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车及其脚踏垫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6月17日、申请号为201920911984.7、专利技术名称为“平衡车及其脚踏垫”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技术涉及平衡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平衡车及其脚踏垫。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平衡车的脚踏垫是采用PU(polyurethane-聚氨酯材料)发泡工艺制作而成,如此制成的脚踏垫在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但当平衡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对平衡车造成较大冲击时,采用PU发泡工艺制成的脚踏垫减震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平衡车的骑行稳定性和舒适性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平衡车的脚踏垫,所述平衡车的脚踏垫减震效果好,提高了骑行者的使用舒适性。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脚踏垫的平衡车。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平衡车的脚踏垫,所述脚踏垫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脚踏垫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减震孔,多个所述减震孔在所述脚踏垫的平面方向内间隔分布,所述脚踏垫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踏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垫的上表面为踩踏承载面,所述脚踏垫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减震孔,多个所述减震孔在所述脚踏垫的平面方向内间隔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脚踏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垫的上表面为踩踏承载面,所述脚踏垫的内部形成有多个减震孔,多个所述减震孔在所述脚踏垫的平面方向内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为异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分布在所述脚踏垫的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分布在所述脚踏垫的前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踏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孔还分布在所述脚踏垫的左侧面、右侧面和后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垫,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减震孔包括至少一个朝向下方开口的开口,所述开口孔的开口于所述脚踏垫的下表面平齐,所述开口孔的顶面位于脚踏垫的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甄旭彬,张令,
申请(专利权)人: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