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变组分光固化3D打印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是一种在线变组分光固化3D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基于离散堆积思想,通过材料累积成形的一种制造方法,该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支撑,借助数字模型文件,结合软件和数控进行实物的制造。立体光固化技术(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SLA)作为一种成熟的3D打印技术,因其具有成形效率高、效果好等优点发展迅速,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模具制造、汽车零件等领域中具有极多的应用及应用潜力。光固化成形技术是基于液体材料成形的技术,利用材料的自流平性,在激光的作用下通过点线面逐层固化,层层累积,直至完成整个打印,由于其成形特点的限制,SLA多采用料盒进行供料,难以实现粘度大于3000cP材料的固化层流平,限制了高粘度材料的成形。高粘度材料通常指粘度大于3000cP的液体硅胶、水凝胶、陶瓷浆料、高固含量树脂,在显著提高成形件性能的同时具有开发的功能,基于传统SLA成形对打印材料和更多潜在应用的限制。为探索SL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变组分光固化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以及底座(10)上安装的激光发生模块、注射泵(20)、两个以上的注射器(30)、混料送料机构(40)、X轴移动模组(50)、刮刀(60)、Y轴移动模组(70)、打印平台(80)和Z轴移动模组(90),注射泵(20)驱动注射器(30)实现材料输送,注射器(30)出料口通过管体和混料送料机构(40)内部混料腔连通,X轴移动模组(50)带动混料送料机构(40)移动使得混料送料机构(40)的出料口移动至打印平台(80)的上方,Y轴移动模组(70)带动刮刀(60)移动对打印平台(80)上的材料进行刮平,Z轴移动模组(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变组分光固化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以及底座(10)上安装的激光发生模块、注射泵(20)、两个以上的注射器(30)、混料送料机构(40)、X轴移动模组(50)、刮刀(60)、Y轴移动模组(70)、打印平台(80)和Z轴移动模组(90),注射泵(20)驱动注射器(30)实现材料输送,注射器(30)出料口通过管体和混料送料机构(40)内部混料腔连通,X轴移动模组(50)带动混料送料机构(40)移动使得混料送料机构(40)的出料口移动至打印平台(80)的上方,Y轴移动模组(70)带动刮刀(60)移动对打印平台(80)上的材料进行刮平,Z轴移动模组(90)带动打印平台(80)上下移动,激光发生模块的激光打印口布置在打印平台(80)的上方,激光发生模块安装在手动位移台(130)的上台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变组分光固化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生模块包括激光发生器(1)、扩束镜(2)、振镜(3)和场镜(4),扩束镜(2)的一端和激光发生器(1)的出光口相连,扩束镜(2)的另一端和振镜(3)相连,场镜(4)和振镜(3)相连,激光发生器(1)的出光口中心与扩束镜(2)中心同轴,振镜(3)入光口与扩束镜(2)出光口同轴,场镜(4)的出光口面向打印平台(8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变组分光固化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送料机构(40)包括电机一(41)、混料腔壳体(42)、喷嘴(43)和送料螺杆,送料螺杆立式布置在混料腔壳体(42)中,送料螺杆由电机一(41)驱动,混料腔壳体(42)的下端和喷嘴(43)连通,喷嘴(43)的出料口朝下布置,混料腔壳体(42)的侧壁上开设多个进料口(44),混料腔壳体(42)的进料口(44)个数和注射器(30)的个数相同,每个注射器(30)的出料口通过一个管体和混料腔壳体(42)的其中一个进料口(44)连通,X轴移动模组(50)带动电机一(41)实现X轴方向水平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线变组分光固化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上方通过支撑柱固定有水平的基准板(11),Y轴移动模组(70)固定在基准板(11)的上板面,Y轴移动模组(70)通过水平安装板(61)带动刮刀(60)移动,刮刀(60)安装在安装板(61)的下板面,安装板(61)上安装多个微调螺杆(62),微调螺杆(62)和刮刀(60)相连实现刮刀(60)的上下可微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线变组分光固化3D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板(11)的上板面开设方形槽(12),方形槽(12)的中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限位块一(13)和限位块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禹,谢梦梦,杨文振,章健,张阳,倪铭,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