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料件的成型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料件成型
,具体的是一种异形料件的成型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薄片料件的成型是现有工艺中常遇到的工序,其中汽车前重梁成型是上述薄片料件成型的一种表现形式。目前对于汽车前重梁成型通常采用的是拉延或者模具压合成型的两种方式,在成型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弊端。其中拉延成型工艺在汽车前重梁成型的过程中需要对汽车前重梁的周边施加拉力,这样需要汽车前重梁上对应设置有受力结构,进而增大废料的产生,增大投入成本。对于模具压合,由于曲面的需求会造成对应部位短料而产生开裂现象。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形料件的成型设备及方法,其在曲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料件的成型设备,所述异形料件包括位于水平面内的三个第一工作部、位于竖直平面内的两个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和所述第二工作部依次首尾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工作部上具有弧形凹陷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单元、能够与所述上模单元扣合的下模单元;/n所述上模单元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工作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本体与位于外部的两个所述第二工作部对应设置;/n所述下模单元具有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其中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对应设置,所述第四本体与第二本体对应设置;/n所述第一本体能够朝向预成型的异形料件移动,以配合所述第三本体通过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料件的成型设备,所述异形料件包括位于水平面内的三个第一工作部、位于竖直平面内的两个第二工作部,所述第一工作部和所述第二工作部依次首尾连接,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工作部上具有弧形凹陷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单元、能够与所述上模单元扣合的下模单元;
所述上模单元具有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与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工作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本体与位于外部的两个所述第二工作部对应设置;
所述下模单元具有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其中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对应设置,所述第四本体与第二本体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本体能够朝向预成型的异形料件移动,以配合所述第三本体通过压合形成位于中间的所述第一工作部;
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在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三本体扣合够朝向预成型的异形料件移动,以配合所述第四本体通过压合同步形成其余的所述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
其中,所述第二本体能够在所述第二本作部成型过程中能够在预成型的所述第一工作部上整形出与所述弧形凹陷部对应的凸起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料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凸起程度与所述凹陷部的凹陷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料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和所述第三本体的侧壁能够形成所述第二工作部成型的仿形腔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料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单元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限位件,多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布在预成型异形料件的四周且均能够与预成型异形料件的侧壁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料件的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单元和/或下模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文,季袁清,胡杰,秦被远,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