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总成、移动总成、食品输送线和食品打包线,移动总成设置在基座总成的正面,基座总成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总成,基座总成的内腔设置有食品打包线,通过基座总成与移动总成之间配合,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解决以往需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基座架与驱动电机及传动丝杠之间配合,达到运行平稳无晃动的效果,解决运行时晃动而使食品脱落的问题,通过移动滑槽与移动总成之间配合,达到移动速度快定位精准的功能,解决快速移动时无法精准抓取食品上料的问题,通过伸缩气缸与载具座之间配合,达到生产不同形状大小规格食品种类的功能,解决了只能生产一种类型和形状大小食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油炸食品(油炸薯条、油炸土豆片、方便面等)的生产是先将食品油炸好,再包装。包装时普遍通过人工使用半自动的电子计量称将油炸食品按需计量,然后倒入成品袋中封口,再将包装好后的袋子由人工装进纸箱,然后人工封箱捆扎,由于各种油炸食品以其可口的风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所以生产量大,因而传统的油炸食品生产和包装方法需要使用大量人工的反复操作,人工成本高,且产品在生产和包装的过程中经常长时间暴露在外存放,容易遭受污染,导致油炸食品的卫生安全性降低,同时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影响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总成、移动总成、食品输送线和食品打包线,所述移动总成设置在基座总成的正面,所述基座总成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总成,所述食品输送线设置在基座总成的内腔处,所述基座总成的内腔设置有食品打包线。优选的,所述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总成、移动总成、食品输送线和食品打包线,所述移动总成设置在基座总成的正面,所述基座总成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总成,所述食品输送线设置在基座总成的内腔处,所述基座总成的内腔设置有食品打包线。优选的,所述基座总成包括基座体、驱动电机、传动丝杠、丝杠固定座、移动滑槽、滑槽条和气缸输送管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基座体背面的左侧,所述传动丝杠的左端与驱动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杠固定座设置在基座体背面的右侧,所述基座体的正面开设有移动滑槽,所述滑槽条等距离的设置在基座体的正面,所述气缸输送管座的底部与基座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总成包括伸缩气缸、载具座和吸盘,所述伸缩气缸设置在移动总成的正面,所述移动总成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气缸,所述载具座的顶部与伸缩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盘等距离的设置在载具座的底部。优选的,所述传动丝杠贯穿于移动总成的内腔。优选的,所述移动总成贯穿在移动滑槽的内腔处。优选的,所述移动总成套装在传动丝杠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通过基座总成与移动总成之间的配合,达到了提高生产工作率的效果,解决了以往需人工操作生产工作率低的问题。2、该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通过基座架与驱动电机及传动丝杠之间的配合,达到了运行平稳无晃动的功能,解决了在运行时因晃动而使食品脱落的问题。3、该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通过移动滑槽与移动总成之间的配合,达到了移动速度快定位精准的功能,解决了快速移动时无法精准抓取食品进行上料的问题。4、该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通过伸缩气缸与载具座之间的配合,达到了可上不同形状大小规格的食品种类的功能,解决了只能生产一种类型和形状大小食品的问题。5、该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通过食品输送线与食品打包线之间的配合,达到了可整体给食品灭菌的功能,解决了以往在输送中暴露在外容易遭受污染导致卫生安全性降低的问题。6、该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通过输送线上的光电传感器与载具座上的自动计量器之间的配合,达到了上料均匀保质保量无差别的效果,解决了以往人工上料出现的不均匀的误差的问题。7、该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安装与维护,可根据不同食品规格大小及形状进行更换载具座从而满足不同需求。8、该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通过气缸输送管座与气缸之间的配合,达到了一定的抓取力不会轻易脱落,解决了人工频繁抓取上料的疲劳强度易导致脱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图中:1基座总成、2移动总成、101基座架、102驱动电机、103传动丝杠、104丝杠固定座、105移动滑槽、106滑槽条、107气缸输送管座、201伸缩气缸、202载具座、203吸盘、3食品输送线、4食品打包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总成1、移动总成2、食品输送线3和食品打包线4,移动总成2设置在基座总成1的正面,基座总成1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总成2,食品输送线3设置在基座总成1的内腔处,基座总成1的内腔设置有食品打包线4,基座总成1包括基座体101、驱动电机102、传动丝杠103、丝杠固定座104、移动滑槽105、滑槽条106和气缸输送管座107,驱动电机102设置在基座体101背面的左侧,传动丝杠103的左端与驱动电机102的顶部固定连接,丝杠固定座104设置在基座体101背面的右侧,基座体101的正面开设有移动滑槽105,滑槽条106等距离的设置在基座体101的正面,气缸输送管座107的底部与基座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移动总成2包括伸缩气缸201、载具座202和吸盘203,伸缩气缸201设置在移动总成2的正面,移动总成2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气缸201,载具座202的顶部与伸缩气缸201的顶部固定连接,吸盘203等距离的设置在载具座202的底部,传动丝杠103贯穿于移动总成2的内腔,移动总成2贯穿在移动滑槽105的内腔处,移动总成2套装在传动丝杠103上。工作原理:该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便于安装与维护,首先是安装过程,移动总成2设置在基座总成1的正面,基座总成1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总成2,食品输送线3设置在基座总成1的内腔处,基座总成1的内腔设置有食品打包线4,驱动电机102设置在基座体101背面的左侧,传动丝杠103的左端与驱动电机102的顶部固定连接,丝杠固定座104设置在基座体101背面的右侧,基座体101的正面开设有移动滑槽105,滑槽条106等距离的设置在基座体101的正面,气缸输送管座107的底部与基座体101的顶部固定连接,伸缩气缸201设置在移动总成2的正面,移动总成2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气缸201,载具座202的顶部与伸缩气缸201的顶部固定连接,吸盘203等距离的设置在载具座202的底部,全部安装完成后通气通电进行调试,最后便是使用过程,食品经过输送线3的输送到达指定位置,此时光电传感器触动线体上的紫外线灯打开进行整体灭菌,移动总成2随着驱动电机102带动传动丝杠103一起移动至于食品输送线3的位置停止,伸缩气缸201向下伸出直到吸盘203将其食品吸附,此时移动总成2快速移动到旁边的食品打包线4再放下,整个过程连贯快速,即节省了分配上料的时间也解决了人工劳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总成(1)、移动总成(2)、食品输送线(3)和食品打包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总成(2)设置在基座总成(1)的正面,所述基座总成(1)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总成(2),所述食品输送线(3)设置在基座总成(1)的内腔处,所述基座总成(1)的内腔设置有食品打包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包括基座总成(1)、移动总成(2)、食品输送线(3)和食品打包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总成(2)设置在基座总成(1)的正面,所述基座总成(1)的外侧设置有移动总成(2),所述食品输送线(3)设置在基座总成(1)的内腔处,所述基座总成(1)的内腔设置有食品打包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上料的食品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总成(1)包括基座体(101)、驱动电机(102)、传动丝杠(103)、丝杠固定座(104)、移动滑槽(105)、滑槽条(106)和气缸输送管座(107),所述驱动电机(102)设置在基座体(101)背面的左侧,所述传动丝杠(103)的左端与驱动电机(10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丝杠固定座(104)设置在基座体101背面的右侧,所述基座体(101)的正面开设有移动滑槽(105),所述滑槽条(106)等距离的设置在基座体(101)的正面,所述气缸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