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压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97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油压榨装置,植物油压榨装置包括:底座、电机、主动轮、第一支撑架、减速机、从动轮、皮带、第二支撑架、第一榨螺杆、第一齿轮、第二榨螺杆、第二齿轮、榨油箱、进料口、出料口、接料板、接料箱、过滤板和过滤布;电机与底座相连接;主动轮套设在转轴的外侧;减速机与第一支撑架相连接;从动轮套设在输入轴的外侧;皮带套设在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侧;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榨螺杆的外侧;榨油箱套装在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的外侧;出料口沿榨油箱的轴向设置在榨油箱底部的侧壁上;接料板与地面呈预定角度;接料箱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孔;过滤布位于过滤板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油压榨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榨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植物油压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植物油压榨装置是对大豆进行压榨提取植物油时所需要的装置。然而现有的植物油压榨装置在压榨出油率、去除沉淀物以及出油质量等方面都有待提升,且工作效率较低。因此,设计一种植物油压榨装置,提高出油率,去除沉淀物以及提取更纯净的植物油提升出油质量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植物油压榨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油压榨装置。植物油压榨装置包括:底座、电机、主动轮、第一支撑架、减速机、从动轮、皮带、第二支撑架、第一榨螺杆、第一齿轮、第二榨螺杆、第二齿轮、榨油箱、进料口、出料口、接料板、接料箱、过滤板和过滤布;底座固定在底面上;电机包括转轴,电机与底座相连接;主动轮套设在转轴的外侧,且主动轮与转轴之间无相对转动;第一支撑架位于底座上方,且第一支撑架与底座相连接;减速机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减速机与第一支撑架相连接;从动轮套设在输入轴的外侧,且从动轮与输入轴无相对转动;皮带同时套设在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侧;第二支撑架位于底座的上方,且第二支撑架与底座相连接;第一榨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齿,第一榨螺杆的两端同时穿过第二支撑架,且第一榨螺杆的一端与输出轴相连接;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榨螺杆的外侧,且第一齿轮与第一榨螺杆之间无相对转动;第二榨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齿,第二榨螺杆的两端同时穿过第二支撑架,第二榨螺杆位于第一榨螺杆的上方,且第二螺旋齿与第一螺旋齿之间存在间隙;第二齿轮套设在第二榨螺杆的外侧,第二齿轮与第二榨螺杆之间无相对转动,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榨油箱同时套装在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的外侧,且榨油箱与第二支撑架相连接;进料口位于榨油箱一端的上方,进料口与榨油箱相连通,且进料口与第二支撑架相连接;出料口沿榨油箱的轴向设置在榨油箱底部的侧壁上;接料板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接料板与地面成预定角度,且接料板与榨油箱相连接;接料箱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接料箱位于接料板的下方;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孔,过滤板嵌入接料箱内,过滤板与接料箱相连接;过滤布位于过滤板的下方,过滤布绕设在过滤板的外侧,且过滤布与接料箱相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底座固定在地面上,且电机与底座相连接,以将电机固定在底座上;其次,通过将主动轮套设在转轴的外侧,且主动轮与转轴之间无相对运动,以使转轴带动主动轮转动;再次,通过将第一支撑架位于底座上方,且第一支撑架与底座相连接,并将减速机与第一支撑架相连接,使第一支撑架对减速机起到支撑的作用;再次,通过将从动轮套设在输入轴的外侧,且从动轮与输入轴无相对运动,并将皮带同时套设在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侧,使皮带受主动轮摩擦运动,从动轮受皮带摩擦转动;再次,通过将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的两端同时穿过第二支撑架,且第二支撑架与底座连接,对支撑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时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齿和第二螺旋齿,且第二螺旋齿与第一螺旋齿之间存在缝隙,实现了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转动时,缝隙中有容纳大豆的空间,从而对大豆进行压榨;再次,通过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套设在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的外侧,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分别与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之间无相对运动,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实现了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第一榨螺杆与第二榨螺杆转动开始榨油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榨油箱同时套装在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的外侧,且榨油箱与第二支撑架相连接,起到容纳榨出的植物油的作用,并防止榨油时植物油飞溅;再次,通过将进料口位于榨油箱一端的上方,进料口与榨油箱相连通,且进料口与第二支撑架相连接,以实现大豆通过进料口进入榨油箱内的作用;再次,通过将出料口沿榨油箱的轴向设置在榨油箱底部的侧壁上,并将接料板位于出料口的下方,接料板与地面呈预定角度,且接料板与榨油箱相连接,接料箱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实现了植物油沿着出料口流出,通过接料板起导向作用进入接料箱内,进行储存;再次,通过将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孔,过滤板嵌入接料箱内,且过滤板与接料板相连接,并将过滤布位于过滤板的下方,过滤布绕设在过滤板的外侧,且过滤布与接料箱贴合,实现了植物油通过过滤板上的过滤孔流到过滤布上,过滤沉淀物进行提炼,且过滤板对过滤布起到固定的作用,以将过滤布压紧,避免过滤布向下凹陷。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皮带套设在从动轮和主动轮外侧,转轴带动主动轮转动的同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将大豆投入进料口内,通过进料箱内第一榨螺杆和第二榨螺杆转动,且第二螺旋齿和第一螺旋齿之间存在缝隙以榨取大豆,榨取后的植物油从出料口流出,沿着接料板进入接料箱内。通过过滤板上若干个过滤孔渗入过滤布中,过滤沉淀物对植物油进行提炼,并储存。此装置提升了植物油的出油率,并通过过滤布过滤沉淀物对植物油进行提炼,使植物油更加纯净,提高了出油质量,并对植物油进行储存。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植物油压榨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榨螺杆还包括:第一本体、第一粗齿、第一细齿和第一中齿;第一粗齿沿第一本体的周向设置在第一本体靠近进料口一端的外壁上;第一细齿沿第一本体的周向设置在第一本体远离进料口一端的外壁上;第一中齿位于第一粗齿和第一细齿之间,且第一中齿沿第一本体的周向设置在第一本体的外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粗齿沿第一本体周向设置在第一本体靠近进料口一端的外壁上,并将第一细齿沿第一本体的周向设置在第一本体远离进料口的外壁上,以将进料口先通过粗齿对大豆压榨,在通过细齿将豆渣压榨的更细,以提升出油率;再次,通过将第一中齿位于第一粗齿和第一细齿之间,当豆渣被压榨颗粒变小后,第一榨螺杆的螺旋齿间的间隙也随豆渣颗粒变小,从而使小颗粒和压碎的大豆也可继续被压榨,从而提升压榨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螺旋齿配合大豆的颗粒大小,由粗到细过渡的作用,以压榨出更多的植物油,提高出油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榨螺杆还包括:第二本体、第二粗齿、第二细齿、第二中齿;第二粗齿沿第二本体的周向设置在第二本体靠近进料口一端的外壁上;第二细齿沿第二本体的周向设置在第二本体远离进料口一端的外壁上;第二中齿位于第二粗齿和第二细齿之间,且第二中齿沿所述第二本体的周向设置在第二本体的外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粗齿沿着第二本体周向设置在第二本体靠近进料口一端的外壁上,并将第二细齿沿第二本体的周向设置在第二本体远离进料口的外壁上,以将进料口先通过粗齿对大豆压榨,在通过细齿将豆渣压榨的更细,以提升出油率;再次,通过将第二中齿位于第二粗齿和第二细齿之间,当豆渣被压榨颗粒变小后,第一榨螺杆的螺旋齿间的间隙也随豆渣颗粒变小,从而使小颗粒和压碎的大豆也可继续被压榨,从而提升压榨的效率和质量,实现螺旋齿配合大豆的颗粒大小,由粗到细过渡的作用,以压榨出更多的植物油,提高出油率。