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511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包括吸附塔a、吸附塔b,吸附塔a前侧壁由法兰结构a连接有上均压管,上均压管管身固定连接有上均压阀,吸附塔b前侧壁由法兰结构b连接有下均压管,下均压管管身固定连接有下均压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上均压管内的高速流动的气流进行分流,从而不易被冲击受损,稳定性较高,均压效果好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在吸附塔a与吸附塔b外界进行改进,不影响吸附塔a与吸附塔b的正常作业,有着较好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压吸附制氮机
,具体是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
技术介绍
变压吸附制氮机是采用变压吸附原理,利用碳分子筛从空气中提取氮气的装置,变压吸附制氮机的吸附塔,在压力高时,碳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氧,而不易被吸附的氮气成为产品;在压力低时,氧从碳分子筛中脱附出来。利用压力的变化,就能有效地从空气中分离出所需要的氮气。空气经空压机压缩后,经过干燥、除尘后,经过左吸进气阀进入左吸附塔,塔压力升高,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氮气穿过吸附床,经过左吸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氮气储罐,这个过程称之为左吸;左吸过程结束后,左吸附塔与右吸附塔通过上下均压阀连通,使左右吸附塔压力达到均衡,这个过程称之为均压;均压结束后,压缩空气经过右吸进气阀进入右吸附塔,压缩空气中的氧分子被碳分子筛吸附,富集的氮气经过右吸出气阀、氮气产气阀进入氮气储罐,这个过程称之为右吸。当流程处于均压状态时,控制均压的电磁阀通电,其它阀关闭;先导气接通上均压阀、下均压阀,使得这两个阀门打开,完成均压过程,此过程持续时间只需要大约2-5秒,所以上下均压管路内的气流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动速度非常快,所以上下均压管路很容易被高速气流冲击从而受损,稳定性较差,影响均压效果。中国专利网于2019年12月20日公开了一种制氮机上下均压管路结构的技术专利,其公开号为CN209815696U。该技术包括吸附塔本体和横向均压管所述横向均压管的中部通过连接法兰固定安装有六通接头,所述六通接头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与均压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均压支管的另一端通过安装块固定安装在吸附塔本体内腔的侧壁上,所述六通接头的顶端通过连接法兰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一端与横管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上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均压管路的均压效果,但是其是在吸附塔内部进行改进,从而会影响到吸附塔内碳分子筛对压缩空气中氧分子的吸附效果,因此,其实用性仍有待提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包括吸附塔a、吸附塔b,吸附塔a前侧壁由法兰结构a连接有上均压管,上均压管管身固定连接有上均压阀,吸附塔b前侧壁由法兰结构b连接有下均压管,下均压管管身固定连接有下均压阀,所述上均压管右端固定连接有立体六通a,下均压管左端固定连接有立体六通b,立体六通a与立体六通b尺寸相同且左右对位,立体六通a顶壁与立体六通b顶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a,立体六通a底壁与立体六通b底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b,立体六通a前壁与立体六通b前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c,立体六通a后壁与立体六通b后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d,立体六通a右壁与立体六通b左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e。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均压支管e管身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缓冲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器包括器体和挡板,挡板固定连接在器体内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器体左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多个弹簧右端共同固定连接在挡板的左侧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器体右侧壁也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多个弹簧左端共同固定连接在挡板的右侧壁。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挡板板身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有的上均压管、上均压阀、立体六通a、均压支管a、均压支管b、均压支管c、均压支管d、均压支管e、立体六通b、下均压管、下均压阀的配合使用,使得吸附塔a与吸附塔b进行均压作业时,上均压管内的高速流动的气流可被均压支管a、均压支管b、均压支管c、均压支管d、均压支管e分流,从而起到缓冲高速气流的效果,可防止本技术易被冲击受损,所以本技术稳定性较高,均压效果较好且本技术是在吸附塔a与吸附塔b外界进行改进,不会影响到吸附塔a与吸附塔b的正常作业,有着较好的实用性;2.