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52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该技术方案设计了位置可调的转轴,并在均质头下方增设搅拌组件,以促进物料间的物质交换。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上下两段转轴以万向节连接,其中上段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为均质头工作提供动力;下段承载于斜向轴承上,在转盘带动下可调节均质头在罐体内的位置。与此同时,在均质头下方增设搅拌杆,可在均质处理的同时,对物料起到混合作用。基于以上构造,使罐体内不同位置的物料在乳化处理过程中能得到有效混合,从而确保乳化效果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
本技术涉及乳化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
技术介绍
乳化机是通过均质头的高速旋转,对物料进行剪切,分散,撞击,从而使物料粒度更细小,进而促使油水相融、达到乳化效果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护肤品等领域,同时,在石油化工,油漆涂料等领域中也普遍被用到。在乳化机的构造中,驱动机构及均质头是重要的核心组件,对乳化处理的效果和效率具有直接影响。乳化机的均质头又可称为刀头,一般呈盘状,其表面具有刀刃结构及槽、孔等结构,在高速旋转状态下,可对其外周的物料起到剪切、乳化作用。在常规乳化机中,均质头固定于转轴上,随转轴的旋转而旋转。由于转轴一般位置固定,因此均质头的作用范围相对有限。尤其当物料粘度较大、流动性较差时,仅依靠均质头自身的作用,很难实现罐体内不同位置物料的混合,因此,容易导致均质头附近物料乳化效果较好、周边位置乳化不够充分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善乳化机内不同位置物料,在乳化效果上的均一性。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包括罐体,第一轴承,主动轴,驱动电机,万向节,从动轴,转轴,转盘,斜向轴承,搅拌杆,均质头,其中,在罐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在第一轴承上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主动轴通过万向节与从动轴相连接;转轴自下而上伸入至罐体内部,在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在转盘上固定连接有斜向轴承,从动轴连接在斜向轴承上,万向节位于转轴的正上方;在从动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杆和均质头。作为优选,以球铰替代所述万向节。作为优选,均质头包括轴孔,键槽,上刀头,弧形孔,下刀头,其中,在均质头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在轴孔的边缘具有键槽,在均质头的上端均布有三个上刀头,在均质头上开设有若干弧形孔,弧形孔环绕在轴孔外周;在均质头的下端间隔分布有若干下刀头。作为优选,搅拌杆为U型杆,搅拌杆与从动轴之间焊接固定。作为优选,还包括步进电机,转轴的下端与所述步进电机传动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罐体用于容纳待处理的物料;第一轴承用于供主动轴在其上转动连接;主动轴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通过万向节将转矩传递至从动轴,使从动轴转动,从而为均质头和搅拌杆的旋转提供动力;万向节为常规构造,用于使主动轴和从动轴在任意夹角状态下持续保持传动关系;从动轴用于带动其上的均质头和搅拌杆转动,均质头和搅拌杆各自均为常规构造,其中,均质头用于起到剪切、乳化作用,搅拌杆用于拨动物料,起到促进混合的作用;转轴用于带动转盘旋转,由于转盘承载着斜向轴承、从动轴在斜向轴承上转动连接,因此通过转轴的旋转,可调节从动轴在罐体内的位置。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第一轴承可竖直设置,也可倾斜设置。在优选技术方案中,给出了均质头的一种具体可选构型:其中轴孔及键槽用于实现均质头与从动轴的固定连接;上刀头和下刀头起到直接的剪切作用;弧形孔在旋转过程中对其边缘的物料起到拨动作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该技术方案设计了位置可调的转轴,并在均质头下方增设搅拌组件,以促进物料间的物质交换。具体来看,本技术将上下两段转轴以万向节连接,其中上段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为均质头工作提供动力;下段承载于斜向轴承上,在转盘带动下可调节均质头在罐体内的位置。与此同时,在均质头下方增设搅拌杆,可在均质处理的同时,对物料起到混合作用。