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25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平板上采用直线导轨连接平移机构连接板,位于平移机构连接板上的一侧连接接头连接块,接头连接块通过气缸接头连接平移气缸;平移机构连接板上的另一侧连接气缸连接座的底部,气缸连接座的侧面连接顶升气缸,顶升气缸的顶部通过气缸连接板连接翻转气缸,位于翻转气缸顶部连接气缸连接块的底部,气缸连接块的顶部通过销轴连接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顶部连接滚动组件。同现有技术相比,这种设计不占用机器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机器人效率;同时,也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行业,产线上的小件焊接完成后,都需要人工下料或机器人下料;两种方式要不需要人工,要不占用产线机器人节拍,会引起产线人员多,机器人节拍下降的问题。而在汽车行业中,常有少人高节拍的产线;为了解决人少机器人效率高的问题,我们采用可自行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这种设计不占用机器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机器人效率;同时,也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员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这种设计不占用机器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机器人效率;同时,也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员工作量。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包括平板、气缸、滚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平板上采用直线导轨连接平移机构连接板,位于平移机构连接板上的一侧连接接头连接块,接头连接块通过气缸接头连接平移气缸;平移机构连接板上的另一侧连接气缸连接座的底部,气缸连接座的侧面连接顶升气缸,顶升气缸的顶部通过气缸连接板连接翻转气缸,位于翻转气缸顶部连接气缸连接块的底部,气缸连接块的顶部通过销轴连接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顶部连接滚动组件;位于翻转气缸顶部一侧连接导杆限位块的一端,导杆限位块的另一端连接连杆,所述的连杆的顶部贯穿导杆限位块通过旋转接头与连接支架连接。所述的导杆限位块呈“Z”字型结构,导杆限位块一端与翻转气缸的顶部连接,导杆限位块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的平移气缸采用气缸固定座与平板连接。位于直线导轨的上方设有防尘板,并且所述的防尘板的左右两端分别采用连接件与平板连接。所述的气缸连接座呈L型结构,并且气缸连接座的L形弯折处采用加强筋连接,气缸连接座的平面处与顶升气缸连接。所述的接头连接块呈“凹”字型结构,位于接头连接块的凹槽内嵌设有气缸接头,所述的接头连接块的底部与平移机构连接板连接,接头连接块内的气缸接头与平移气缸的伸出轴连接。所述的气缸固定座呈“凸”字型结构,位于气缸固定座的上部设有圆弧形凹槽,气缸固定座的底部采用螺栓与平板连接。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这种设计不占用机器人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机器人效率;同时,也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了人员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工作流程图。参见图1,图2,1为滚动组件,2为连接支架,3为销轴,4为气缸连接块,5为旋转接头,6为导杆限位块,7为连杆,8为翻转气缸,9为气缸连接板,10为顶升气缸,11为气缸连接座,12为气缸接头,13为平移气缸,14为接头连接块,15为气缸固定座,16为平移机构连接板,17为防尘板,18为直线导轨,19为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平板19上采用直线导轨18连接平移机构连接板16,位于平移机构连接板16上的一侧连接接头连接块14,接头连接块14通过气缸接头12连接平移气缸13;平移机构连接板16上的另一侧连接气缸连接座11的底部,气缸连接座11的侧面连接顶升气缸10,顶升气缸10的顶部通过气缸连接板9连接翻转气缸8,位于翻转气缸8顶部连接气缸连接块4的底部,气缸连接块4的顶部通过销轴3连接连接支架2,连接支架2的顶部连接滚动组件1;位于翻转气缸8顶部一侧连接导杆限位块6的一端,导杆限位块6的另一端连接连杆7,所述的连杆7的顶部贯穿导杆限位块6通过旋转接头5与连接支架2连接。导杆限位块6呈“Z”字型结构,导杆限位块6一端与翻转气缸8的顶部连接,导杆限位块6另一端设有通孔。平移气缸13采用气缸固定座15与平板19连接。位于直线导轨18的上方设有防尘板17,并且所述的防尘板17的左右两端分别采用连接件与平板19连接。气缸连接座11呈L型结构,并且气缸连接座11的L形弯折处采用加强筋连接,气缸连接座11的平面处与顶升气缸10连接。接头连接块14呈“凹”字型结构,位于接头连接块14的凹槽内嵌设有气缸接头12,所述的接头连接块14的底部与平移机构连接板16连接,接头连接块14内的气缸接头12与平移气缸13的伸出轴连接。气缸固定座15呈“凸”字型结构,位于气缸固定座15的上部设有圆弧形凹槽,气缸固定座15的底部采用螺栓与平板19连接。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工作流程示意图,由六种状态循环工作,分别是起始位、取料位、取料状态、下料位、下料状态、下料回位。工作流程:本技术由起始位进入至取料位,通过平移气缸13平移推动平移机构连接板16,带动滚动组件1移动到工件下方(滚动组件1的上方为工件);然后进入取料状态,通过顶升气缸10顶升,将滚动组件1顶升到工件的底部位置;然后进入下料位,通过顶升气缸10的拉力退回到下料的位置;然后进入下料状态,通过翻转气缸8带动滚动组件1和连接支架2倾斜到下料角度,工件顺着滚动组件1上的滚轮,滚动下滑到指定料箱或料架;完成下料后,进入下料回位,翻转气缸8复位,带动连接支架2及顶升气缸10复位,工作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包括平板、气缸、滚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平板(19)上采用直线导轨(18)连接平移机构连接板(16),位于平移机构连接板(16)上的一侧连接接头连接块(14),接头连接块(14)通过气缸接头(12)连接平移气缸(13);平移机构连接板(16)上的另一侧连接气缸连接座(11)的底部,气缸连接座(11)的侧面连接顶升气缸(10),顶升气缸(10)的顶部通过气缸连接板(9)连接翻转气缸(8),位于翻转气缸(8)顶部连接气缸连接块(4)的底部,气缸连接块(4)的顶部通过销轴(3)连接连接支架(2),连接支架(2)的顶部连接滚动组件(1);位于翻转气缸(8)顶部一侧连接导杆限位块(6)的一端,导杆限位块(6)的另一端连接连杆(7),所述的连杆(7)的顶部贯穿导杆限位块(6)通过旋转接头(5)与连接支架(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包括平板、气缸、滚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平板(19)上采用直线导轨(18)连接平移机构连接板(16),位于平移机构连接板(16)上的一侧连接接头连接块(14),接头连接块(14)通过气缸接头(12)连接平移气缸(13);平移机构连接板(16)上的另一侧连接气缸连接座(11)的底部,气缸连接座(11)的侧面连接顶升气缸(10),顶升气缸(10)的顶部通过气缸连接板(9)连接翻转气缸(8),位于翻转气缸(8)顶部连接气缸连接块(4)的底部,气缸连接块(4)的顶部通过销轴(3)连接连接支架(2),连接支架(2)的顶部连接滚动组件(1);位于翻转气缸(8)顶部一侧连接导杆限位块(6)的一端,导杆限位块(6)的另一端连接连杆(7),所述的连杆(7)的顶部贯穿导杆限位块(6)通过旋转接头(5)与连接支架(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杆限位块(6)呈“Z”字型结构,导杆限位块(6)一端与翻转气缸(8)的顶部连接,导杆限位块(6)另一端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翻转的取料下料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域汽车车身零件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