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234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接头夹具、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和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和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分别布置在接头夹具的两端;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和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双管前端缩管机构、双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双管二次插装机构;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和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单管前端缩管机构、单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单管二次插装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输液软管的前端通过缩管机构缩管后再进行插装,组装效率高、组装质量好,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医用PVC直三通接头可用于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起到连接、转接的作用。医用PVC直三通接头在使用前需要将输液软管插入到直三通接头的内孔中组装并粘接。直三通接头的一端为单孔,另一端为平行布置的双孔,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内孔的尺寸配合为过渡配合,而且输液软管较软,端部难以保持足够的圆度,很难插入到直三通接头的内孔中。直三通接平行布置的双孔端需要与平行的两根输液软管插接,装配难度比单孔端与单输液软管插接难度更大。因为装配难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组装,传统的直三通接头与输液软管的组装方法是手工方式组装和粘接,劳动强度大,组装效率低、组装质量差,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的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接头夹具、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和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由接头夹具夹紧的直三通接头沿X轴方向布置,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布置在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的一侧,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布置在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的另一侧;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和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双管前端缩管机构、双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双管二次插装机构;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和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单管前端缩管机构、单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单管二次插装机构。本专利技术输液软管的前端通过缩管机构缩管后再进行插装,组装效率高、组装质量好,适合于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的左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的后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第二气动夹头的立体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第二气动夹头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第二气动夹头上夹头的立体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第二气动夹头下夹头的立体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的主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的俯视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的立体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动力部分的立体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的立体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的主视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的俯视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的主视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的立体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第四气动夹头的立体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第四气动夹头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第四气动夹头上夹头的立体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第四气动夹头下夹头的立体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的主视图。图2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的后视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的立体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的左视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的俯视局部结构图。图3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管缩管夹的结构图。图3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双管搓管夹的分解图。图3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产品取出机构和夹具的立体图。图3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产品取出机构和夹具的主视图。图3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组装产品取出机构和夹具的俯视图。图3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夹具放置座上部的立体图。图3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夹具压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的结构如图1至图38所示,包括机架100、振动盘94、接头夹具70、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200、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300和组装产品的取出机构80。振动盘94、接头夹具70、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200、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300和组装产品的取出机构80安装在机架100的台板101上。直三通接头01由振动盘94进行排序与输送,沿振动盘送料轨道95输送到布置在机架台板中部的接头夹具70中,由接头夹具70夹紧的直三通接头01沿X轴方向布置,直三通接头01的单孔端朝向X轴的正方向,双孔端朝向X轴的负方向。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300布置在接头夹具70沿X轴负方向的一侧,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200布置在接头夹具70沿X轴正方向的一侧。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200用于单根输液软管02与直三通接头01单孔端的组装,其结构如图3至图17所示,包括一个软管放料卷筒96,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20、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30和一套点胶装置60。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20的结构如图6至图13所示,包括直线模组21、直线模组22、台板23、支架24、支架25、三杆气缸261、沿X轴正方向依次布置的气动剪26、气动夹头27、气动夹头28和输液软管张紧机构29。直线模组21沿X轴方向布置在机架台板101上,直线模组21包括电机211、第一丝杆螺母副和沿X轴方向布置的带有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支座212,支座212固定在机架台板101上,电机211和第一丝杆螺母副安装在支座212上,第一丝杆螺母副的丝杆213由电机211驱动,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滑块214为直线模组21的滑块,第一丝杆螺母副的螺母固定在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滑块214上。台板23固定在第一直线导轨副的滑块214上。直线模组22沿Y轴方向布置在台板23上,支架24固定在直线模组22的滑块上。