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装储液罐
本申请涉及油田钻井、压裂
,特别涉及一种套装储液罐。
技术介绍
油田钻井是利用机械设备,将油田地层钻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的施工工艺。油田压裂是利用水力作用,使油层形成裂缝的一种施工工艺。无论是钻井,还是压裂,都需要在施工现场使用到大量的水源或者压裂液。储液罐是一种有效的盛装液体的重要工具,水源或者压裂液通过储液罐能够被运输至施工现场,并被存放在施工现场备用。由于钻井或者压裂施工的用液需求,因此施工现场往往需要在施工前就准备好充足的水源或者压裂液,而又由于上述施工的用液量较大,施工现场需要设置多个储液罐进行水源或者压裂液的存放,以组成一个稳定的供液系统。目前的供液系统一般是由多个单储液罐组成,单储液罐放置于施工现场时占地面积较大,而且单储液罐需要的运输车次多,这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不利于油田钻井或压裂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套装储液罐,能够解决目前单储液罐放置于施工现场时占地面积较大,而且需要的运输车次多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装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储液罐(2)、吊耳(12)、支撑滑动柱(14)、第二储液罐(16)、竖直滑道(26)、支撑柱(28)、支撑座(30)、限位件(36),其中,/n第一储液罐(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吊耳(12),所述第一储液罐(2)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两根间隔且平行分布的支撑滑动柱(14);/n第二储液罐(16)为顶部呈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储液罐(16)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固定设有至少两根竖直滑道(26),且每面所述内侧壁上的两根所述竖直滑道(26)间隔且平行分布,所述竖直滑道(26)与所述支撑滑动柱(14)相匹配,所述第一储液罐(2)通过所述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装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储液罐(2)、吊耳(12)、支撑滑动柱(14)、第二储液罐(16)、竖直滑道(26)、支撑柱(28)、支撑座(30)、限位件(36),其中,
第一储液罐(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吊耳(12),所述第一储液罐(2)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两根间隔且平行分布的支撑滑动柱(14);
第二储液罐(16)为顶部呈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储液罐(16)相对的两内侧壁上分别固定设有至少两根竖直滑道(26),且每面所述内侧壁上的两根所述竖直滑道(26)间隔且平行分布,所述竖直滑道(26)与所述支撑滑动柱(14)相匹配,所述第一储液罐(2)通过所述支撑滑动柱(14)沿所述竖直滑道(26)的方向进入或退出第二储液罐(16);每根所述竖直滑道(26)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限位件(36)和支撑柱(28),所述支撑柱(28)与所述竖直滑道(26)平行,所述支撑柱(28)的顶部固定设有支撑座(30),所述支撑座(30)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座(30)的用于放置所述支撑滑动柱(14)的支撑凹槽(32),所述支撑凹槽(32)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支撑滑动柱(14)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支撑凹槽(32)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限位件(36)顶端的高度;
第一储液罐(2)和第二储液罐(16)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进液口(62)和出液口(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滑道(26)为竖直槽钢(27),所述竖直槽钢(27)的凹槽口朝向所述第二储液罐(16)内,并形成供所述支撑滑动柱(14)上下滑动的通道结构,所述竖直槽钢(27)上与凹槽口相对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储液罐(16)的内侧壁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装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的上表面还设有第一阻挡部(34),所述第一阻挡部(34)到所述限位件(36)的水平距离大于所述支撑凹槽(32)到所述限位件(36)的水平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套装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6)包括安装部(38)和位于所述安装部(38)上方的第二阻挡部(40),所述第二阻挡部(40)呈梯形体状,且所述第二阻挡部(40)朝向所述支撑座(30)的侧面为斜面,所述安装部(38)的侧面与所述竖直滑道(26)的侧面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蒙湘,史志峰,张钊,赵永丰,晁大刚,周伟,李国勋,俞金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