考虑到本技术设有的均压支管e与上均压管、下均压管处于同一水平线,所以均压支管e对高速气流分流量最大,所以本技术在均压支管e管身中间设有缓冲器,在缓冲器内设有的挡板和弹簧的配合使用下,可对均压支管e内分流的高速气流达到缓冲效果,本技术结构新颖,结构简单且设计合理,适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中立体六通a、均压支管a、均压支管b、均压支管c、均压支管d、均压支管e、立体六通b的连接结构三维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中缓冲器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吸附塔a;2、吸附塔b;3、上均压管;3-1、上均压阀;4、下均压管;4-1、下均压阀;5、立体六通a;6、立体六通b;7、均压支管a;8、均压支管b;9、均压支管c;10、均压支管d;11、均压支管e;12、器体;13、弹簧;14、挡板;14-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包括吸附塔a1、吸附塔b2,吸附塔a1前侧壁由法兰结构a连接有上均压管3,上均压管3管身固定连接有上均压阀3-1,吸附塔b2前侧壁由法兰结构b连接有下均压管4,下均压管4管身固定连接有下均压阀4-1,所述上均压管3右端固定连接有立体六通a5,下均压管4左端固定连接有立体六通b6,立体六通a5与立体六通b6尺寸相同且左右对位,立体六通a5顶壁与立体六通b6顶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a7,立体六通a5底壁与立体六通b6底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b8,立体六通a5前壁与立体六通b6前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c9,立体六通a5后壁与立体六通b6后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d10,立体六通a5右壁与立体六通b6左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e11,所以当吸附塔a1与吸附塔b2进行均压作业时,上均压管3内的高速流动的气流可被均压支管a7、均压支管b8、均压支管c9、均压支管d10、均压支管e11分流,从而起到缓冲高速气流的效果,可防止本技术易被冲击受损,所以本技术稳定性较高,均压效果较好且本技术是在吸附塔a1与吸附塔b2外界进行改进,不会影响到吸附塔a1与吸附塔b2的正常作业,有着较好的实用性;所述均压支管e11管身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缓冲器,所述缓冲器包括器体12和挡板14,挡板14固定连接在器体12内部,所述器体12左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3,多个弹簧13右端共同固定连接在挡板14的左侧壁,所述器体12右侧壁也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13,多个弹簧13左端共同固定连接在挡板14的右侧壁,所以当均压支管e11分流的高速气流进入器体12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包括吸附塔a(1)、吸附塔b(2),吸附塔a(1)前侧壁由法兰结构a连接有上均压管(3),上均压管(3)管身固定连接有上均压阀(3-1),吸附塔b(2)前侧壁由法兰结构b连接有下均压管(4),下均压管(4)管身固定连接有下均压阀(4-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均压管(3)右端固定连接有立体六通a(5),下均压管(4)左端固定连接有立体六通b(6),立体六通a(5)与立体六通b(6)尺寸相同且左右对位,立体六通a(5)顶壁与立体六通b(6)顶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a(7),立体六通a(5)底壁与立体六通b(6)底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b(8),立体六通a(5)前壁与立体六通b(6)前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c(9),立体六通a(5)后壁与立体六通b(6)后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d(10),立体六通a(5)右壁与立体六通b(6)左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e(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氮机的上下均压管路结构,包括吸附塔a(1)、吸附塔b(2),吸附塔a(1)前侧壁由法兰结构a连接有上均压管(3),上均压管(3)管身固定连接有上均压阀(3-1),吸附塔b(2)前侧壁由法兰结构b连接有下均压管(4),下均压管(4)管身固定连接有下均压阀(4-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均压管(3)右端固定连接有立体六通a(5),下均压管(4)左端固定连接有立体六通b(6),立体六通a(5)与立体六通b(6)尺寸相同且左右对位,立体六通a(5)顶壁与立体六通b(6)顶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a(7),立体六通a(5)底壁与立体六通b(6)底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b(8),立体六通a(5)前壁与立体六通b(6)前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c(9),立体六通a(5)后壁与立体六通b(6)后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d(10),立体六通a(5)右壁与立体六通b(6)左壁共同固定连接有均压支管e(11)。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慧学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汇蓝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