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径转筒装置,包括:架体,其上端水平设有一根转轴;固定在转轴上的转筒,转筒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左端转筒内壁上均固接有一块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条状通孔,条状通孔长度方向轴线向转筒右端倾斜;与导向孔一一对应的多个滑块,滑块上设有一根沿转筒轴向延伸的支撑条,支撑条置于相应导向孔内,滑块左端设有销轴,滑块左端通过销轴与条状通孔活动配合;轴向可调节固定在转轴上的活动板,活动板朝向转筒一侧设多个顶块,顶块与滑块一一对应,顶块外侧面向活动板中心倾斜,滑块右端面倾斜设置,滑块右端面与顶块外侧面接触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变径转筒装置可使原料卷筒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径转筒装置
本技术涉及口罩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径转筒装置。
技术介绍
口罩在生产中,生产口罩的原料卷在原料卷筒上,在卸料时,将原料卷筒固定在一个可转动的固定转筒上以方便卸料,由于原料卷筒的内径有时候不是很标准,所以造成安装到固定转筒上时,出现了打滑摇晃的现象,造成了口罩在生产中原料偏移,易出现给料不及时或给料过剩的情况,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径转筒装置,其可使原料卷筒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可变径转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其上端水平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架体上;转筒,所述转筒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筒的外周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左端的转筒内壁上均固接有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条状通孔,所述条状通孔的长度方向轴线向转筒右端倾斜;滑块,所述滑块有多个,所述滑块与导向孔一一对应,每个滑块上设有一根沿转筒轴向延伸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置于相应的导向孔内,所述滑块的左端设有一根销轴,滑块的左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条状通孔活动配合;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轴向可调节固定在转轴上,所述活动板朝向转筒的一侧设有多个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所述顶块外侧面为向活动板中心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滑块的右端面倾斜设置,所述滑块的右端面与顶块外侧面接触配合。优选地,所述架体包括底板、安装板及支撑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和支撑板竖直安装在底板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端,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之间设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具有一个阻尼块,转轴的第二端放置在所述阻尼块上。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接有两个连接件,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条沿转轴轴向延伸的长孔,所述两个连接件分别与两条长孔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阻尼装置包括阻尼块、弹簧、顶柱,所述阻尼块与两个竖板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阻尼块上端开设有弧形通槽,所述转轴的第二端放置在所述弧形通槽内,所述顶柱竖直方向可调节穿设在支撑板上端,所述顶柱上端和阻尼块的下端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两个竖板内侧分别设有一条竖直的滑条,所述阻尼块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条竖直的滑槽,所述两条滑条分别和两条滑槽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顶柱的上半段设有挡板,所述阻尼块的下端连接有一根短柱,所述弹簧套设在顶柱及短柱上且其上端抵接在阻尼块底部、其下端抵接在所述挡板上。优选地,所述转筒内臂设有一根沿轴向延伸的导向条,所述活动板上与导向条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一个缺口,所述缺口可供导向条通过。优选地,所述转筒通过一个转盘固定在转轴上,所述转盘套设并固定在转筒左侧所述转轴上,所述转筒的左端与转盘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活动板通过一个轴套安装在转轴上,所述轴套上开设有一个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穿设有一根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的末端抵接在转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可变径转筒装置的转筒可根据需要调节半径以匹配不同内径的原料卷筒,调节活动板的在转轴上的位置从而改变顶块和滑块之间的相对位置,当活动板向左调节时,顶块将滑块向转筒外侧顶,滑块上的支撑条伸出导向孔,转筒的实际装配半径即变大,转筒上就可以安装内径较大的原料卷筒,当活动板向右调节时,滑块上的支撑条可向转筒内收缩,转筒的实际装配半径即变小,转筒上就可以安装内径较小的原料卷筒,在安装原料卷筒时,可先将原料卷筒套设在转轴上,随后调节活动板的位置将原料卷筒顶紧,使用方便,解决了原料卷筒打滑的问题,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变径转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可变径转筒装置的右视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可变径转筒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转筒和滑块的装配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连接件和长孔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可变径转筒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一。