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隔式冷链车,其特征在于:厢型车体由长度方向上排列的两个隔板隔成冷冻车厢、冷藏车厢、常温车厢;在厢型车体外对应于冷冻车厢的位置安装有与冷冻车厢连通的制冷机,冷冻车厢和冷藏车厢之间的隔板上部装有从冷冻车厢吹向冷藏车厢的上单向风扇、下部装有从冷藏车厢吹向冷冻车厢的下单向风扇;冷冻车厢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全开门,全开门关闭时封闭冷冻车厢的对应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冷链车满足不同货物对温度的需求,搬运方便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隔式冷链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流系统使用的冷链车。
技术介绍
市面上现存的冷链车,通过厢型车的改进,加入了冷冻系统,可以对事物进行冷冻储藏,保证了运输过程中对于温度控制的需求。其问题在于:冷冻系统可以控制温度但是整个车厢只能放同一温度需求的货物,对于不同温度需求的货物,只能通过雇佣新车辆的运送来解决不同温度货物的同一目的地运送,从而增加了运输成本。对于精品的装框蔬菜,只能通过相互累加的方式来装箱。这并非一种好的运输方式,原因在于其会挤压货物从而导致货物的报损率增加。此外,送货员只能将货物按顺序卸货,当只需要下面的货物搬运,货物必须先搬运上面的货物,降低了运货流程的效率。另外,货物的内外放置也是市面上存在的难题。大部分的存于车厢内部首端的冷冻产品需要在车厢末端产品搬出时才能被搬出。这样导致车厢尾部的货物二次解冻,产品质量降低,收货方退货,增加了不必要的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分隔式冷链车,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使冷链车满足不同货物对温度的需求,搬运方便灵活。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分隔式冷链车,其特征在于:厢型车体由长度方向上排列的两个隔板隔成冷冻车厢、冷藏车厢、常温车厢;在厢型车体外对应于冷冻车厢的位置安装有与冷冻车厢连通的制冷机,冷冻车厢和冷藏车厢之间的隔板上部装有从冷冻车厢吹向冷藏车厢的上单向风扇、下部装有从冷藏车厢吹向冷冻车厢的下单向风扇;冷冻车厢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全开门,全开门关闭时封闭冷冻车厢的对应侧面。冷冻车厢、冷藏车厢、常温车厢分别装有温度计,各温度计与控制器连接将信号发给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并控制制冷机、上单向风扇、下单向风扇。冷冻车厢、冷藏车厢位于全开门内的位置在侧面安装有推拉门,推拉门推拉而分别暴露出冷冻车厢的侧面或者冷藏车厢的侧面,当推拉门完全相对拉开时,封闭冷冻车厢和冷藏车厢的侧面。推拉门为隔温结构,推拉门的边缘贴有密封橡胶条。在冷冻车厢和冷藏车厢内分别安装有几排竖立的安装杆,每排安装杆的两侧分别从上到下安装有数根平行的水平架杆,在冷冻车厢和冷藏车厢的侧壁安装有对应的水平架杆;水平架杆与隔板平行。每根水平架杆的上表面分别安装有一排弧形轮。每排安装杆的最外两侧的两根安装杆的外侧分别铰接有数个可以旋转的挡板,挡板位于上下两根水平架杆之间的位置。安装杆底部以卡槽结构固定在冷冻车厢和冷藏车厢的下表面。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增设安装筐子的货架,确保菜筐上下可插入式的镶嵌在货架中。这样可以确保货架的产品可以分隔开,上下的货物可以自由装卸。2:架筐子的T字架杆装有弧形轮,确保筐子在货架中可以自由移动。3:货架底部装有卡槽以确保在必要时可拆卸。4:增加隔板,将箱型车体隔成3个不同的车厢分别为冷冻车厢、冷藏车厢、常温车厢,满足不同温度需求的货物的运输,并且装卸一个车厢的货物不会影响另外两个车厢,避免货物二次解冻。5:在冷冻车厢、冷藏车厢的隔层中的上下两个单向风扇可以形成空气流通来控制冷藏车厢温度。6:冷冻车厢、冷藏车厢为侧面全开门,常温车厢为全开门,装卸货物速度加快7:冷冻车厢、冷藏车厢内部接有推拉门,推拉门边贴有密封橡胶条,确保密封冷气不泄露。