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压榨装置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n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轴,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相连接;/n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转轴之间无相对转动;/n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n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连接;/n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输入轴无相对转动;/n皮带,所述皮带同时套设在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的外侧;/n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n第一榨螺杆,所述第一榨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齿,所述第一榨螺杆的两端同时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架,且所述第一榨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n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榨螺杆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榨螺杆之间无相对转动;/n第二榨螺杆,所述第二榨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齿,所述第二榨螺杆的两端同时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榨螺杆位于所述第一榨螺杆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螺旋齿与所述第一螺旋齿之间存在间隙;/n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榨螺杆的外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榨螺杆之间无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n榨油箱,所述榨油箱同时套装在所述第一榨螺杆和所述第二榨螺杆的外侧,且所述榨油箱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连接;/n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榨油箱一端的上方,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榨油箱相连通,且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连接;/n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沿所述榨油箱的轴向设置在所述榨油箱底部的侧壁上;/n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接料板与地面呈预定角度,且所述接料板与所述榨油箱相连接;/n接料箱,所述接料箱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所述接料箱位于所述接料板的下方;/n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板嵌入所述接料箱内,且所述过滤板与所述接料箱相连接;/n过滤布,所述过滤布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下方,所述过滤布绕设在所述过滤板的外侧,且所述过滤布与所述接料箱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油压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压榨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上;
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轴,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且所述主动轮与所述转轴之间无相对转动;
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所述底座上方,且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减速机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相连接;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输入轴无相对转动;
皮带,所述皮带同时套设在所述从动轮和所述主动轮的外侧;
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所述第二支撑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第一榨螺杆,所述第一榨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螺旋齿,所述第一榨螺杆的两端同时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架,且所述第一榨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输出轴相连接;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榨螺杆的外侧,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榨螺杆之间无相对转动;
第二榨螺杆,所述第二榨螺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螺旋齿,所述第二榨螺杆的两端同时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榨螺杆位于所述第一榨螺杆的上方,且所述第二螺旋齿与所述第一螺旋齿之间存在间隙;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二榨螺杆的外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榨螺杆之间无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榨油箱,所述榨油箱同时套装在所述第一榨螺杆和所述第二榨螺杆的外侧,且所述榨油箱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连接;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榨油箱一端的上方,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榨油箱相连通,且所述进料口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连接;
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沿所述榨油箱的轴向设置在所述榨油箱底部的侧壁上;
接料板,所述接料板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接料板与地面呈预定角度,且所述接料板与所述榨油箱相连接;
接料箱,所述接料箱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所述接料箱位于所述接料板的下方;
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过滤板嵌入所述接料箱内,且所述过滤板与所述接料箱相连接;
过滤布,所述过滤布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下方,所述过滤布绕设在所述过滤板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柏
申请(专利权)人:盘锦华成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