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冲浪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12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主体,所述冲浪板主体通过可折叠的立柱连接有水翼,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立柱可以折叠,从而缩小整体体积,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放置、收藏和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冲浪板
本技术涉及冲浪板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动冲浪板。
技术介绍
电动冲浪板可作为海边、湖面、河流冲浪爱好者的运动器材,其是一种借助锂电池驱动的冲浪板。一块内置的锂电池可为电动机提供大约1个小时的动能。最初设计该冲浪板是娱乐之用,但是很快得到了营救小组和救生员的青睐,这个轻重量水上工具成本低廉,比船只和喷气板更加便捷,可用于营救用途,实现海边、湖泊快速抢险救援。目前的电动冲浪板体积较大,不便于收藏和携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动冲浪板,体积小巧,便于收藏和携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主体,所述冲浪板主体通过可折叠的立柱连接有水翼,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顶部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的底部后侧,所述第一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翼的顶部,所述第一立管的前侧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的底部前侧,所述第一立管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或者,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管和第二立管,所述第一立管的顶部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的底部后侧,所述第一立管的底部后侧铰接所述第二立管的顶部后侧,所述第二立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翼的顶部,所述第一立管的前侧铰接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的底部前侧,所述第一立管的底部前侧以及所述第二立管的底部前侧各设置有彼此对应的限位斜面,所述第二立管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冲浪板主体上嵌入有防水控制盒,所述防水控制盒包括盒体以及与所述盒体可拆装密封连接的扣盖,所述防水控制盒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护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立柱可以折叠,从而缩小整体体积,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放置、收藏和携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动冲浪板的剖视图。图中:1、冲浪板主体;2、蓄电池;3、水翼;4、驱动电机;5、电机护罩;6、盒体;7、扣盖;8、第一立管;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第二立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主体1,所述冲浪板主体1通过可折叠的立柱连接有水翼3,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管8,所述第一立管8的顶部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后侧,所述第一立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翼3的顶部,所述第一立管8的前侧铰接第一连杆9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前侧,所述第一立管8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冲浪板主体1上嵌入有防水控制盒,所述防水控制盒包括盒体6以及与所述盒体6可拆装密封连接的扣盖7,所述防水控制盒内设置有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和电机护罩5。为了方便理解实施例一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实施例一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主体1、立柱2、水翼3、驱动电机4和电机护罩5等。冲浪板主体1的顶部嵌入有防水控制盒,防水控制盒包括盒体6以及扣盖7,盒体6的顶部设置有开口,用于放入蓄电池8,扣盖7用于将开口封堵。蓄电池8电连接驱动电机4,用于为驱动电机4提供电力。立柱2采用可折叠的结构,具体包括第一立管8,第一立管8的顶部铰接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后侧,第一立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水翼3的顶部,第一立管8的前侧铰接第一连杆9的一端,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0的一端,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铰接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前侧,通过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可保证处于竖直状态的第一立管8仅能向前翻转,不能向后翻转,从而不仅保证了电动冲浪板的正常使用还使其具有了折叠功能,大大缩小了体积。驱动电机4通过第一立管8上自带的法兰固定在第一立管8上,立柱2为空心结构,可用于使驱动电机4与蓄电池8之间的连接线路通过,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螺旋桨,螺旋桨的外部有防护网罩,可防止杂物进入,同时对人体也有防护作用。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主体1,所述冲浪板主体1通过可折叠的立柱连接有水翼3,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其中,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管8和第二立管11,所述第一立管8的顶部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后侧,所述第一立管8的底部后侧铰接所述第二立管11的顶部后侧,所述第二立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翼3的顶部,所述第一立管8的前侧铰接第一连杆9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前侧,所述第一立管8的底部前侧以及所述第二立管11的底部前侧各设置有彼此对应的限位斜面,所述第二立管11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冲浪板主体1上嵌入有防水控制盒,所述防水控制盒包括盒体6以及与所述盒体6可拆装密封连接的扣盖7,所述防水控制盒内设置有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和电机护罩5。为了方便理解实施例二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实施例二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立柱2采用可折叠的结构,具体包括第一立管8和第二立管11,第一立管8的顶部铰接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后侧,第一立管8的底部后侧铰接第二立管11的顶部后侧,第二立管11的底部固定连接水翼3的顶部,第一立管8的前侧铰接第一连杆9的一端,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0的一端,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铰接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前侧,通过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0可保证处于竖直状态的第一立管8仅能向前翻转,不能向后翻转,第一立管8的底部前侧以及第二立管11的底部前侧各设置有彼此对应的限位斜面,限位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通过两个限位斜面可保证处于竖直状态的第二立管11仅能向后翻转,不能向前翻转,从而不仅保证了电动冲浪板的正常使用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浪板主体(1)通过可折叠的立柱连接有水翼(3),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冲浪板,包括冲浪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浪板主体(1)通过可折叠的立柱连接有水翼(3),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管(8),所述第一立管(8)的顶部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后侧,所述第一立管(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翼(3)的顶部,所述第一立管(8)的前侧铰接第一连杆(9)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10)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1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前侧,所述第一立管(8)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冲浪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管(8)和第二立管(11),所述第一立管(8)的顶部铰接所述冲浪板主体(1)的底部后侧,所述第一立管(8)的底部后侧铰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瑞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禾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