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及储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36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及储存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节能减排储罐包括内壳体、中间壳体、外壳体、顶盖及底板;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浮盘、密封膜、雷达液位检测管和量油管;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外壳体的底端分别设置液体接口,所述内壳体、中间壳体、外壳体与底板、顶盖固定;所述顶盖为圆环状,圆环内边缘与密封膜固定连接,圆环外边缘与外壳体密闭连接;所述密封膜为圆柱形,密封膜下边缘与浮盘上边缘设置的泡沫挡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储罐内油气压力控制工作液泵启停和进出口切换,控制工作液在外壳体、中间壳体及内壳体之间的液位,实现储罐内油气大小呼吸功能,达到储罐无呼吸排气至大气中,达到了储罐废气零排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减排储罐及储存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及节能
,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学品和油品的节能减排储罐及其储存系统。
技术介绍
油品和化学品在储运过程中,逸散大量的油气或挥发性有机物(VOCs)。据统计,每年轻质油品逸散损失的油品约占轻质油品的0.5%,一方面导致大量的油气或挥发性有机物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导致严重环境污染。另外,由于油气和空气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限一般为1%~6%),油气逸散将导致相应设施周围的油气浓度容易达到爆炸极限,聚集在地面的油气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危及企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人员的健康。因此,对逸散油气进行回收处理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油气回收处理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作为燃料;二是将油气返回到油罐气液平衡系统中,增加油气分压,减少油品蒸发损失;三是采用回收装置和技术,如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及其组合工艺等。WO9604978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使用两塔交替再生-吸附工艺,真空泵变压解吸,解吸气体经冷凝器冷凝回收。活性炭吸附油气组分时,吸附放热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减排储罐,所述储罐包括内壳体、中间壳体、外壳体、顶盖及底板;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浮盘、密封膜、雷达液位检测管和量油管;所述中间壳体和外壳体的底端分别设置液体接口,所述内壳体、中间壳体、外壳体与底板、顶盖固定;所述顶盖为圆环状,圆环内边缘与密封膜固定连接,圆环外边缘与外壳体密闭连接;所述密封膜为圆柱形,密封膜下边缘与浮盘上的泡沫挡板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减排储罐,所述储罐包括内壳体、中间壳体、外壳体、顶盖及底板;所述内壳体内设置有浮盘、密封膜、雷达液位检测管和量油管;所述中间壳体和外壳体的底端分别设置液体接口,所述内壳体、中间壳体、外壳体与底板、顶盖固定;所述顶盖为圆环状,圆环内边缘与密封膜固定连接,圆环外边缘与外壳体密闭连接;所述密封膜为圆柱形,密封膜下边缘与浮盘上的泡沫挡板固定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的上部设置通气孔,通气孔距离内壳体上边缘一定距离。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的数量为4~12个。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置呼吸阀、压力仪表和通大气孔,呼吸阀和压力仪表设置在内壳体与中间壳体之间的顶盖上,通大气孔设置在中间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顶盖上。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阀设置4~12个,所述的通大气孔设置4~12个。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接口分别与内壳体和中间壳体之间的空间B、中间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廖昌建刘忠生王海波刘志禹朴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