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打磨夹持机械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电打磨夹持机械臂。
技术介绍
片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材料形式,片材通过冲裁或其他加工方式后获得,部分片材在后续生产之前,需要人工打磨去毛刺,传统的操作方式,是通过台虎钳或其他类型的夹具进行夹持,然后再进行打磨,这类夹具只能被动夹持,因此在夹持完成后,角度调节较为麻烦,当片材的一边打磨完成后,需要松开夹具,然后再对另一边进行夹持。而片材的操作量通常较大,因此这种夹具的形式操作效率较为低下。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实现片材的夹持,并且可以实现快速角度切换的机电打磨夹持机械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片材的夹持,并且可以实现快速角度切换的机电打磨夹持机械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打磨夹持机械臂,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与地面之间配合有螺栓;在所述立柱的外壁处焊接有机架板,在所述机架板的顶部远离所述立柱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通槽,在所述机架板的顶部靠近所述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打磨夹持机械臂,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板(2),所述底座板(2)与地面之间配合有螺栓(2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1)的外壁处焊接有机架板(3),在所述机架板(3)的顶部远离所述立柱(1)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通槽,在所述机架板(3)的顶部靠近所述通槽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螺纹孔,通过所述螺纹孔配合有高度调节用的螺丝(4),在所述通槽内安插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侧面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底座(6),所述螺丝(4)的上端抵住所述底座(6);所述底座(6)的轴心处穿插有轴杆(7),所述轴杆(7)和所述底座(6)之间配合有轴承,在所述轴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打磨夹持机械臂,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板(2),所述底座板(2)与地面之间配合有螺栓(2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柱(1)的外壁处焊接有机架板(3),在所述机架板(3)的顶部远离所述立柱(1)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通槽,在所述机架板(3)的顶部靠近所述通槽的位置处设置有竖向贯穿的螺纹孔,通过所述螺纹孔配合有高度调节用的螺丝(4),在所述通槽内安插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侧面顶部位置处设置有底座(6),所述螺丝(4)的上端抵住所述底座(6);所述底座(6)的轴心处穿插有轴杆(7),所述轴杆(7)和所述底座(6)之间配合有轴承,在所述轴杆(7)的上端设置有底板(8);在所述轴杆(7)的外部设置有从动带轮(701);所述支杆(5)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机架板(9),在所述第一机架板(9)的板面上安装有驱动单元(10),所述驱动单元(10)的输出端安装有主动带轮(11),所述主动带轮(11)和所述从动带轮(701)之间配合有传动带(12);所述立柱(1)的外部套设有可轴向滑移的套管(13),所述套管(13)的外壁处设置有连杆(14),所述连杆(14)远离所述套管(13)的那一端设置有轴套(15),在所述轴套(15)的轴心处穿插有第一轴杆(16),所述轴套(15)和所述第一轴杆(16)之间配合有第一轴承(17);所述第一轴杆(16)和所述轴套(15)之间配合有锁止机构;所述第一轴杆(16)的下端设置有顶板(18),所述底板(8)和所述顶板(18)之间形成夹持工件用的夹口(19);所述套管(13)和所述立柱(1)之间配合有锁闭螺丝(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打磨夹持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8)和所述顶板(18)的表面均环形设置有多个通孔,在所述底板(8)的顶部和所述顶板(18)的底部均设置有橡胶材质的防滑垫(21),所述防滑垫(21)的表面环形设置有多根T字形的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形变后穿过所述通孔,并在穿过通孔后形成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电打磨夹持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包括锁止套(23),在所述轴套(15)的顶部设置有阶梯孔(151),在所述阶梯孔(151)的孔壁处环形设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