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70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它属于步态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驱动组件,具有输出轴,固定于壳体上;丝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上套设有径向轴承,第一端的端部设有止推轴承,与壳体转动连接;丝杆上套设有传动座,传动座与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端的外表面上具有螺纹;螺母,与第二端螺纹连接;机械臂,螺母移动时可带动机械臂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丝杆转动驱动螺母移动的方式,实现机械臂的摆动,利用丝杆与壳体之间的止推轴承可以承受机械臂对丝杆施加的轴向力,即使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也可以防止丝杆与螺母之间出现松动、颤动、发热等情况,提高使用寿命,保证机械臂的摆动稳定性,消除安全隐患。

A sleeve type reciprocating transmis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步态训练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步行是日常生活活动中最基本的动作。在早期的康复治疗的目标和训练计划中,都应充分考虑步行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并予以认真的指导和实施,为今后进行步行治疗移动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协调性、可动性和稳定性是步行的三要素。正常步行必须具备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迈步的能力。步行中所含的动作(足跟着地、单腿支撑、足跟离地、腿部摆动等)都要求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运动,在步行中形成一个完整、精细、熟练、连续的过程。丧失步行能力的患者,因疾病、造成障碍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和康复的目标不同,具体的训练方案会有较大差异。康复治疗人员应在正确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步态训练装置,并制定出个性化训练方案。步态训练主要包括立相负重训练、重心移动训练、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环境下的步行训练等内容。其中,大部分的步态训练内容均需要配合步态训练装置才能得以进行。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步行能力的患者在进行步态训练时,需要借助步态训练装置上的机械腿进行辅助训练。现有的机械腿上的机械臂通常是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实现往复摆动,从而可以带动患者的腿部随着运动,实现腿部训练。机械臂的摆动通常是利用直线驱动的方式实现的,实现该直线驱动的元件,可以为电动推杆或者丝杆,在驱动机械臂摆动的过程中,电动推杆或者丝杆需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当长时间使用后,电动推杆或者丝杆容易出现松动、颤动、发热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会影响机械腿的使用寿命,而且,还会影响机械臂的摆动稳定性和摆动幅度的精准性,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通过丝杆转动驱动螺母移动的方式,实现机械臂的摆动,利用丝杆与壳体之间的止推轴承可以有效的承受机械臂对丝杆施加的轴向力,即使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丝杆与螺母之间出现松动、颤动、发热等情况,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始终保证机械臂的摆动稳定性和摆动幅度的精准性,消除了安全隐患。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输出轴,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丝杆,所述丝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套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轴承,所述第一端的端部设有止推轴承,所述丝杆通过所述径向轴承和所述止推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上具有螺纹;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端螺纹连接;机械臂,所述螺母移动时可带动所述机械臂摆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设为伺服电机。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径向轴承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径向轴承分别设于所述传动座的两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径向轴承设为深沟球轴承,所述止推轴承设为双向推力球轴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座与所述输出轴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座、所述输出轴和上所述传动带的内表面上均具有传动齿。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丝杆上对应所述传动座的位置处设有定位键,所述传动座对应所述定位键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凹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母远离所述丝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械臂转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机械臂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械臂转动连接有机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本专利技术通过丝杆转动驱动螺母移动的方式,实现机械臂的摆动,利用丝杆与壳体之间的止推轴承可以有效的承受机械臂对丝杆施加的轴向力,即使在长时间的使用后,也可以有效地防止丝杆与螺母形成的套筒结构出现松动、颤动、发热等情况,不仅有效地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始终保证机械臂的摆动稳定性和摆动幅度的精准性,消除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驱动组件、21-输出轴、22-传动带、3-丝杆、31-径向轴承、32-止推轴承、33-传动座、34-定位键、4-螺母、41-连接座、42-转轴、5-机械臂、6-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壳体1,壳体1用于包覆和支撑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组件,壳体1应当固定在步态训练装置的机架6上;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具有输出轴21,驱动组件2通过输出轴21向外输出动力;驱动组件2固定于壳体1上;丝杆3,丝杆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上套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轴承31,第一端的端部设有止推轴承32,丝杆3通过径向轴承31和止推轴承32与壳体1转动连接,径向轴承31可以承受丝杆3的径向力,止推轴承32可以承受丝杆3的轴向力,可以大大的提高丝杠与壳体1之间的受力面,丝杆3即使长时间的承受外力后,也可以有效的保证丝杆3与壳体1之间转动连接的稳定性和紧密性;丝杆3上套设有传动座33,传动座33与输出轴21传动连接,驱动组件2通过传动连接的传动座33和输出轴21可以有效地带动丝杆3转动;第二端的外表面上具有螺纹;螺母4,螺母4与第二端螺纹连接,当丝杆3转动时,螺母4可以沿丝杆3的轴向移动;机械臂5,螺母4移动时可带动机械臂5摆动。需要说明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螺母4与丝杆3之间具有较大的螺纹连接面,丝杆3与壳体1之间通过径向轴承31和止推轴承32可以很好的承受径向和轴向力,可以有效的承受并分担机械臂5对丝杆3的压力,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螺母4与丝杆3之间以及丝杆3与壳体1之间出现松动,机械臂5在摆动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颤动现象,保证了机械臂5的摆动精度;螺母4与丝杆3之间相对转动以及丝杆3与壳体1之间相对转动时,也不会因为摩擦受力面积较小引起局部发热,大大的提高了使用寿命,消除了安全隐患;其中,丝杆3优选的设为滚珠丝杆,相应的,螺母4设为滚珠螺母。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驱动组件2设为伺服电机,利用伺服电机输出轴21的正反向转动,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丝杆3的往复传动,进而带动机械臂5摆动。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径向轴承31设为两个,两个径向轴承31分别设于传动座33的两侧,在安装时,可以更好的定位丝杆3的位置,并且,可以在丝杆3的长度方向上,更好的承受径向力,保证丝杆3在转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径向轴承31优选的采用深沟球轴承,止推轴承32优选的采用双向推力球轴承。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传动座33与输出轴21之间通过传动带22传动连接,传动带22可以保证良好的传动效果,保证机械臂5摆动摆动幅度的精确性;进一步的,传动座33、输出轴21和上传动带22的内表面上均具有传动齿,传动带22的内表面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壳体;/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输出轴,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n丝杆,所述丝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套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轴承,所述第一端的端部设有止推轴承,所述丝杆通过所述径向轴承和所述止推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上具有螺纹;/n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端螺纹连接;/n机械臂,所述螺母移动时可带动所述机械臂摆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壳体;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具有输出轴,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
丝杆,所述丝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上套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轴承,所述第一端的端部设有止推轴承,所述丝杆通过所述径向轴承和所述止推轴承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套设有传动座,所述传动座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上具有螺纹;
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端螺纹连接;
机械臂,所述螺母移动时可带动所述机械臂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设为伺服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径向轴承设为两个,两个所述径向轴承分别设于所述传动座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式往复传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径向轴承设为深沟球轴承,所述止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少军陈永源刘剑伟修林功史玉娟吴昶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泽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