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05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林产品的处理装置。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水板、挤压板、沥水板,排水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水孔,沥水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沥水孔;挤压板由第一板状体和第二板状体构成,第一板状体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料槽,第一板状体通过滑轨或滑槽与处理箱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二板状体的下方固定有可以上下伸缩的伸缩杆;处理箱的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开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料口、出料口;出料口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将物料推入出料口的推料结构,推料结构包括转轴,转轴上缠绕固设有蛟龙叶片,蛟龙叶片的末端延伸至出料口内。本装置可对林产品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林产品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林产品的开发,目前主要集中在林作物果实的食用、林作物有效物质的提取,而林产品残渣(例如:树叶、树皮、果皮等)多被直接丢弃,十分可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林产品残渣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通过对林产品的处理,可减少林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本专利技术的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方法,系使用本专利的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对林产品处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水板、挤压板、沥水板,所述排水板、所述沥水板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所述排水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水孔,所述沥水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沥水孔;所述挤压板由第一板状体和第二板状体构成,所述第一板状体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料槽,所述第一板状体通过滑轨或滑槽与所述处理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板状体的下方固定有可以上下伸缩的伸缩杆,所述第二板状体在所述伸缩杆的推动下向上运行时,可堵住所述排料槽,并推动所述第一板状体向上运动,所述第二板状体在所述伸缩杆的拉动下向下运动时,可拉动所述第一板状体向下运动,并脱离所述第一板状体,使第一板状体上的排料槽打开;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开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排水板的上方,所述进料口位于滑轨或滑槽的最低点与所述排水板之间,所述出料口位于滑轨或滑槽的最低点与所述沥水板之间;所述出料口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将物料推入出料口的推料结构,所述推料结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固设有蛟龙叶片,所述蛟龙叶片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出料口内。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混合物料:将林产品残渣、膨润土混合,制得混合料;步骤二:添加物料:使挤压板位于滑轨或滑槽的最低点处,且所述第一板状体的排料槽被所述第二板状体堵住,然后通过进料口进入混合料;步骤三:清洗物料:关闭出水口,打开进水口,通过进水口向处理箱内加入添加有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水,水穿过排水孔到达物料处,并与混合料混合,形成富含水的富水混合料;然后,关闭进水口,打开出水口,使伸缩杆向上运动,第一板状体、第二板状体构成的挤压板在伸缩杆的带动下向上运动,富水混合料随着挤压板的向上运动而向上运动,并挤压排水板,富水混合料中的水被挤压出,并穿过排水孔到达出水口,由出水口流出,得到清洁物料;步骤四:排出物料:使伸缩杆向下运动,直至第一板状体、第二板状体分离,清洁物料穿过排料槽落至沥水板,并被推料结构推出出料口。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与水发生钝化反应,并将林产品残渣中的重金属包裹进所形成的胶体中,并随水春国排水孔、出水口流出,从而实现林产品残渣中的重金属的去除。膨润土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在吸水后体积可膨大数十倍,在清洗的过程中,膨润土的吸水性,可促进添加有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水在林产品残渣中的流动性和穿透性,使更多的重金属被包裹进去。膨润土吸水后体积变大,变大的体积会驱动林产品残渣膨松和移位,从而提高添加有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水的分散程度和与林产品残渣的接触均匀度。混合物料受压排水时。膨润土有很好的滑动性,在排出物料的过程中,混合有膨润土的物料更容易穿过排料槽,也更容易进入出料口。优选,所述排水板是倾斜的排水板,所述排水板的左侧的高度低于右侧的高度,所述进水口开在所述处理箱的右侧壁上,所述出水口开在所述处理箱的左侧壁上,所述进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从而使到达排水板上方的水自右向左流。在进水的过程中,该结构可使水能够更顺利的到达排水板上的更多排水孔处,从而使水被更好的分散。在排水的过程中,可减少水到达出水口的阻力,同时可减少水到达进水口的概率,从而使排水更彻底并不容易污染新水。优选,所述第一板状体的排料槽至少有两个,且各排料槽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各排料槽均对应的设有一个第二板状体,第二板状体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伸缩杆,所述推料结构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转轴从前后两个伸缩杆的中间穿过,从而避免伸缩杆和转轴的相互影响。而前后设置两个伸缩杆的结构,一方面,是第二板状体的运动更加稳定,另一方面,对第一板状体产生的托举力度更大,而且可是第一板状体、第二板状体之间的密封更严实。此外,前后设置的排料槽使排料更均匀,有利于提高设备的效率。进一步优选,所述排料槽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板状体的外径与所述排料槽的内径相配套。从而使第二板状体形成伞状结构,增大支撑力,减少变形的可能性。