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空调、第一舱体、进风管路和回风管路;净化空调设置在第一舱体外,净化空调通过进风管路与第一舱体进风口连通;净化空调通过回风管路与第一舱体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和第三回风口连通;净化空调能够将空气净化;净化空调包含新风组件,新风组件能够通过进风管路向第一舱体输送新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净化空调将舱内回流的空气进行处理,使用新风组件向舱内输送新风,对新风进行净化处理,同时回风管路将舱内的空气输送回净化空调,形成回路,达到舱体内空气处理净化的目的,使舱体空气洁净度达到万级,同时实现正压效果,能够满足野外手术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载移动式空气净化循环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而且频发,各类事故灾难和社会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面临严峻的形势,任务艰巨。当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最大程度的减小人员伤亡和致残率,同时增强我国在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对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中的伤员,如果能够尽快为伤员进行手术治疗,则可以减小伤员的伤亡和致残率。野外数字化手术车包括方舱运输平台和野外数字化手术车方舱,野外数字化手术车方舱用于对伤员进行手术。手术室需要是采用空气洁净技术对微生物污染采取程度不同的控制,达到控制空间环境中空气洁净度适于各类手术之要求;并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创造一个洁净舒适的手术空间环境。而在野外数字化手术车方舱内,如何使空气洁净度达到万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空调、第一舱体、进风管路和回风管路;所述净化空调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外,所述净化空调通过进风管路与第一舱体进风口连通;所述净化空调通过回风管路与第一舱体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和第三回风口连通;所述净化空调能够将空气净化;所述净化空调包含新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能够通过进风管路向第一舱体输送新风。进一步地,所述新风组件内设置有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空气经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后进入第一舱体。进一步地,所述方舱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高压静电吸附单元,所述高压静电吸附单元用于吸附空气中细小粉尘;所述高压静电吸附单元设置在进风口。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设置在第一舱体第一侧顶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回风口设置在第一舱体第一侧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风口设置在第一舱体第二侧前端底部;所述第三回风口设置在第一舱体第二侧后端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空调与进风管路相接处、进风口外部均设有消音器。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和第三回风口均设置有防尘网。进一步地,所述净化空调向第一舱体内送风量大于回风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舱体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净化空调与PLC控制器相连。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净化空调将舱内回流的空气进行处理,使用新风组件向舱内输送新风,使用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和高压静电吸附单元将新风进行净化处理,使新风达到舱内净化空气要求,同时回风管路将舱内的空气输送回净化空调,形成回路,达到舱体内空气处理净化的目的,使舱体空气洁净度达到万级,同时实现正压效果,能够满足野外手术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方舱效果图;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方舱俯视图;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立体效果图。图中:1、净化空调;11、初效过滤器;12、中效过滤器;13、高效过滤器;14、进风口;15、第一回风口;16、第二回风口;17、第三回风口;2、第一舱体;3、进风管路;4、回风管路;5、高压静电吸附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空调1、第一舱体2、进风管路3和回风管路4。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方舱空气净化系统,不仅适用于做手术的野外数字化手术车方舱,还适用于其他类型方舱,如核磁共振方舱、CT方舱等。