基于以上构造,使罐体内不同位置的物料在乳化处理过程中能得到有效混合,从而确保乳化效果的均一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中,均质头的立体图;图中:1、罐体2、第一轴承3、主动轴4、驱动电机5、万向节6、从动轴7、转轴8、转盘9、斜向轴承10、搅拌杆11、均质头12、轴孔13、键槽14、上刀头15、弧形孔16、下刀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罐体1,第一轴承2,主动轴3,驱动电机4,万向节5,从动轴6,转轴7,转盘8,斜向轴承9,搅拌杆10,均质头11,其中,在罐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在第一轴承2上连接有主动轴3,主动轴3与驱动电机4传动连接,主动轴3通过万向节5与从动轴6相连接;转轴7自下而上伸入至罐体1内部,在转轴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8,在转盘8上固定连接有斜向轴承9,从动轴6连接在斜向轴承9上,万向节5位于转轴7的正上方;在从动轴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0和均质头11。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罐体1用于容纳待处理的物料;第一轴承2用于供主动轴3在其上转动连接;主动轴3在驱动电机4的带动下旋转,通过万向节5将转矩传递至从动轴6,使从动轴6转动,从而为均质头11和搅拌杆10的旋转提供动力;万向节5为常规构造,用于使主动轴3和从动轴6在任意夹角状态下持续保持传动关系;从动轴6用于带动其上的均质头11和搅拌杆10转动,均质头11和搅拌杆10各自均为常规构造,其中,均质头11用于起到剪切、乳化作用,搅拌杆10用于拨动物料,起到促进混合的作用;转轴7用于带动转盘8旋转,由于转盘8承载着斜向轴承9、从动轴6在斜向轴承9上转动连接,因此通过转轴7的旋转,可调节从动轴6在罐体内的位置。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第一轴承2可竖直设置,也可倾斜设置。实施例2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罐体1,第一轴承2,主动轴3,驱动电机4,万向节5,从动轴6,转轴7,转盘8,斜向轴承9,搅拌杆10,均质头11,其中,在罐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在第一轴承2上连接有主动轴3,主动轴3与驱动电机4传动连接,主动轴3通过万向节5与从动轴6相连接;转轴7自下而上伸入至罐体1内部,在转轴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8,在转盘8上固定连接有斜向轴承9,从动轴6连接在斜向轴承9上,万向节5位于转轴7的正上方;在从动轴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0和均质头11。其中,以球铰替代所述万向节5。均质头11包括轴孔12,键槽13,上刀头14,弧形孔15,下刀头16,其中,在均质头1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轴孔12,在轴孔12的边缘具有键槽13,在均质头11的上端均布有三个上刀头14,在均质头11上开设有若干弧形孔15,弧形孔15环绕在轴孔12外周;在均质头11的下端间隔分布有若干下刀头16。搅拌杆10为U型杆,搅拌杆10与从动轴6之间焊接固定。还包括步进电机,转轴7的下端与所述步进电机传动连接。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给出了均质头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第一轴承(2),主动轴(3),驱动电机(4),万向节(5),从动轴(6),转轴(7),转盘(8),斜向轴承(9),搅拌杆(10),均质头(11),其中,在罐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在第一轴承(2)上连接有主动轴(3),主动轴(3)与驱动电机(4)传动连接,主动轴(3)通过万向节(5)与从动轴(6)相连接;转轴(7)自下而上伸入至罐体(1)内部,在转轴(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8),在转盘(8)上固定连接有斜向轴承(9),从动轴(6)连接在斜向轴承(9)上,万向节(5)位于转轴(7)的正上方;在从动轴(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0)和均质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第一轴承(2),主动轴(3),驱动电机(4),万向节(5),从动轴(6),转轴(7),转盘(8),斜向轴承(9),搅拌杆(10),均质头(11),其中,在罐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在第一轴承(2)上连接有主动轴(3),主动轴(3)与驱动电机(4)传动连接,主动轴(3)通过万向节(5)与从动轴(6)相连接;转轴(7)自下而上伸入至罐体(1)内部,在转轴(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盘(8),在转盘(8)上固定连接有斜向轴承(9),从动轴(6)连接在斜向轴承(9)上,万向节(5)位于转轴(7)的正上方;在从动轴(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0)和均质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乳化机的均质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以球铰替代所述万向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妙明黄新淮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漳州久依久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