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0881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在工艺过程中增加了合金变质处理和产品水冷的工艺,在ADC12铝合金溶液保温炉中加入0.03‑0.05%的Sr元素,在合金凝固时,Sr元素带来大量的外来晶核,使得金属凝固结晶时得到更多的晶粒数量,换句话说,就是同样的体积的产品,晶粒会更加细小,晶粒细小由于减少了晶界对材料的负面割裂作用,使得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大幅提高,硬度提高20%,同时产品在压铸开模后迅速放入水槽中冷却降温,分析作用是减少产品的冷却时间,避免壁厚的中间部位晶粒的过度长大,得到强化合金性能的目的,硬度能提高10%,首次变质,需要等待40分钟之后才会起效,锶变质剂的有效变质时间在7小时左右,如果停机5小时以上,要按重新开始变质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
技术介绍
压铸使用的合金液,对压铸机生产出的汽车减震支架影响非常大,固定螺丝的压紧面,要求硬度HRB50以上,但普通的ADC12材料正常压铸工艺,只能达到HRB40,不能满足顾客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锶变质剂,锶变质剂具体是含有10%锶的铝-锶合金材料,铝-锶合金的形状不限;S2、直接将锶变质剂分散的投入保温室合金液的表面,保温室合金液为经熔化炉熔化的铝合金液,保温室铝合金液的温度控制在700-740℃,锶变质剂的比重小于铝合金液,锶变质剂漂浮在铝合金液表面;S3、锶变质剂加入铝合金液后,等待30±5min,将保温室的合金液均匀搅拌3-5min,首次锶变质剂变质需要40min±5min的潜伏期,搅拌完毕后等待40min±5min后取样检测,锶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其特征在于,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锶变质剂,锶变质剂具体是含有10%锶的铝-锶合金材料,铝-锶合金的形状不限;/nS2、直接将锶变质剂分散的投入保温室合金液的表面,保温室合金液为经熔化炉熔化的铝合金液,保温室铝合金液的温度控制在700-740℃,锶变质剂的比重小于铝合金液,锶变质剂漂浮在铝合金液表面;/nS3、锶变质剂加入铝合金液后,等待30±5min,将保温室的合金液均匀搅拌3-5min,首次锶变质剂变质需要40min±5min的潜伏期,搅拌完毕后等待40min±5min后取样检测,锶含量在0.027±0.012%的则可投入生产使用,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其特征在于,压铸铝合金锶变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锶变质剂,锶变质剂具体是含有10%锶的铝-锶合金材料,铝-锶合金的形状不限;
S2、直接将锶变质剂分散的投入保温室合金液的表面,保温室合金液为经熔化炉熔化的铝合金液,保温室铝合金液的温度控制在700-740℃,锶变质剂的比重小于铝合金液,锶变质剂漂浮在铝合金液表面;
S3、锶变质剂加入铝合金液后,等待30±5min,将保温室的合金液均匀搅拌3-5min,首次锶变质剂变质需要40min±5min的潜伏期,搅拌完毕后等待40min±5min后取样检测,锶含量在0.027±0.012%的则可投入生产使用,否则重新加入锶变质剂或铝合金液;
S4、步骤S3取样合格的产品投入生产使用后,随着压铸生产的进行,间隔2.5小时重新加入锶变质剂,等待30±5min,将保温室的合金液均匀搅拌3-5min,搅拌完毕后直接取样检测,锶含量在0.027±0.012%的则可使用,否则重新加入锶变质剂或铝合金液;
S5、步骤S4取样合格的产品投入生产使用后,随着压铸生产的进行,每间隔2小时重新加入锶变质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胡立文刘遵建夏雪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尼昂精密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