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烘干机,包括水平放置的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上侧面上的输送带,输送带中部设置有罩体,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热泵主机,罩体的前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热泵主机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钢丝胶管,罩体的后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热泵主机的进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胶管,罩体内部设置有稳流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干燥热风充满整个罩体,罩体中的各个部分的热量均匀,提高了干燥效果,同时剩余热量可进行循环利用,降低了热泵主机的空气加热温差,节省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烘干机
本技术属于印刷设备
,涉及一种印刷烘干机。
技术介绍
印刷型烘干机适用于对印刷烘干、产品表面喷涂烘干、电子元件、热固胶、热固油墨、喷绘、打印以及服装印刷、印染、食品等干燥。随着印刷品的不断发展,一般的印刷机大多采用油墨进行图案的印刷,对于吸收能力比较弱的印刷品,如果不及时干燥,容易造成印刷品图案的模糊,目前用于印刷的烘干机,一般通过加热的形式,例如电加热丝、钨丝灯泡等,但是这样的加热方式热量过于集中,加热不均匀,造成干燥效果差,同时浪费了大量的电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印刷烘干机,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烘干机热量过于集中、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印刷烘干机,包括水平放置的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上侧面上的循环往复运转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中部设置有罩体,所述输送带从罩体的左侧穿入并从右侧穿出,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热泵主机,所述罩体的前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热泵主机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钢丝胶管,所述罩体的后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热泵主机的进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胶管,所述罩体内部设置有稳流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稳流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管的出风口处的蜂窝板,所述蜂窝板靠近输送带的一侧面依次覆盖有钢丝网层和过滤棉层。进一步的,所述罩体内部后侧设置有导风筒,所述导风筒靠近输送带的一端开口大于背离输送带的一端开口。进一步的,所述罩体分为前后对称的两个子部,两个所述子部下侧均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下侧设置有底座,所述立板能够沿底座的上表面滑动,所述立板上开设有前后对齐且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孔,两个立板的螺纹孔中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前后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立板下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热泵主机可以提供足够的干燥热风,并经过第一钢丝胶管吹入到罩体中,输送带将印刷品进行输送并经过罩体,印刷品经过罩体中的干燥热风进行烘干,干燥热风充满整个罩体,罩体中的各个部分的热量均匀,提高了干燥效果;同时,烘干作业后的热风经过第二连接管、第二钢丝胶管进行到热泵主机的进风口,将剩余热量进行循环利用,降低了热泵主机的空气加热温差,节省了能源。2、本技术中,罩体中设置有稳流组件,可以使吹入罩体中的干燥热风变得平稳,不会集中于第二连接管的出风口处,避免风力集中将输送带上的印刷品油墨吹散,保证了印刷品的烘干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导风筒的主视图。图中:工作台(1)、输送带(2)、罩体(3)、热泵主机(4)、第一连接管(5)、第一钢丝胶管(6)、第二连接管(7)、第二钢丝胶管(8)、稳流组件(9)、导风筒(10)、立板(11)、底座(12)、螺纹孔(13)、螺杆(14)、驱动电机(15)、蜂窝板(91)、钢丝网层(92)、过滤棉层(9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印刷烘干机,包括水平放置的工作台1和设置于工作台1上侧面上的输送带2,所述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支腿,所述输送带2中部设置有罩体3,所述罩体3呈横截面为矩形的管体状,所述输送带2从罩体3的左侧穿入并从右侧穿出,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设置有热泵主机4,所述罩体3的前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3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和热泵主机4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钢丝胶管6,所述罩体3的后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3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7,所述第二连接管7和热泵主机4的进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胶管8,所述罩体3内部设置有稳流组件9。本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2的左右两端设置有转动辊,输送带2的左右两端绕过转动辊上,其中一个转动辊连接有皮带传动结构或者齿轮传动结构图1中未示出,驱动转动辊转动,带动输送带2进行循环往复运转;具体的,为了连接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7,在罩体3的前后侧面上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连接管5和第二连接管7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到安装孔上,再将第一钢丝胶管6和第二钢丝胶管8的连接采用卡箍进行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管5可以设置多个,增加排风量。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稳流组件9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管5的出风口处的蜂窝板91,所述蜂窝板91靠近输送带2的一侧面依次覆盖有钢丝网层92和过滤棉层93,从第一连接管5的出风口吹出的干燥热风,经过蜂窝板91和钢丝网层92,可以分散的吹入到罩体3内,避免风力集中将输送带2上的印刷品油墨吹散,并平稳的经过输送带2,使干燥热风均匀的充满整个罩体3,提高干燥效果,并且过滤棉层93可以降低干燥热风的风速,避免风力过大吹起印刷品。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罩体3内部后侧设置有导风筒10,所述导风筒10靠近输送带2的一端开口大于背离输送带2的一端开口,可以收集烘干后的热风,使其进入到第二连接管7和第二钢丝胶管8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罩体3分为前后对称的两个子部,两个所述子部下侧均连接有立板11,所述立板11下侧设置有底座12,所述立板11能够沿底座12的上表面滑动,所述立板11上开设有前后对齐且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孔13,两个立板11的螺纹孔13中穿设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前后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进一步,所述螺杆14一端连接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带动螺杆14转动,螺杆14逆时针转动时,立板11均向远离输送带2的方向运动,螺杆14顺时针转动时,立板11均向靠近输送带2的方向运动,实现罩体3可以进行开合,便于维护罩体3中零部件,也便于制造和组装本技术,提高了本技术的可靠性。具体的,所述立板11下端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底座12上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以实现立板11在底座12上的滑动。使用本技术时,在输送带2的左侧放置印刷品,开启驱动电机15顺时针转动,罩体3的两个子部相互靠近并使端部贴合,驱动电机15停止运转,开启热泵主机4,将干燥热风经过第一钢丝胶管6、第一连接管5进入到罩体3中,对经过罩体3的印刷品进行烘干,热风在对流的情况下,又经过第二连接管7、第二钢丝胶管8进行到热泵主机4中,烘干后的印刷品在输送带2的右侧输出。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上侧面上的循环往复运转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中部设置有罩体,所述输送带从罩体的左侧穿入并从右侧穿出,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热泵主机,所述罩体的前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热泵主机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钢丝胶管,所述罩体的后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热泵主机的进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胶管,所述罩体内部设置有稳流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工作台和设置于工作台上侧面上的循环往复运转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中部设置有罩体,所述输送带从罩体的左侧穿入并从右侧穿出,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热泵主机,所述罩体的前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热泵主机的出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一钢丝胶管,所述罩体的后侧面上连接有与罩体内部相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热泵主机的进风口之间连接有第二钢丝胶管,所述罩体内部设置有稳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连接管的出风口处的蜂窝板,所述蜂窝板靠近输送带的一侧面依次覆盖有钢丝网层和过滤棉层。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枝,谷伟欣,王朋娟,王晓丽,闫仁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博雅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