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板专用钢结构的镀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楼板专用钢结构的镀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建筑钢材强度高、塑性韧性好、自重轻,加上钢结构具有制作简便、施工工期短,适用于跨度大、高度高、承载重的结构等优点,使钢材在建筑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钢材耐腐蚀性和耐锈蚀性差。据发达国家的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钢结构的腐蚀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给结构的安全带来隐患,由于钢锈蚀而导致的工程事故也屡见不鲜。因此钢结构(特别是薄壁钢构件)的防腐处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常温下钢铁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钢结构在常温大气环境中使用,钢材受大气中水分、氧和其他污染物(未清理干净的焊渣、锈层、表面污物)的作用而被腐蚀。大气的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钢材的腐蚀是很轻微的;但当相对湿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钢材的腐蚀速度突然升高,这一数值称为临界湿度。常温下,一般钢材的临界湿度为60%~70%。当空气被污染或在沿海地区空气中含盐时,临界湿度都很低,钢材表面容易形成水膜。此时焊渣和未处理干净的锈层(氧化铁皮)作为阴极,钢结构构件(母材)作为阳极在水膜中发生电化学腐蚀。大气中的水分吸附在钢材表面形成的水膜是造成钢材腐蚀的决定因素;大气的相对湿度和污染物的含量是影响大气腐蚀程度的重要因素。中国专利(CN109513979A)公布了一种钢结构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端设有切割台和两个固定块,所述切割台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楼板专用钢结构的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体传送组件(92)、磨擦调整组件(6)和结构钢本体(7),所述钢体传送组件(92)置于磨擦调整组件(6)的外侧,所述结构钢本体(7)置于所述钢体传送组件(92)的上方,且所述传送组件(92)将结构钢本体(7)运输并穿过磨擦调整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专用钢结构的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体传送组件(92)、磨擦调整组件(6)和结构钢本体(7),所述钢体传送组件(92)置于磨擦调整组件(6)的外侧,所述结构钢本体(7)置于所述钢体传送组件(92)的上方,且所述传送组件(92)将结构钢本体(7)运输并穿过磨擦调整组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专用钢结构的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体传送组件(92)包括传送稳定座(921)、传送电机(926)、传送带(923)和传送架体(924),所述传送架体(924)与通过架体连接件(925)与传送稳定座(921)连接,所述传送电机(926)置于传送架体(924)的外侧,所述传送带(923)置于传送架体(924)的内侧,所述传送架体(924)的内部设置有带轮,所述传送电机(926)的头部与带轮连接,且所述传送电机(926)通过带轮驱动传送带(923)转动,所述结构钢本体(7)放置于所述传送带(923)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楼板专用钢结构的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体传送组件(92)的上部还设有钢体预处理组件(93),所述钢体预处理组件(93)包括两个呈平行设置的同步移动单元(931)和打磨块(922),所述打磨块(922)置于两个所述同步移动单元(931)的下部,所述打磨块(922)的上端与每个同步移动单元(931)的内侧连接,所述打磨块(922)套设在结构钢本体(7)的外周并与结构钢本体(7)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同步移动单元(931)带动打磨块(922)往复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楼板专用钢结构的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同步移动单元(931)包括同步电机(9211)、上基板(9212)、下基板(9213)、同步齿带(9214)和两个同步齿轮,两个同步齿轮分别置于上基板(9212)、下基板(9213)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同步齿带(9214)套设于两个同步齿轮的外周,所述同步电机(9211)与上基板(9212)的上部连接,所述同步电机(9211)的头部与右侧的同步齿轮连接,所述同步电机(9211)通过同步齿轮驱动同步齿带(9214)相对上基板(9212)、下基板(9213)的外侧滑动,所述打磨块(922)的顶部与两个同步齿带(9214)的内侧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楼板专用钢结构的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体传送组件(92)的外侧还设有多个钢体夹持组件(91),多个所述钢体夹持组件(91)、钢体传送组件(92)、磨擦调整组件(6)和结构钢本体(7)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多个所述钢体夹持组件(91)呈对称设置于磨擦调整组件(6)的两侧,结构钢本体(7)被每个所述钢体夹持组件(91)的头部夹紧或释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楼板专用钢结构的镀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所述钢体夹持组件(91)包括夹持稳定座(911)、夹持头(912),所述夹持头(912)与夹持稳定座(911)的上部连接,所述夹持头(91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立发,邱钊强,刘井正,姚明,王巨凯,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龙明钢结构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