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压缩垃圾车和对接式电动垃圾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垃圾收集
,尤其涉及电动压缩垃圾车和对接式电动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得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通常由环卫工人零散收集,然后送至压缩站进行压缩,压缩后再由压缩对接式垃圾车运输到垃圾填埋场。这样的模式需要在各处收集,然后送到压缩站进行统一处理,最后周转至垃圾填埋场,中间环节众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高,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电动压缩垃圾车和对接式电动垃圾收集装置,本技术的电动压缩垃圾车更加灵活、高效,对接式电动垃圾收集装置采用电动驱动,经济、环保、噪音小、污染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电动压缩垃圾车,其中,所述电动压缩垃圾车包括第一车头、第一电动底盘、第一垃圾箱体和填料器;所述第一电动底盘与所述第一车头连接,所述第一垃圾箱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底盘上;所述填料器经由铰接轴和举升油缸可翻转安装到所述第一垃圾箱体的后端并且与所述第一垃圾箱体连通;其中,所述第一垃圾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将垃圾推向其后端的推板结构;所述填料器设置有用于接收垃圾的上料口、第一滑板结构和第一刮板结构,所述第一滑板结构包括第一滑板和第一滑板油缸,所述第一刮板结构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一刮板油缸,所述第一滑板下端向后倾斜设置在所述填料器内并可在所述第一滑板油缸的驱动下沿其倾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刮板 ...
【技术保护点】
1.电动压缩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压缩垃圾车包括第一车头(110)、第一电动底盘(120)、第一垃圾箱体(130)和填料器(140);/n所述第一电动底盘(120)与所述第一车头(110)连接,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底盘(120)上;/n所述填料器(140)经由铰接轴(139)和举升油缸(138)可翻转安装到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的后端并且与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连通;/n其中,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内设置有用于将垃圾推向其后端的推板结构;所述填料器(140)设置有用于接收垃圾的上料口、第一滑板结构(160)和第一刮板结构(170),所述第一滑板结构(160)包括第一滑板(161)和第一滑板油缸(162),所述第一刮板结构(170)包括第一刮板(171)和第一刮板油缸(172),所述第一滑板(161)下端向后倾斜设置在所述填料器(140)内并可在所述第一滑板油缸(162)的驱动下沿倾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刮板(171)经由第一刮板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板(161)的下端并可在所述第一刮板油缸(172)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刮板旋转轴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压缩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压缩垃圾车包括第一车头(110)、第一电动底盘(120)、第一垃圾箱体(130)和填料器(140);
所述第一电动底盘(120)与所述第一车头(110)连接,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安装在所述第一电动底盘(120)上;
所述填料器(140)经由铰接轴(139)和举升油缸(138)可翻转安装到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的后端并且与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内设置有用于将垃圾推向其后端的推板结构;所述填料器(140)设置有用于接收垃圾的上料口、第一滑板结构(160)和第一刮板结构(170),所述第一滑板结构(160)包括第一滑板(161)和第一滑板油缸(162),所述第一刮板结构(170)包括第一刮板(171)和第一刮板油缸(172),所述第一滑板(161)下端向后倾斜设置在所述填料器(140)内并可在所述第一滑板油缸(162)的驱动下沿倾斜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刮板(171)经由第一刮板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板(161)的下端并可在所述第一刮板油缸(172)的驱动下沿所述第一刮板旋转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压缩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结构包括推板(131)和与其连接的推板油缸(132),所述推板(131)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的内壁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压缩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31)的两侧设有推板滑槽(133),所述第一垃圾箱体(130)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板滑槽(133)配合的推板轨道(13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压缩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16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滑板轨道,所述填料器(140)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板轨道配合的第一滑板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压缩垃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压缩垃圾车还包括用于将垃圾桶中的垃圾倒入所述填料器(140)的第一提桶结构(150),所述第一提桶结构(150)包括第一提桶架(151)、第一连杆结构(152)和第一翻桶油缸(153),所述第一提桶架(151)经由所述第一连杆结构(152)可旋转安装到所述填料器(140)上,所述第一翻桶油缸(153)的一端与所述填料器(140)连接以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结构(152)连接。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利,杨千文,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长越科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