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方舱空气净化系统,使用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并用式设计,这种通风方式可控制换气次数、换气量及室内压力,通气效果较好。所述净化空调1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2外。净化空调1可以设置在整个方舱外部,方舱内有若干舱体,净化空调1也可以设置在除第一舱体2内。如图2所示,所述净化空调1通过进风管路3与第一舱体2进风口14连接连通;所述净化空调1通过回风管路4与第一舱体2第一回风口15、第二回风口16、第三回风口17连接连通。所述净化空调1能够将空气净化。第一舱体2为密封舱体,其内部空气由进风管路3送入,回风管路4排出,内部空气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所述净化空调1包含新风组件,净化空调1主机将舱内回流的空气进行处理,所述新风组件能够通过进风管路3向第一舱体2输送新风。所述新风组件内设置有初效过滤器11、中效过滤器12和高效过滤器13,空气经初效过滤器11、中效过滤器12和高效过滤器13后进入第一舱体2。初效过滤器11主要用于过滤5μm以上尘埃粒子。初效过滤器有板式、折叠式、袋式三种样式。优选的,初效过滤器11为板式结构。中效过滤器12主要用于过滤1-5um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中效过滤器在空气过滤器中属F系列过滤器。F系列中效空气过滤器分袋式和非袋式两种,其中袋式包括F5,F6,F7,F8,F9,非袋式包括FB(板式中效过滤器),FS(隔板式中效过滤器),FV(组合式中效过滤器)。优选的,中效过滤器12使用F9级袋式中效空气过滤器或过滤效率相当于袋式F9级的非袋式中效空气过滤器。高效过滤器13主要用于捕集0.5μ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高效过滤器作为各种过滤系统的末端过滤。高效过滤器采用超细玻璃纤维纸作滤料,胶板纸、铝箔板等材料折叠作分割板,新型聚氨酯密封胶密封,并以镀锌板、不锈钢板、铝合金型材为外框制成。优选的,高效过滤器13为大风量高效过滤器或超高效过滤器。所述方舱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高压静电吸附单元5,所述高压静电吸附单元5用于净化空气末端处理,吸附空气中细小粉尘,对空气进行再次处理,使得净化后的空气达到医用万级要求(10000级层流手术室的标准为每立方尺空气中≥0.5μm的尘粒数≤10000颗或每升空气中≤350颗);所述高压静电吸附单元5设置在进风口14。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方舱空气净化系统,方舱主舱体内能够达万级要求,扩展舱内能够达十万级要求。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如图3所示,图3没有示出第一舱体2。方舱空气净化系统采用上出下进,一个进风口,多个回风口的设计。所述进风口14设置在第一舱体2第一侧顶部。所述第一回风口15设置在第一舱体2第一侧底部。所述第二回风口16设置在第一舱体2第二侧前端底部;所述第三回风口17设置在第一舱体2第二侧后端底部。第二回风口16、第三回风口17均通过方舱顶部设置的屋顶回风管路与净化空调1管路连接。在考虑到造价、制造工艺、应用范围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方舱空气净化系统进风口均设于靠近舱顶,回风口设于两侧下部。这种设计,空气处理比较简单,扩建方便,造价较低,但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空调(1)、第一舱体(2)、进风管路(3)和回风管路(4);/n所述净化空调(1)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2)外,/n所述净化空调(1)通过进风管路(3)与第一舱体(2)进风口(14)连通;/n所述净化空调(1)通过回风管路(4)与第一舱体(2)第一回风口(15)、第二回风口(16)和第三回风口(17)连通;/n所述净化空调(1)能够将空气净化;/n所述净化空调(1)包含新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能够通过进风管路(3)向第一舱体(2)输送新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净化空调(1)、第一舱体(2)、进风管路(3)和回风管路(4);
所述净化空调(1)设置在所述第一舱体(2)外,
所述净化空调(1)通过进风管路(3)与第一舱体(2)进风口(14)连通;
所述净化空调(1)通过回风管路(4)与第一舱体(2)第一回风口(15)、第二回风口(16)和第三回风口(17)连通;
所述净化空调(1)能够将空气净化;
所述净化空调(1)包含新风组件,所述新风组件能够通过进风管路(3)向第一舱体(2)输送新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组件内设置有初效过滤器(11)、中效过滤器(12)和高效过滤器(13),空气经初效过滤器(11)、中效过滤器(12)和高效过滤器(13)后进入第一舱体(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舱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舱空气净化系统还包括高压静电吸附单元(5),所述高压静电吸附单元(5)用于吸附空气中细小粉尘;
所述高压静电吸附单元(5)设置在进风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空气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秀国,苏琛,孙景工,谭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