图11为本技术可变径转筒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101、底板;1011、长孔;102、安装板;103、支撑板;104、竖板;1041、滑条;105、连接件;1051、滑动件;2、阻尼装置;201、阻尼块;2011、滑槽;2012、弧形通槽;2013、短柱;202、弹簧;203、顶柱;2031、挡板;3、转轴;4、转筒;401、导向孔;402、连接板;4021、条状通孔;403、导向条;5、滑块;501、销轴;502、支撑条;6、活动板;601、顶块;602、轴套;603、紧定螺钉;604、缺口;7、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径转筒装置,包括:架体1,其上端水平设有一根转轴3,所述转轴3可转动安装在架体1上;转筒4,所述转筒4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3上,所述转筒4的外周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导向孔401,每个导向孔401左端的转筒4内壁上均固接有一块连接板402,所述连接板402上开设有条状通孔4021,所述条状通孔4021的长度方向轴线向转筒4右端倾斜;滑块5,所述滑块5有多个,所述滑块5与导向孔401一一对应,每个滑块5上设有一根沿转筒4轴向延伸的支撑条502,所述支撑条502置于相应的导向孔401内,所述滑块5的左端设有一根销轴501,滑块5的左端通过销轴501与所述条状通孔4021活动配合;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轴向可调节固定在转轴3上,所述活动板6朝向转筒4的一侧设有多个顶块601,所述顶块601与所述滑块5一一对应,所述顶块601外侧面为向活动板6中心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滑块5的右端面倾斜设置,所述滑块5的右端面与顶块601外侧面接触配合。通过移动活动板6可改变滑块5上的支撑条502伸出导向孔401的伸出量,如此以匹配不同内径的原料卷筒。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1包括底板101、安装板102及支撑板103,所述底板101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102和支撑板103竖直安装在底板101上,所述转轴3的第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102上端,优选地,所述安装板102两侧通过轴承座分别安装有一个轴承,所述转轴3的第一端固定在两个轴承的内圈,所述支撑板103上设有两个竖板104,两个竖板104之间设有阻尼装置2,所述阻尼装置2包括阻尼块201、弹簧202、顶柱203,所述阻尼块201与两个竖板104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阻尼块201上端开设有弧形通槽2012,所述转轴3的第二端放置在所述弧形通槽2012内,所述顶柱203竖直方向可调节穿设在支撑板103上端,所述弹簧202设在顶柱203和阻尼块201之间。优选地,所述两个竖板104内侧分别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变径转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其上端水平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架体上;/n转筒,所述转筒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筒的外周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左端的转筒内壁上均固接有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条状通孔,所述条状通孔的长度方向轴线向转筒右端倾斜;/n滑块,所述滑块有多个,所述滑块与导向孔一一对应,每个滑块上设有一根沿转筒轴向延伸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置于相应的导向孔内,所述滑块的左端设有一根销轴,滑块的左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条状通孔活动配合;/n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轴向可调节固定在转轴上,所述活动板朝向转筒的一侧设有多个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所述顶块外侧面为向活动板中心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滑块的右端面倾斜设置,所述滑块的右端面与顶块外侧面接触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径转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其上端水平设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架体上;
转筒,所述转筒套设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筒的外周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左端的转筒内壁上均固接有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条状通孔,所述条状通孔的长度方向轴线向转筒右端倾斜;
滑块,所述滑块有多个,所述滑块与导向孔一一对应,每个滑块上设有一根沿转筒轴向延伸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置于相应的导向孔内,所述滑块的左端设有一根销轴,滑块的左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条状通孔活动配合;
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轴向可调节固定在转轴上,所述活动板朝向转筒的一侧设有多个顶块,所述顶块与所述滑块一一对应,所述顶块外侧面为向活动板中心倾斜的倾斜面,所述滑块的右端面倾斜设置,所述滑块的右端面与顶块外侧面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径转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底板、安装板及支撑板,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安装板和支撑板竖直安装在底板上,所述转轴的第一端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端,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竖板,两个竖板之间设有阻尼装置,所述阻尼装置具有一个阻尼块,转轴的第二端放置在所述阻尼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径转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接有两个连接件,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两条沿转轴轴向延伸的长孔,所述两个连接件分别与两条长孔滑动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照,傅鑫源,傅炳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