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绞磨尾绳的控制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35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绞磨尾绳的控制辅助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由上外壳与下外壳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的上端内壁与上外壳的外侧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外壳的内侧壁设置有轴杆,且四个轴杆均匀分布在上外壳的内侧壁,所述轴杆的外侧与绕线轮的内侧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绕线轮的外壁与绳体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外壳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与传输齿轮筒的内侧旋转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外壳的内侧壁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与紧固轮的内侧旋转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利用绕线轮进行辅助绕线,增加绳体运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绞磨尾绳的控制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控制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绞磨尾绳的控制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绞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灵活并自备动力的小型机械设备,广泛用于野外电力线路及其它施工建设中,绞磨是通过载荷和人力拉紧钢丝绳,使钢丝绳和磨芯之间产生摩擦力,再由机械传动使磨芯转动,从而带动钢丝绳的运动以达到施工要求。市面上的绞磨装置,但是多数的绞磨装置操作较为繁琐,不便将绳体放入,且绕线时的稳定性较低,为了能够使操作的更加便利,便于将绳体放入,同时也能增加绕线时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绞磨尾绳的控制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绞磨尾绳的控制辅助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绞磨尾绳的控制辅助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由上外壳与下外壳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扣,且两个固定扣对称分布在下外壳的侧面,所述固定扣的上端内壁与上外壳的外侧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外壳的内侧壁设置有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绞磨尾绳的控制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上外壳(13)与下外壳(5)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外壳(5)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扣(2),且两个固定扣(2)对称分布在下外壳(5)的侧面,所述固定扣(2)的上端内壁与上外壳(13)的外侧活动连接在一起;/n所述上外壳(13)的内侧壁设置有轴杆(16),且四个轴杆(16)均匀分布在上外壳(13)的内侧壁,所述轴杆(16)的外侧与绕线轮(11)的内侧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绕线轮(11)的外壁与绳体(6)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一起;/n所述下外壳(5)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杆,且四个固定杆均匀分布在下外壳(5)的内侧壁,所述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绞磨尾绳的控制辅助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由上外壳(13)与下外壳(5)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外壳(5)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扣(2),且两个固定扣(2)对称分布在下外壳(5)的侧面,所述固定扣(2)的上端内壁与上外壳(13)的外侧活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上外壳(13)的内侧壁设置有轴杆(16),且四个轴杆(16)均匀分布在上外壳(13)的内侧壁,所述轴杆(16)的外侧与绕线轮(11)的内侧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绕线轮(11)的外壁与绳体(6)的外侧滑动连接在一起;
所述下外壳(5)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杆,且四个固定杆均匀分布在下外壳(5)的内侧壁,所述固定杆的外侧与传输齿轮筒(12)的内侧旋转连接在一起,所述下外壳(5)的内侧壁设置有连接杆,且两个连接杆对称分布在下外壳(5)的内侧壁,所述连接杆的外侧与紧固轮的内侧旋转连接在一起,所述传输齿轮筒(12)的外侧与传输齿轮带(17)的内壁啮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旋转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杆(7)的另一端与旋把(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所述紧固轮的外侧与传输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甘友王孟良梁进兴代康龙卓辉张清明柯鹏陈宇杰廖磊阳璇鹏赵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