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36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多个分类垃圾桶;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竖直设置在地面以下,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上端分别连通至多个分类垃圾桶的下端;多个运输通道水平延伸设置在地面以下,多个运输通道的一端连通至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下端,多个运输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垃圾分类压缩站;多个轨道车可移动的设置在多个运输通道内;多个暂存仓设置在多个运输通道的一端;控制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能够对分类投放的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并压缩打包处理,不需要人工对垃圾进行定时定点的零散回收,不仅提高垃圾清运效率,有效避免垃圾堆放,清洁美化城市社区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类
,特别涉及一种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已经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始实施,目前国内常见的垃圾分类如下: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早期的多层楼房中往往会制作收集垃圾的通道,但是由于通道的建设较为麻烦,后期使用时,噪音大,安全隐患大,因此没有被继续沿用;但是没有垃圾收集通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住户往往需要专门为扔一次垃圾而长途跋涉一次;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将垃圾堆放于楼道,由环卫工人定时上门收集,这样不仅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而且容易造成楼道里经常堆满垃圾,对整个居住环境的带来污染,如此一来,更谈不上垃圾的分类投放。此外,由于我国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以及人们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大部分人都不会去注意垃圾的属性区别而随便扔,即便垃圾桶周围设置了垃圾分类指南,大部分人还是不会注意将垃圾分类投放,因此,直接降低了垃圾的清运效率和可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能够对分类投放的垃圾进行统一回收,并压缩打包处理,不需要人工对垃圾进行定时定点的零散回收,不仅提高垃圾清运效率,有效避免垃圾堆放,避免产生异味,清洁美化城市社区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包括:多个分类垃圾桶,其设置在地面上,多个分类垃圾桶的前端设置可启闭的多个垃圾投入口Ⅰ;多个垃圾投入通道,其竖直设置在地面以下,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上端分别连通至多个分类垃圾桶的下端;多个运输通道,其水平延伸设置在地面以下,多个运输通道的一端连通至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下端,多个运输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垃圾分类压缩站;多个轨道车,其可移动的设置在多个运输通道内;多个暂存仓,其设置在多个运输通道的一端,且多个暂存仓的上端的垃圾投入口Ⅱ正对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下端的开口设置,且多个暂存仓的前端与多个轨道车的尾端可拆卸的衔接设置;多个伸缩杆,其可伸缩的轴向设置在多个暂存仓内,且多个伸缩杆自多个暂存仓的尾端向其前端伸长或反向收缩,多个伸缩杆的前端可经衔接设置的多个暂存仓的前端延伸至多个轨道车内;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Ⅰ,其设置在多个暂存仓的内仓;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Ⅱ,其设置在多个轨道车的内仓;多个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多个暂存仓与多个轨道车的衔接处;控制中心,其内预存储有多个轨道车的容量阈值Ⅰ、多个暂存仓的容量阈值Ⅱ和压力阈值;控制中心用于实时获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Ⅰ的检测值Ⅰ和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若检测值Ⅰ大于等于容量阈值Ⅰ,且压力检测值大于压力阈值,则控制中心控制多个伸缩杆伸缩动作至少一次;控制中心还用于实时获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Ⅱ的检测值Ⅱ,若检测值Ⅱ大于等于容量阈值Ⅱ,则控制中心控制多个轨道车移动至垃圾分类压缩站清空垃圾,之后,多个轨道车经多个运输通道原路返回,并与多个暂存仓可拆卸的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输送管,其并排设置在楼体内,多个输送管下端延伸至地面以下;多个垃圾投入口Ⅲ,其设置在楼体的内侧墙壁上,且多个垃圾投入口Ⅲ分别可启闭的连通至多个输送管上;多个输送管的下端对应连通至同种类垃圾的多个垃圾投入通道。