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二板状体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一挂环,所述第一板状体的下端面上设有第二挂环,第一挂环、第二挂环通过绳索连接。从而在第二板状体在伸缩板的拉动下下降时,第二板状体到达一定位置后,通过绳索拉动第一板状体下降,完成第一板状体在装料前的复位。而第一板状体的下降,又有利于第一板状体上的物料的滚落。优选,所述沥水板的下方固定电磁铁或强磁铁。首先,本专利增设有电磁铁或强磁铁,可对林产品残渣中的重金属再次去除,从而进一步减少林产品残渣中的重金属含量。其次,本专利对电磁铁或强磁铁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将其装在沥水板的下方,一方面,转轴上的蛟龙叶片推动物料滚向出料口,滚动的物料不但可增加物料中重金属与沥水板的接触次数,还可减少重金属与沥水板的距离,从而改善了磁铁对重金属的吸附效果,使林产品残渣中的重金属的去除更彻底。另一方面,电磁铁或强磁铁的位置处于最低处,可打开处理箱的底对电磁铁或强磁体进行安装或拆卸,方便对电磁铁或强磁铁上吸附的重金属的移除。当然,也可以在处理箱上不设底,直接使电磁铁或强磁铁外露。此外,物料中含有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本身也可进入沥水口,从而带出林产品残渣中含有的重金属。优选,所述出料口处连接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出料端口处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支架与处理箱固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转筒固接,所述驱动转筒侧面固设有按压筒,所述驱动转筒下方设置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底面通过多根弹簧与固定座固接,所述固定座左端通过连接座与Z字形过料筒固接,所述固定座上贯穿固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内滑动插接有切刀,所述切刀上端与驱动盘固接。使用时,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转筒转动,驱动转筒带动按压筒转动间断按压驱动盘,驱动盘带动切刀往复运动切割残渣,将残渣切成多块。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料通道的外侧壁上设有电加热器。再进一步优选,从而利用电加热器对物料进行加热,去除膨润土中的水份,从而减小物料的体积,同时进一步去除林产品残渣中的重金属。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料通道越靠近出料端口,内径越小,从而利用出料通道产生挤压力,挤出物料中的水份,从而减小物料的体积,同时进一步去除林产品残渣中的重金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水板、挤压板、沥水板,所述排水板、所述沥水板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所述排水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水孔,所述沥水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沥水孔;/n所述挤压板由第一板状体和第二板状体构成,所述第一板状体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料槽,所述第一板状体通过滑轨或滑槽与所述处理箱的内壁滑动连接;/n所述第二板状体的下方固定有可以上下伸缩的伸缩杆,所述第二板状体在所述伸缩杆的推动下向上运行时,可堵住所述排料槽,并推动所述第一板状体向上运动,所述第二板状体在所述伸缩杆的拉动下向下运动时,可拉动所述第一板状体向下运动,并脱离所述第一板状体,使第一板状体上的排料槽打开;/n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开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排水板的上方,所述进料口位于滑轨或滑槽的最低点与所述排水板之间,所述出料口位于滑轨或滑槽的最低点与所述沥水板之间;/n所述出料口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将物料推入出料口的推料结构,所述推料结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固设有蛟龙叶片,所述蛟龙叶片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出料口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水板、挤压板、沥水板,所述排水板、所述沥水板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所述排水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水孔,所述沥水板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沥水孔;
所述挤压板由第一板状体和第二板状体构成,所述第一板状体上设有上下贯穿的排料槽,所述第一板状体通过滑轨或滑槽与所述处理箱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板状体的下方固定有可以上下伸缩的伸缩杆,所述第二板状体在所述伸缩杆的推动下向上运行时,可堵住所述排料槽,并推动所述第一板状体向上运动,所述第二板状体在所述伸缩杆的拉动下向下运动时,可拉动所述第一板状体向下运动,并脱离所述第一板状体,使第一板状体上的排料槽打开;
所述处理箱的侧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开有进水口、出水口、进料口、出料口,所述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排水板的上方,所述进料口位于滑轨或滑槽的最低点与所述排水板之间,所述出料口位于滑轨或滑槽的最低点与所述沥水板之间;
所述出料口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将物料推入出料口的推料结构,所述推料结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缠绕固设有蛟龙叶片,所述蛟龙叶片的末端延伸至所述出料口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是倾斜的排水板,所述排水板的左侧的高度低于右侧的高度,所述进水口开在所述处理箱的右侧壁上,所述出水口开在所述处理箱的左侧壁上,所述进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状体的排料槽至少有两个,且各排料槽的延伸方向为前后方向,各排料槽均对应的设有一个第二板状体,第二板状体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伸缩杆,所述推料结构的转轴的延伸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转轴从前后两个伸缩杆的中间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槽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板状体的外径与所述排料槽的内径相配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林产品残渣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丽吴家胜胡渊渊李洁张祖瑛郇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