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包括主体桶、密封盖、出液管、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气缸、进液管、隔热胆和喷洒件;隔热胆滑动设置在主体桶上;螺纹管设置在出液管上,且出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流量的出液阀;出液管滑动设置在主体桶的底部并通过螺纹管与隔热胆螺纹连接;喷洒件设置在主体桶上,且喷洒件上设有多组用于喷水的喷洒孔;进液管设置在主体桶上并伸进喷洒件;压板滑动设置在密封盖上并位于靠近喷洒件的一侧,气缸设置在密封盖上,且气缸上的伸缩杆穿过密封盖与压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隔热胆防止外界温度对桶内乳液的影响,防止其发生变质,同时可以快速的将桶内乳液取出,且不易残留,在使用后方便对于桶内清理,更加省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产品储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水性乳液是一种化工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学原料,一般水性乳液均存放于化工原料桶中,然而现有化工原料桶在储存水性乳液时,不能将外界温度与桶内温度分隔开,使得原料桶内的温度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当外界温度与原料桶内温度差距较大时,会使一些水性乳液变质,容易影响桶内的水性乳液的性能;同时水性乳液较为粘稠,靠倾倒的方式水性乳液出料速度慢,不够方便;不利于化工厂里的工作人员进行转存、倾倒和使用,且料桶不方便清理,当需要更新桶内的乳液时,桶上残留的乳液容易变质并影响其他乳液的品质;影响加工质量,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可以通过隔热胆防止外界温度对桶内乳液的影响,防止其发生变质,同时可以快速的将桶内乳液取出,且不易残留,在使用后方便对于桶内清理,更加省事。(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包括主体桶、密封盖、支撑脚、出液管、单向进气阀、公扣、母扣、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气缸、进液管、转轴、隔热胆、喷洒件、压板和螺纹管;隔热胆滑动设置在主体桶上,且隔热胆顶部低于主体桶;主体桶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固定的支撑脚,主体桶底部设有通孔,且隔热胆上对应设有螺纹孔;螺纹管设置在出液管上,且出液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流量的出液阀;出液管滑动设置在主体桶的底部并通过螺纹管与隔热胆螺纹连接;喷洒件设置在主体桶上并抵住隔热胆,且喷洒件上设有多组用于喷水的喷洒孔;喷洒件内设有环形腔,进液管设置在主体桶上并伸进喷洒件内的环形腔内;连接管设置在主体桶上并伸向隔热胆内,且单向进气阀设置在连接管上并位于主体桶的外围;第二固定件设置在主体桶上,且第二固定件上设有凹槽;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件上,第一固定件设置在密封盖上,且第一固定件上设有凸台;凸台与转轴连接并位于凹槽内;公扣设置在主体桶上并位于第一固定件的对立侧,母扣设置在密封盖上并位于第二固定件的对立侧,且公扣和母扣扣接并将密封盖锁紧在主体桶上;压板滑动设置在密封盖上并位于靠近喷洒件的一侧,气缸设置在密封盖上,且气缸上的伸缩杆穿过密封盖与压板连接。优选的,支撑脚的数目为三组,且环形整列分布在主体桶的底部。优选的,出液管与隔热胆之间设有密封圈。优选的,密封盖靠近喷洒件的一侧设有密封圈。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套,密封套设置在密封盖上,且气缸的伸缩杆与密封套滑动连接。优选的,主体桶上设有透明条形观察窗。优选的,透明条形观察窗上设有刻度值。优选的,进液管上设有进液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储存时,先打开公扣然后将密封盖通过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转轴转动并打开,此时将水性乳液倒入主体桶内的隔热胆内,之后盖上密封盖并通过公扣和母扣锁紧密封;当需要取出水性乳液时,启动气缸,气缸通过伸缩杆推动压板,启动气缸的同时打开出液管上的出液阀,压板挤压并将乳液通过出液管挤出,同时还可以观察主体桶和隔热胆上的透明观察窗,以及刻度来控制水性乳液的体积;最后当需要对主体桶内进行清理时,打开进液管上的进液阀,然后将清理液通过喷洒件以及喷洒孔喷向桶内进行清洗,最后通过出液管排出废液即可;本实用型可以通过隔热胆防止外界温度对桶内乳液的影响,防止其发生变质,同时可以快速的将桶内乳液取出,且不易残留,在使用后方便对于桶内清理,更加省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后视)。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中出液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桶;2、密封盖;3、支撑脚;4、出液管;5、出液阀;6、单向进气阀;7、公扣;8、母扣;9、第一固定件;10、第二固定件;11、气缸;12、进液管;13、转轴;14、隔热胆;15、喷洒件;16、喷洒孔;17、压板;18、密封套;19、螺纹管;20、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包括主体桶1、密封盖2、支撑脚3、出液管4、单向进气阀6、公扣7、母扣8、第一固定件9、第二固定件10、气缸11、进液管12、转轴13、隔热胆14、喷洒件15、压板17和螺纹管19;隔热胆14滑动设置在主体桶1上,且隔热胆14顶部低于主体桶1;主体桶1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固定的支撑脚3,主体桶1底部设有通孔,且隔热胆14上对应设有螺纹孔;螺纹管19设置在出液管4上,且出液管4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流量的出液阀5;出液管4滑动设置在主体桶1的底部并通过螺纹管19与隔热胆14螺纹连接;喷洒件15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抵住隔热胆14,且喷洒件15上设有多组用于喷水的喷洒孔16;喷洒件15内设有环形腔,进液管12