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人脸识别组件,其设置在多个垃圾投入口Ⅰ和多个垃圾投入口Ⅲ处;多个称重组件,其分别设置在多个垃圾投入口Ⅰ和多个垃圾投入口Ⅲ的内侧;移动终端,其与控制中心通讯连接,移动终端用于实时采集人脸图像信息Ⅰ及实名认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中心;其中,控制中心还用于实时获取并存储移动终端向其发送的人脸图像信息Ⅰ及实名认证信息;控制中心还与多个人脸识别组件和多个称重组件通讯连接,控制中心用于实时获取多个称重组件的称重检测值,若多个称重检测值大于0.5千克,则启动与多个称重组件对应设置的多个人脸识别组件采集人脸图像信息Ⅱ,并将人脸图像信息Ⅱ与人脸图像信息Ⅰ进行匹配计算,若人脸图像信息Ⅱ与人脸图像信息Ⅰ匹配成功,则将对应的称重检测值与对应的实名认证信息进行打包存储,同时将称重检测值及对应称重检测值的积分反馈发送至对应的移动终端。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定位芯片Ⅰ,其对应设置在多个人脸识别组件内;多个定位芯片Ⅱ,其对应设置在多个称重组件内;多个定位芯片Ⅰ和多个定位芯片Ⅱ与控制中心通讯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用于实时多个定位芯片Ⅰ的定位坐标Ⅰ和多个定位芯片Ⅱ的定位坐标Ⅱ,若多个称重检测值大于0.5千克,则计算定位坐标Ⅰ和定位坐标Ⅱ的直线距离最短的多个定位芯片Ⅰ和多个定位芯片Ⅱ,以确定多个称重组件与多个人脸识别组件的一一对应关系。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电子锁,其设置在多个垃圾投入口Ⅰ和多个垃圾投入口Ⅲ处;多个开锁按钮,其设置在多个垃圾投入口Ⅰ和多个垃圾投入口Ⅲ的一侧,多个电子锁与多个开锁按钮通讯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垃圾进口,其分别开设在多个轨道车的尾端;多个尾端门,其分别枢接设置在垃圾进口处;垃圾出口,其分别设置在多个暂存仓的前端,且多个暂存仓的前端可拆卸的对应插入多个垃圾进口内时,多个尾端门朝向多个轨道车的内仓旋转打开。优选的是,还包括:多对滑槽,其分别设置在多个暂存仓的仓内的顶壁上,且任一对滑槽同轴延伸设置在于其相邻的垃圾输送通道的下端的开口的两侧;多个支撑板,其分别轴向延伸设置在多个伸缩杆的上端面上,且多个支撑板的上边沿分别滑动嵌入所述多对滑槽内;多个盖体,其可旋转启闭的枢接设置在多个垃圾输送通道的下端,且多个伸缩杆收缩至最短时,多个盖体相对于枢接点旋转打开并垂挂在多个暂存仓内,多个伸缩杆伸长时,多个支撑板支撑抵顶多个盖体旋转至水平并关闭。优选的是,垃圾投入口Ⅰ内侧的任一称重组件还包括:称重台Ⅰ,其可旋转的水平设置在任一垃圾桶内;枢转轴Ⅰ,其设置在倾斜槽的中部,且枢转轴驱动称重台Ⅲ朝向其对应的垃圾桶的内仓旋转的角度小于60°;垃圾投入口Ⅲ内侧的任一称重组件还包括:称重台Ⅲ,其可旋转的水平设置在垃圾输送通道与垃圾投入口Ⅲ之间;枢转轴Ⅲ,其固定设置在称重台Ⅲ的中部,且枢转轴驱动称重台Ⅲ朝向其对应的垃圾输送通道旋转的角度小于60°。优选的是,还包括:多个前端门,其开设在多个垃圾轨道车的前端;多个真空管,其设置在垃圾压缩站,多个真空管的前端可拆卸的套设在多个垃圾轨道车的前端时,多个前端门朝向多个真空管方向开启。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设置多个分类垃圾桶、多个垃圾投入通道、多个运输通道、多个暂存仓及多个轨道车的目的在于,将不同的垃圾进行分类输送,进而从源头上就将垃圾进行粗分类处理,大幅度减少垃圾站的分类处理作业量,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用于将垃圾输送至多个运输通道内,并滑落至多个暂存仓内存储,待多个暂存垃圾仓内的垃圾的体积达到容量阈值Ⅱ时,多个伸缩杆伸缩动作,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分类垃圾桶,其设置在地面上,多个分类垃圾桶的前端设置可启闭的多个垃圾投入口Ⅰ;/n多个垃圾投入通道,其竖直设置在地面以下,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上端分别连通至多个分类垃圾桶的下端;/n多个运输通道,其水平延伸设置在地面以下,多个运输通道的一端连通至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下端,多个运输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垃圾分类压缩站;/n多个轨道车,其可移动的设置在多个运输通道内;多个暂存仓,其设置在多个运输通道的一端,且多个暂存仓的上端的垃圾投入口Ⅱ正对