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柱加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B柱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框架式车身骨架,构建“结构环”式的笼式车身,确保车身的刚度及安全性能。拓扑优化下车身骨架,使从车身前部或者侧面来的碰撞能量能够通过合理的传递路径被车身框架有效吸收,前部碰撞能量被发舱环、边梁环及A柱环等结构吸收,侧面碰撞则被B柱环、门槛及座椅横梁等结构吸收。图1-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B柱加强结构,其中的上铰链加强板1的翻边长度延伸至B柱加强板2的圆角切线C处,侧面与B柱加强板2用点焊连接。B柱加强板2与B柱内板3焊接形成B柱腔体应对侧面碰撞,起到保护乘员的作用。B柱上铰链以上区域对应人体的胸部和头部,如果受到碰撞时,B柱此部位出现失效、弯折、侵入驾驶舱空间过多时,会对人体造成致命的伤害,所以有必要提高B柱上铰链以上区域的强度,减少入侵量,降低对人体的伤害。现在,人们对汽车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侧碰安全性,在不加大现有的B柱外部尺寸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侧碰安全性,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柱加强结构,包括上铰链加强板、B柱加强板和B柱内板,所述上铰链加强板焊接在所述B柱加强板的内侧;所述B柱内板与所述B柱加强板的端部焊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包括B柱内板本体,所述B柱内板本体的两侧具有内凹部;所述上铰链加强板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上设置有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沉台结构,所述沉台结构的两侧具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两侧为上侧板;所述上侧板向所述B柱内板的方向延伸与所述B柱内板的内凹部邻接,并且所述上侧板的端部与所述内凹部的底端之间的间隙为约2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柱加强结构,包括上铰链加强板、B柱加强板和B柱内板,所述上铰链加强板焊接在所述B柱加强板的内侧;所述B柱内板与所述B柱加强板的端部焊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包括B柱内板本体,所述B柱内板本体的两侧具有内凹部;所述上铰链加强板包括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上设置有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沉台结构,所述沉台结构的两侧具有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两侧为上侧板;所述上侧板向所述B柱内板的方向延伸与所述B柱内板的内凹部邻接,并且所述上侧板的端部与所述内凹部的底端之间的间隙为约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链加强板还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的两侧设置有下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柱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包括下底壁和上底壁,所述下底壁的两侧设置有下侧壁,所述上底壁设置有沿着高度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军鹏,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