三杆气缸261沿Y轴方向固定在支架24上,气动剪26固定在三杆气缸261的活塞杆上。气动夹头27安装在支架24上,气动夹头28安装在台板23上。直线模组22包括沿Y轴方向布置的单杆气缸221和沿Y轴方向布置的第二直线导轨副,第二直线导轨副的导轨222固定在台板23的顶面,单杆气缸221的缸体固定在台板23上,单杆气缸221的活塞杆与支架24连接。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接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和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由接头夹具夹紧的直三通接头沿X轴方向布置,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布置在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的一侧,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布置在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的另一侧;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和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双管前端缩管机构、双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双管二次插装机构;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和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单管前端缩管机构、单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单管二次插装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软管与直三通接头的组装设备,包括机架、接头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和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由接头夹具夹紧的直三通接头沿X轴方向布置,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布置在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的一侧,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布置在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的另一侧;双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和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双管前端缩管机构、双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双管二次插装机构;单输液软管与接头组装装置包括单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和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单管前端缩管机构、单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单管二次插装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第一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第一台板、第一支架、第一三杆气缸、沿X轴正方向依次布置的第一气动剪、第一气动夹头和第二气动夹头;第一直线模组沿X轴方向布置在机架上,第一台板固定在第一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第二直线模组沿Y轴方向布置在第一台板上,第一支架固定在第二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第一三杆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架上,沿Y轴方向布置,第一气动剪固定在第一三杆气缸的活塞杆上;第一气动夹头安装在第一支架上,第二气动夹头安装在第一台板上;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第二台板、第二直线导轨副、机座、单管前端缩管机构、单管预装进给机构、单管二次插装机构和第二电机,单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单管二次插装机构由第二电机驱动;第二台板安装在机架上,第二直线导轨副沿X轴方向布置在第二台板上,机座固定在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单管前端缩管机构、单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单管二次插装机构安装在机座上,单管前端缩管机构沿X轴布置在单管二次插装机构的后方;接头夹具沿X轴方向布置在单管前端缩管机构的后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为L形,包括横板和立板,第一支架的横板固定在第二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驱动第一气动夹头的第一手指气缸安装在第一支架的横板上,第一三杆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架的立板上;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包括第二支架和输液软管张紧机构,驱动第二气动夹头的第二手指气缸安装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台板上;输液软管张紧机构包括第三气动夹头、导向支架和推力滚轮,第三气动夹头布置在第二气动夹头沿X轴正方向的前方;推力滚轮安装在第二气动夹头的上夹头上,位于第二气动夹头与第三气动夹头之间;导向支架包括立板,两个第一导杆和两个第一压簧,第一导杆沿X轴方向布置,立板的下部包括两个导杆孔,第一导杆沿X轴正方向的后端穿过立板的导杆孔与第一台板固定,与立板的导杆孔滑动配合;第一压簧套在第一导杆上,一端抵在第一导杆前端的头部,另一端抵在立板的下部,第一压簧的推力使立板向第二气动夹头的方向靠拢;驱动第三气动夹头的第三手指气缸安装在立板上,立板靠近第二气动夹头一侧的中部包括与推力滚轮配合的斜面凸台;单管前端缩管机构包括缩管夹,立板和第三直线模组、第三直线模组包括第三单杆气缸、第三直线导轨副,第三单杆气缸和第三直线导轨副的导轨沿Y轴方向固定在机座上,单管前端缩管机构的立板固定在第三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并与第三单杆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缩管夹包括上夹、下夹和缩管夹驱动机构,缩管夹下夹的夹头包括向上开口的U形槽,缩管夹上夹的夹头包括向下凸出的V形凸起,缩管夹的上夹和下夹扣合时,V形凸起的下端插入到U形槽的上部;缩管夹下夹U形槽的顶部包括V形的开口,U形槽的宽度小于输液软管的直径;缩管夹驱动机构包括上手指气缸和下手指气缸,上手指气缸和下手指气缸分别沿Y轴方向固定在单管前端缩管机构的立板上,上手指气缸位于下手指气缸的正上方;缩管夹的上夹固定在上手指气缸的下手指上,缩管夹的下夹固定在下手指气缸的上手指上;缩管夹的上夹和下夹之间装有上下夹扣合间距调节螺钉;单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第四直线导轨副和第四单杆气缸,第四直线导轨副和第四单杆气缸沿X轴方向布置,第四直线导轨副的导轨固定在机架上,第二台板固定在第四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第四单杆气缸固定在机架上,第四单杆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台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气动夹头包括V形夹口和平夹口,V形夹口远离第一气动夹头,第二气动夹头的平夹口靠近第一气动夹头;第二气动夹头的上夹头包括两块竖直布置的夹片,第二气动夹头的下夹头包括三块竖直布置的夹片,夹片之间包括沿X轴方向大于夹片厚度的间隙,上夹头的夹片与下夹头的夹片沿X轴方向错开;第二气动夹头上夹头的夹片和下夹头远离第一气动夹头的两块夹片各包括突出部,突出部包括V形槽,V形槽的底部包括弧面;第二气动夹头夹合时,上夹头的夹片的突出部插入下夹头夹片间的间隙中,下夹头的夹片的突出部插入上夹头夹片间的间隙中,构成所述的V形夹口;第二气动夹头夹合时,第二气动夹头下夹头靠近第一气动夹头的夹片与第二气动夹头上夹头的靠近第一气动夹头的夹片的非突出部位构成第二气动夹头的平夹口;单管预装进给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锥齿轮、第一锥齿轮轴、第一齿条和第一支座,第一主动锥齿轮沿X轴方向布置,第一主动锥齿轮的轮毂固定在第二电机的轴上,第二电机固定在机座的立板上;第一锥齿轮轴沿Y轴方向布置,中部由机座上的第一轴承座支承,前端的被动锥齿轮与第一主动锥齿轮啮合,后端的齿轮轴与第一齿条啮合;第一齿条沿X轴方向固定在第一支座的顶部,第一支座固定在第二台板上;单管二次插装机构包括中通式多爪气缸、第一圆柱齿轮和第二圆柱齿轮,第一圆柱齿轮安装在第一主动锥齿轮的轮毂上,与第二圆柱齿轮啮合;中通式多爪气缸沿X轴方向布置在第二圆柱齿轮的后方,固定在第二圆柱齿轮上,与第二圆柱齿轮同轴;中通式多爪气缸的夹爪朝向单管前端缩管机构,第二圆柱齿轮的轮毂由机座上的第二轴承座支承;中通式多爪气缸的轴线穿过接头夹具的夹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双输液软管输送装置包括第四直线模组、第三台板、第三三杆气缸、沿X轴正方向依次布置的第四气动夹头和第二气动剪;第四直线模组沿X轴方向布置在机架上,第三台板固定在第四直线模组的滑块上;第三三杆气缸固定在第三台板上,沿Y轴方向布置,第二气动剪固定在第三三杆气缸的活塞杆上;第四气动夹头安装在第三台板上;双输液软管插装装置包括第四台板、第六直线导轨副、第二机座、双管前端缩管机构、双管预装进给机构、双管二次插装机构和第四电机,双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双管二次插装机构由第四电机驱动;第四台板安装在机架上,第六直线导轨副沿X轴方向布置在第四台板上,第二机座固定在第六直线导轨副的滑块上;双管前端缩管机构、双管预装进给机构和双管二次插装机构安装在第二机座上,双管前端缩管机构沿X轴布置在双管二次插装机构的前方,接头夹具布置在双管前端缩管机构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双输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增覃群苏茜林显新余小榕邓桂丹谢昌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