8:货架旁设有可旋转的挡板,确保筐子不会移动掉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厢侧面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之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货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厢型车体1由长度方向上排列的具有隔温功能的隔板11、隔板12隔成3个不同的车厢,分别为冷冻车厢2、冷藏车厢3、常温车厢4,隔板11两侧为冷冻车厢2、冷藏车厢3,隔板12两侧为冷藏车厢3、常温车厢4,其中冷冻车厢2离车头最近,常温车厢4离车头最远。在厢型车体1外对应于冷冻车厢2的位置安装有与冷冻车厢2连通的制冷机5,隔板11上部装有从冷冻车厢2吹向冷藏车厢3的上单向风扇13,隔板12下部装有从冷藏车厢3吹向冷冻车厢2的下单向风扇14,上单向风扇13将冷冻车厢2空气吹进冷藏车厢3,下单向风扇14将冷藏车厢3空气吹进冷冻车厢2,从而形成空气流通来控制冷藏车厢3温度。冷冻车厢2、冷藏车厢3、常温车厢4分别装有温度计,各温度计与控制器连接将信号发给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并控制制冷机5、上单向风扇13、下单向风扇14,从而精确控制冷冻车厢2、冷藏车厢3的温度。以上温度计、控制器均为现有技术,连接后直接设置即可实现控制功能。上述单向风扇结构可以用其他风扇替代。冷冻车厢2、冷藏车厢3的内部的一个侧面安装有推拉门21、推拉门31,推拉门21、推拉门31可以来回推拉,分别暴露出冷冻车厢2的侧面或者冷藏车厢3的侧面,从而从这个侧面装卸货物。当推拉门21、推拉门31完全相对拉开时,可以封闭冷冻车厢2和冷藏车厢3的这个侧面。冷冻车厢2、冷藏车厢3的内部的另一个侧面安装有推拉门22、推拉门32,推拉门22、推拉门32可以来回推拉,分别暴露出冷冻车厢2的侧面或者冷藏车厢3的侧面,从而从这个侧面装卸货物。当推拉门22、推拉门32完全相对拉开时,可以封闭冷冻车厢2和冷藏车厢3的这个侧面。推拉门21、推拉门31、推拉门22、推拉门32均为隔温结构,推拉门21、推拉门31、推拉门22、推拉门32的边缘贴有密封橡胶条,确保密封冷气不泄露。隔板11位于推拉门21、推拉门31和推拉门22、推拉门32之间的位置,以不阻碍推拉门的推拉。上述推拉门均连接卡轴以室密封冷气不泄露。推拉门结构可以被其他隔绝气体装置代替。在冷冻车厢2的位于推拉门21、推拉门31之外的位置铰接有全开门23,全开门23关闭后,可封闭冷冻车厢2的对应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分隔式冷链车,其特征在于:厢型车体由长度方向上排列的两个隔板隔成冷冻车厢、冷藏车厢 、常温车厢; 在厢型车体外对应于冷冻车厢的位置安装有与冷冻车厢连通的制冷机,冷冻车厢和冷藏车厢之间的隔板上部装有从冷冻车厢吹向冷藏车厢的上单向风扇、下部装有从冷藏车厢吹向冷冻车厢的下单向风扇;冷冻车厢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全开门,全开门关闭时封闭冷冻车厢的对应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分隔式冷链车,其特征在于:厢型车体由长度方向上排列的两个隔板隔成冷冻车厢、冷藏车厢、常温车厢;在厢型车体外对应于冷冻车厢的位置安装有与冷冻车厢连通的制冷机,冷冻车厢和冷藏车厢之间的隔板上部装有从冷冻车厢吹向冷藏车厢的上单向风扇、下部装有从冷藏车厢吹向冷冻车厢的下单向风扇;冷冻车厢的两侧分别铰接有全开门,全开门关闭时封闭冷冻车厢的对应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冷链车,其特征在于:冷冻车厢、冷藏车厢、常温车厢分别装有温度计,各温度计与控制器连接将信号发给控制器,控制器连接并控制制冷机、上单向风扇、下单向风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式冷链车,其特征在于:冷冻车厢、冷藏车厢位于全开门内的位置在侧面安装有推拉门,推拉门推拉而分别暴露出冷冻车厢的侧面或者冷藏车厢的侧面,当推拉门完全相对拉开时,封闭冷冻车厢和冷藏车厢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逸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解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