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伸进喷洒件15内的环形腔内;连接管20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伸向隔热胆14内,且单向进气阀6设置在连接管20上并位于主体桶1的外围;第二固定件10设置在主体桶1上,且第二固定件10上设有凹槽;转轴13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件10上,第一固定件9设置在密封盖2上,且第一固定件9上设有凸台;凸台与转轴13连接并位于凹槽内;公扣7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位于第一固定件9的对立侧,母扣8设置在密封盖2上并位于第二固定件10的对立侧,且公扣7和母扣8扣接并将密封盖2锁紧在主体桶1上;压板17滑动设置在密封盖2上并位于靠近喷洒件15的一侧,气缸11设置在密封盖2上,且气缸11上的伸缩杆穿过密封盖2与压板17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脚3的数目为三组,且环形整列分布在主体桶1的底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出液管4与隔热胆14之间设有密封圈。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密封盖2靠近喷洒件15的一侧设有密封圈。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套18,密封套18设置在密封盖2上,且气缸11的伸缩杆与密封套滑动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主体桶1上设有透明条形观察窗。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透明条形观察窗上设有刻度值。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进液管12上设有进液阀。本技术中,储存时,先打开公扣7然后将密封盖2通过第一固定件9、第二固定件10和转轴13转动并打开,此时将水性乳液倒入主体桶1内的隔热胆14内,之后盖上密封盖2并通过公扣7和母扣8锁紧密封;当需要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桶(1)、密封盖(2)、支撑脚(3)、出液管(4)、单向进气阀(6)、公扣(7)、母扣(8)、第一固定件(9)、第二固定件(10)、气缸(11)、进液管(12)、转轴(13)、隔热胆(14)、喷洒件(15)、压板(17)和螺纹管(19);/n隔热胆(14)滑动设置在主体桶(1)上,且隔热胆(14)顶部低于主体桶(1);主体桶(1)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固定的支撑脚(3),主体桶(1)底部设有通孔,且隔热胆(14)上对应设有螺纹孔;螺纹管(19)设置在出液管(4)上,且出液管(4)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流量的出液阀(5);出液管(4)滑动设置在主体桶(1)的底部并通过螺纹管(19)与隔热胆(14)螺纹连接;喷洒件(15)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抵住隔热胆(14),且喷洒件(15)上设有多组用于喷水的喷洒孔(16);喷洒件(15)内设有环形腔,进液管(12)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伸进喷洒件(15)内的环形腔内;连接管(20)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伸向隔热胆(14)内,且单向进气阀(6)设置在连接管(20)上并位于主体桶(1)的外围;/n第二固定件(10)设置在主体桶(1)上,且第二固定件(10)上设有凹槽;转轴(13)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件(10)上,第一固定件(9)设置在密封盖(2)上,且第一固定件(9)上设有凸台;凸台与转轴(13)连接并位于凹槽内;公扣(7)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位于第一固定件(9)的对立侧,母扣(8)设置在密封盖(2)上并位于第二固定件(10)的对立侧,且公扣(7)和母扣(8)扣接并将密封盖(2)锁紧在主体桶(1)上;压板(17)滑动设置在密封盖(2)上并位于靠近喷洒件(15)的一侧,气缸(11)设置在密封盖(2)上,且气缸(11)上的伸缩杆穿过密封盖(2)与压板(1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乳液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桶(1)、密封盖(2)、支撑脚(3)、出液管(4)、单向进气阀(6)、公扣(7)、母扣(8)、第一固定件(9)、第二固定件(10)、气缸(11)、进液管(12)、转轴(13)、隔热胆(14)、喷洒件(15)、压板(17)和螺纹管(19);
隔热胆(14)滑动设置在主体桶(1)上,且隔热胆(14)顶部低于主体桶(1);主体桶(1)底部设有用于支撑固定的支撑脚(3),主体桶(1)底部设有通孔,且隔热胆(14)上对应设有螺纹孔;螺纹管(19)设置在出液管(4)上,且出液管(4)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液流量的出液阀(5);出液管(4)滑动设置在主体桶(1)的底部并通过螺纹管(19)与隔热胆(14)螺纹连接;喷洒件(15)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抵住隔热胆(14),且喷洒件(15)上设有多组用于喷水的喷洒孔(16);喷洒件(15)内设有环形腔,进液管(12)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伸进喷洒件(15)内的环形腔内;连接管(20)设置在主体桶(1)上并伸向隔热胆(14)内,且单向进气阀(6)设置在连接管(20)上并位于主体桶(1)的外围;
第二固定件(10)设置在主体桶(1)上,且第二固定件(10)上设有凹槽;转轴(13)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件(10)上,第一固定件(9)设置在密封盖(2)上,且第一固定件(9)上设有凸台;凸台与转轴(13)连接并位于凹槽内;公扣(7)设置在主体桶(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百瑞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