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09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包括冶炼系统、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六轴机器人、瓢具工装台、设备安全包维护网,冶炼系统设置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和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之间,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结构相同,在保证原有的制成工艺前提条件下,改善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确保人员健康和生产制成可持续性,并通过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避免高温烫伤危险、远离烟气粉尘、金属氧化物烟气等作业环境,降低了安全隐患,产品通过机器人稳定一致的作业路线,通过更加配套的辅助配置,得到了更加稳定的可持续生产的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控制系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属于黄铜五金铸造

技术介绍
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重力铸造技术目前是由熟练技术的操作工人站在高温、烟气粉尘、金属氧化物、石墨蒸汽等恶劣环境下,通过瓢具盛上千度金属液体来回搬运移动的浇铸工作。操作工人在一天8小时的上班时间里,在高温作业情况下,忍受着粉尘、金属氧化物烟气、石墨脱模剂蒸发蒸汽等恶劣环境,严重影响危害个人健康,长期作业者可生成脱发、水肿、支气管炎、肺部重金属沉淀等一系列职业病,1999年至今一直无法克服该作业环境,因此,入职该岗位的职工越来越少,随着早期熟练工的老龄化,导致该专业工种资源匮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将传统的重力铸造通过开发导轨移动式机器人铸造机,将操作工与机器人隔离工作区,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的前提条件下,进行持续性的配合作业关系,用机器人来代替以往的操作熟练工在1000度的高温下进行作业,机器人能承受更加恶劣的环境不受影响,并可以持续稳定的保持动作的协调一致性,在铸造工艺师的指导下,编程调机人员利用机器人的得天独厚的灵活性,可代替熟练工将品质得到均匀规则的生产结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包括冶炼系统、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六轴机器人、瓢具工装台、设备安全包维护网;冶炼系统起到金属熔炼的目的,在铸造系统运作中持续供应六轴机器人进行重力铸造环节的汤水供应作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作为两个独立的作业工位,可装不同的模具,也可装同样的模具,根据设定数量,设定作业侧翻及旋转角度,通过伺服驱动进行精准定位配合其他机头上的液压油缸进行稳定高效循环作业;六轴机器人承担频繁而持续性的高频率作业内容-重力铸造,将1000度黄铜液体从冶炼系统中舀出,送往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的模具内,按照工艺动作进行浇灌作业;瓢具工装台循环供应瓢具,放置多副瓢具供机器人作业时更换交替循环使用;设备安全包围护网起到安全隔离、防护设备、保护外部人员的作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冶炼系统为黄铜熔炼炉,冶炼系统设置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和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之间,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结构相同,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轴对称设置。所述六轴机器人设置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和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之间,冶炼系统设置在六轴机器人的一侧,六轴机器人的另一侧设有工作区隔离网。所述瓢具工装台设置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的一侧,设备安全包维护网设置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和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的外围。所述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上下两个平行设置的导轨,两个导轨之间设有液压油泵,机架上设有液压站和冷却水循环液压站。所述机架上设有铅头移动盘,铅头移动盘与导轨滑动连接,铅头移动盘上设有侧翻机构,侧翻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减速机连接有机头连接座,机头连接座连接有铸造机工作头。所述铸造机工作头包括机头固定端和机头活动端,机头活动端设有下翻液压油缸,机头固定端和机头活动端之间设有合模油缸。所述位于合模油缸下方的机头固定端和机头活动端之间设有第一滑杆,位于合模油缸上方的机头固定端和机头活动端之间设有第二滑杆。所述机头固定端和机头活动端分别设有顶针清模机构,机头固定端和机头活动端的顶针清模机构对称设置。所述顶针清模机构包括清模油缸,清模油缸的上方设有套筒,套筒与清模油缸之间设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由伺服电机和减速机组成,套筒内设有顶针油缸,顶针油缸的一端设有模具安装法兰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保证原有的制成工艺前提条件下,改善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确保人员健康和生产制成可持续性,并通过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避免高温烫伤危险、远离烟气粉尘、金属氧化物烟气等作业环境,降低了安全隐患,产品通过机器人稳定一致的作业路线,通过更加配套的辅助配置,得到了更加稳定的可持续生产的条件,并通过多工位几台(双工位),使用普工代替熟练工,仅1人便可操作两台机使得效率值提升。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铸造机工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冶炼系统,2-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4-六轴机器人,5-瓢具工装台,6-设备安全包维护网,8-熔炼炉独立电源,9-电动液压铸造机电源柜,10-机架,11-导轨,12-液压油泵,13-拖链,14-伺服电机,15-液压站,16-铅头移动盘,17-铸造机工作头,18-冷却水循环液压站,19-工作区隔离网,20-机头固定端,21-机头活动端21,22-下翻液压油缸,23-第一滑杆,24-第二滑杆,25-合模油缸,26-清模油缸,27-套筒,28-模具安装法兰板,29-顶针油缸,30-旋转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包括冶炼系统1、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六轴机器人4、瓢具工装台5、设备安全包维护网6。冶炼系统1起到金属熔炼的目的,在铸造系统运作中持续供应六轴机器人4进行重力铸造环节的汤水供应作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作为两个独立的作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冶炼系统(1)、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六轴机器人(4)、瓢具工装台(5)、设备安全包维护网(6);/n冶炼系统(1)起到金属熔炼的目的,在铸造系统运作中持续供应六轴机器人(4)进行重力铸造环节的汤水供应作用;/n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作为两个独立的作业工位,可装不同的模具,也可装同样的模具,根据设定数量,设定作业侧翻及旋转角度,通过伺服驱动进行精准定位配合其他机头上的液压油缸进行稳定高效循环作业;/n六轴机器人(4)承担频繁而持续性的高频率作业内容-重力铸造,将1000度黄铜液体从冶炼系统(1)中舀出,送往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的模具内,按照工艺动作进行浇灌作业;/n瓢具工装台(5)循环供应瓢具,放置多副瓢具供机器人作业时更换交替循环使用;/n设备安全包围护网(6)起到安全隔离、防护设备、保护外部人员的作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冶炼系统(1)、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六轴机器人(4)、瓢具工装台(5)、设备安全包维护网(6);
冶炼系统(1)起到金属熔炼的目的,在铸造系统运作中持续供应六轴机器人(4)进行重力铸造环节的汤水供应作用;
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作为两个独立的作业工位,可装不同的模具,也可装同样的模具,根据设定数量,设定作业侧翻及旋转角度,通过伺服驱动进行精准定位配合其他机头上的液压油缸进行稳定高效循环作业;
六轴机器人(4)承担频繁而持续性的高频率作业内容-重力铸造,将1000度黄铜液体从冶炼系统(1)中舀出,送往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的模具内,按照工艺动作进行浇灌作业;
瓢具工装台(5)循环供应瓢具,放置多副瓢具供机器人作业时更换交替循环使用;
设备安全包围护网(6)起到安全隔离、防护设备、保护外部人员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系统(1)为黄铜熔炼炉,冶炼系统(1)设置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和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之间,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结构相同,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轴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轴机器人(4)设置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和第二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3)之间,冶炼系统(1)设置在六轴机器人(4)的一侧,六轴机器人(4)的另一侧设有工作区隔离网(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双工位导轨式铸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瓢具工装台(5)设置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的一侧,设备安全包维护网(6)设置在第一号工位电动液压铸造机(2)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飞前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