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下端的开口设置,且多个暂存仓的前端与多个轨道车的尾端可拆卸的衔接设置;多个伸缩杆,其可伸缩的轴向设置在多个暂存仓内,且多个伸缩杆自多个暂存仓的尾端向其前端伸长或反向收缩,多个伸缩杆的前端可经衔接设置的多个暂存仓的前端延伸至多个轨道车内;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Ⅰ,其设置在多个暂存仓的内仓;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Ⅱ,其设置在多个轨道车的内仓;多个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多个暂存仓与多个轨道车的衔接处;/n控制中心,其内预存储有多个轨道车的容量阈值Ⅰ、多个暂存仓的容量阈值Ⅱ和压力阈值;控制中心用于实时获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Ⅰ的检测值Ⅰ和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若检测值Ⅰ大于等于容量阈值Ⅰ,且压力检测值大于压力阈值,则控制中心控制多个伸缩杆伸缩动作至少一次;控制中心还用于实时获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Ⅱ的检测值Ⅱ,若检测值Ⅱ大于等于容量阈值Ⅱ,则控制中心控制多个轨道车移动至垃圾分类压缩站清空垃圾,之后,多个轨道车经多个运输通道原路返回,并与多个暂存仓可拆卸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分类垃圾桶,其设置在地面上,多个分类垃圾桶的前端设置可启闭的多个垃圾投入口Ⅰ;
多个垃圾投入通道,其竖直设置在地面以下,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上端分别连通至多个分类垃圾桶的下端;
多个运输通道,其水平延伸设置在地面以下,多个运输通道的一端连通至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下端,多个运输通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垃圾分类压缩站;
多个轨道车,其可移动的设置在多个运输通道内;多个暂存仓,其设置在多个运输通道的一端,且多个暂存仓的上端的垃圾投入口Ⅱ正对多个垃圾投入通道的下端的开口设置,且多个暂存仓的前端与多个轨道车的尾端可拆卸的衔接设置;多个伸缩杆,其可伸缩的轴向设置在多个暂存仓内,且多个伸缩杆自多个暂存仓的尾端向其前端伸长或反向收缩,多个伸缩杆的前端可经衔接设置的多个暂存仓的前端延伸至多个轨道车内;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Ⅰ,其设置在多个暂存仓的内仓;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Ⅱ,其设置在多个轨道车的内仓;多个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多个暂存仓与多个轨道车的衔接处;
控制中心,其内预存储有多个轨道车的容量阈值Ⅰ、多个暂存仓的容量阈值Ⅱ和压力阈值;控制中心用于实时获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Ⅰ的检测值Ⅰ和多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值,若检测值Ⅰ大于等于容量阈值Ⅰ,且压力检测值大于压力阈值,则控制中心控制多个伸缩杆伸缩动作至少一次;控制中心还用于实时获取多个超声波传感器Ⅱ的检测值Ⅱ,若检测值Ⅱ大于等于容量阈值Ⅱ,则控制中心控制多个轨道车移动至垃圾分类压缩站清空垃圾,之后,多个轨道车经多个运输通道原路返回,并与多个暂存仓可拆卸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输送管,其并排设置在楼体内,多个输送管下端延伸至地面以下;多个垃圾投入口Ⅲ,其设置在楼体的内侧墙壁上,且多个垃圾投入口Ⅲ分别可启闭的连通至多个输送管上;多个输送管的下端对应连通至同种类垃圾的多个垃圾投入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社区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人脸识别组件,其设置在多个垃圾投入口Ⅰ和多个垃圾投入口Ⅲ处;
多个称重组件,其分别设置在多个垃圾投入口Ⅰ和多个垃圾投入口Ⅲ的内侧;
移动终端,其与控制中心通讯连接,移动终端用于实时采集人脸图像信息Ⅰ及实名认证信息并发送至控制中心;其中,控制中心还用于实时获取并存储移动终端向其发送的人脸图像信息Ⅰ及实名认证信息;控制中心还与多个人脸识别组件和多个称重组件通讯连接,控制中心用于实时获取多个称重组件的称重检测值,若多个称重检测值大于0.5千克,则启动与多个称重组件对应设置的多个人脸识别组件采集人脸图像信息Ⅱ,并将人脸图像信息Ⅱ与人脸图像信息Ⅰ进行匹配计算,若人脸图像信息Ⅱ与人脸图像信息Ⅰ匹配成功,则将对应的称重检测值与对应的实名认证信息进行打包存储,同时将称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保锁
申请(专利权)人:定州康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