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1226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防伪薄膜为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为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第二层为去偏振光基底层,第三层为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其中所述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通过将纤维素纳米晶纤维自组装的手性光子晶体薄膜浸泡在单体分子、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溶液中光照聚合得到,所述单体分子为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具有手性光子晶体和浸润性双层防伪响应,解决了现有材料响应灵敏度低,信息易破解的问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不含任何化学染料成分,不会褪色,具有环境友好性和良好的隐形再现可逆性以及高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安全传输依赖于网络信息加密技术。但是在算力更加先进的大型计算机普及面前,信息的安全运输也存在被破解的风险,尤其在货币伪造,假冒伪劣药物伪造,高端消费品伪造等领域,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因此,防伪不仅需要在法律上提供法律制度保障,更需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目前,国内市场上成熟且大规模应用的防伪技术是包括全息防伪在内的物理防伪技术,存在设备要求高等问题。传统化学防伪手段存在颜色染料污染,光漂白,加密方式容易破解等问题。光子晶体,作为一种无毒,无化学染料的颜色材料,正好解决了此问题。刺激响应光学材料由于能够感知材料微环境变化并以预先设计的方式产生光学信号的响应而备受关注,具有响应速度快、响应幅度可调,颜色变化肉眼可察等优点,通过选择合适的响应材料基底,可以实现对湿度、温度、离子强度、拉力等的光学响应。一般的光学响应方式为波长的红移或者蓝移,且响应很少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薄膜为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为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第二层为单向拉伸薄膜,第三层为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n其中所述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通过将纤维素纳米晶纤维自组装的手性光子晶体薄膜浸泡在单体分子、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溶液中光照聚合得到,/n所述单体分子为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薄膜为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为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第二层为单向拉伸薄膜,第三层为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
其中所述手性光子晶体薄膜层通过将纤维素纳米晶纤维自组装的手性光子晶体薄膜浸泡在单体分子、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溶液中光照聚合得到,
所述单体分子为1-乙烯基-3乙基咪唑溴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纳米晶纤维为棒状纤维素纳米晶纤维,平均长径比为5~20,平均Zeta电位为-20~-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甲醇丙烷乙氧酯或三丙烯酸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或叔丁基过氧化苯甲酸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分子、交联剂、引发剂的质量比为96:1~2:1~2。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手性-浸润性双重响应防伪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以纤维素纳米晶作为手性光子晶体的基本组成单元,通过在25~30℃,相对湿度80~98%下进行蒸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锐炼陈旭东洪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