14设置为不锈钢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15设置为活性炭滤网。实施例3:在实施例1-2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晾晒液出液管12上设置有输送泵18。实施例4: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冷却水循环管9上设置有冷却箱19;冷却箱19内设置有冷却液20;所述冷却水循环管9贯穿经过冷却箱19设置;所述第三阀门10设置冷却箱19的外部。实施例5: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所述冷却水循环管9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1。实施例6: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冷却液进液管4上设置有搅拌缓冲罐22;所述搅拌缓冲罐22内部设置有搅拌桨2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7;搅拌缓冲罐22与杀菌釜本体1之间的冷却液进液管4上设置有第四阀门5。本技术的操作流程为:冷却水用水由冷却液进液口2进入到杀菌釜本体1中,冷却结束后,由冷却液出液口3排出;第一次排出后的水仍可以循环利用,通过冷却水循环管9再次进入杀菌釜本体1中,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冷却水循环管9降温;循环使用若干次后,进入晾晒池11进行晾晒,然后再进入过滤箱13中进一步除氯净化,经过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厂区绿化或者厂区清洗;另外,本技术在冷却液进液管4设置了搅拌缓冲罐22,以便将一次冷却水和循环冷却水混匀,保证温度的均匀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杀菌釜本体(1);杀菌釜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2);杀菌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口(3);冷却液进液口(2)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管(4);冷却液出液口(3)上设置有冷却液出液管(6);/n冷却液出液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9);所述冷却水循环管(9)的末端与冷却液进液管(4)连通设置;冷却水循环管(9)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0);/n冷却液出液管(6)的末端连接设置有晾晒池(11);晾晒池(11)内设置有晾晒液出液管(12);晾晒液出液管(12)的末端连通设置有过滤箱(13);所述过滤箱(13)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4)和第二过滤网(15);过滤箱(13)上设置有过滤液出液管(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杀菌釜本体(1);杀菌釜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液进液口(2);杀菌釜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液出液口(3);冷却液进液口(2)上设置有冷却液进液管(4);冷却液出液口(3)上设置有冷却液出液管(6);
冷却液出液管(6)上设置有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第一阀门(7)和第二阀门(8)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管(9);所述冷却水循环管(9)的末端与冷却液进液管(4)连通设置;冷却水循环管(9)上设置有第三阀门(10);
冷却液出液管(6)的末端连接设置有晾晒池(11);晾晒池(11)内设置有晾晒液出液管(12);晾晒液出液管(12)的末端连通设置有过滤箱(13);所述过滤箱(13)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4)和第二过滤网(15);过滤箱(13)上设置有过滤液出液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杀菌釜冷却用水的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4)设置为不锈钢过滤网;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文韬王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正大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